因诗歌相聚半辈子他们还要继续写下去

日期:12-03
北回归线诗歌诗人

诗人们合影

前天夜里,海宁尖山宽巷,露天的石砌舞台前围着黑压压几百号人,众人目光所及之处,篝火缓缓而起,直至照亮了周边的舞台和广场,还有上方的横幅:“中国先锋诗歌四十年暨《北回归线》创刊三十周年篝火晚会”。

在此相遇的,是“三十而立”的浙江诗群“北回归线”的成员,以及十多位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翻译家和汉学家——吴思敬、林莽、严力、唐晓渡、杨炼、耿占春、臧棣、汪剑钊、沈苇等等。不少人是跨越大半个中国,甚至从海外赶来赴约,为了40岁的中国先锋诗歌,30岁的《北回归线》。

薄薄的诗刊穿越时空

40年前创办的《今天》杂志,被诗评家认为是中国先锋诗歌的发端。

10年后,在梁晓明、王建新等人操办下,《北回归线》在杭州创刊。

为什么起这个名字?诗人刘翔说,北回归线是太阳的光线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是一条开阔、包容的纬线,而这正是诗人们对这本诗刊的美好希望。

这册灰白封面的创刊号,里面藏着的故事,多年以后依然为诗人们津津乐道。比如,当时1000元的印刷费用,是王建新个人出的,相当于他当时整整两年的工资;比如那年8月,当12级台风侵袭杭城,诗人方跃家中“千余册书刊漂在水面”之时,他不假思索地抢救的,正是《北回归线》创刊号的清样本。

“我们真的把诗歌当做生命。”30年后的诗歌研讨会上,诗人梁晓明说,“我们拿生命来祭奠它,使它越来越广阔、越来越丰厚,我们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诗歌。”

《北回归线》纸刊的发行坚持了30年,11期,中断过,但未曾中止。

今年,诗人们又通读这30年来的写作,出版了30年诗歌、理论文章的精选,集成《中国先锋诗歌:北回归线三十年》,日前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从纸上到网上,再回到纸上

江湖传说,《北回归线》的诗人们仍在校园时,曾经拿着厚厚的一刀计算机打印纸彻夜写诗,长段的诗稿纸挂得教室到处都是。

到了2000年,诗人们开始从纸上转向网上。诗人阿九回忆,那一年“诗生活”网站和诗歌论坛成立,他也建立了“八千里路”诗歌论坛耕耘。

两年后,《北回归线》的网站与论坛成立,诗人们担任“版主”和管理员,隔空交流,在4年多时间里推出了15期网刊。

很多新成员加入了《北回归线》。火到什么程度?有一次轮到诗人阿九“值班”,集中评诗时,他花了一个多月才把长达450多页的诗帖读完。

论坛经过三代更新,八年运营,在2010年画上休止符。

“网络耗尽了我们的精力、热情和时间。大家很快意识到,这是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阿九说。

与此同时,《北回归线》的纸刊再度出发,网刊、诗歌合辑也陆续推出。从纸到网再到纸,《北回归线》经历了一个轮回。

在这天下午的会议上,怀旧着当年的诗人们,如今已结婚生育,耕耘事业,但仍秉持着各自的态度,互相勉励,坚持写作。

当然,30年里也有失去,送别了诗人马骅、梁健、青儿、王建新。

会议过半,诗人们在前院的老式建筑之前相聚,黑发灰发白发穿插,背后的展板上书法写着“四十”、“三十”的年份,他们对着镜头一笑,快门按了下去。

这一天,站在30年的分界点上,诗人们怎么看未来的10年甚至更远?

最简单的一个答案很动人:未来,用心写诗就可以了。

还记得《甄嬛传》里那只白猫吗竟有这么温暖的后续 网红警花说唱《新警察说》情景剧《重生》揭露校园贷套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