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5年前没人提前学拼音,学习效果却比现在要好 幼升小“抢跑”到底有没有用 杭州九莲小学校长有新发现
有这样一个成语,叫作笨鸟先飞,比喻才华不如别人的人,凡事要赶先一步。
在我们身边,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在抢跑,想着比其他人赶先一步。这些孩子是“笨鸟”吗?没有一个家长会承认自己的孩子因为不够聪明,才这样做。
杭州九莲小学校长蒋晓就遇到了让她十分惊讶的事——
她已有15年没教过一年级了,今年这学期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班级,发现班上一大半孩子已经学过拼音。
“15年前,基本上没有孩子是提前学过拼音的,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要提前学呢?”更让她诧异的是,两个多月下来,这么多孩子提前学拼音,拼音测试得满分的孩子却远不如15年前多。
而且,她现在班上拼音学得最好的,是两个“零起点”的孩子。
这个结果,让人十分意外。
孩子提前学
老师其实更辛苦
蒋晓对钱报记者说,因为多年没教过一年级,一对比才会有这么多感想,简直是“五味杂陈”。
新学期的前两个月,基本是在教拼音。作为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蒋晓的第一节课却差点失控。本来她想通过图片,让孩子练习看图说话,其中会穿插一些人文的内容,然后自然地引入“ɑ、o、e”几个拼音的认读。哪想到,图片刚展示出来,教室里就响起一片“ɑ、o、e”的读声。还有些孩子在大喊:“老师,这些拼音我会读!”
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了。这样可不行,立即整顿纪律,问:“学过拼音的小朋友请举手。”呼啦啦一大半孩子举起了手。
她立马调整策略,让会读的小朋友当小老师,教那些没学过的。但这样也不是办法啊,总不能让那些孩子一直教下去。很快,就有不少孩子表现出不耐烦,坐不住了,随意说话的,搞小动作的……状况百出。
蒋晓感慨道,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个月,正是形成听课习惯的黄金时期,就这样被“学过拼音”给搅乱了。
更糟的还在后面,蒋晓很快发现,很多孩子从培训机构学到的拼音都是“假拼音”,读音很多是错的,声调也不对,费了老大劲才纠正过来。
“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总是有一年级的老师跟我说,一年级教拼音阶段是最痛苦的,很多老师因此喉咙都喊哑了。”蒋晓说,这两个多月来,她亲身体验到现在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
学得最好的两个娃
养成了专注的好习惯
提前学到底有没有优势呢?蒋晓告诉钱报记者,拼音教完后,她在班上进行检测,结果并不如意。“我记得15年前进行拼音检测时,一个班40多个人,满分能有二三十个,现在一个班也是这么多人,但满分没有以前多。”
检测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对拼音进行连线,但总有孩子会连错。蒋晓说,跟15年前相比,现在的孩子嘴巴比以前利落,能说会道。但学起拼音来,效果却要差不少。
为什么会这样?蒋晓分析了原因:提前学习拼音,对于好的听课习惯的养成是很不利的。在她的班上,小Y、小X是两个条件很不错的男孩,就因为提前学过拼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刚开始还好,慢慢地头就低下去玩别的了。两个孩子自我感觉还很好,以为这些拼音都学过,肯定没有问题,可一检测,却不能做到完全正确。
蒋晓说,班上学得最好的孩子,不是“抢跑”的,而是学习习惯最好的。小D、小Y在入学前从没学过拼音,但上课很认真,拼音认读测试得了满分。
她发现,班上学习拼音最困难的有两部分人:极个别以前没学过、学习习惯较差的孩子;还有就是以前学错的孩子,怎么都纠正不过来,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这更糟糕。
蒋校长想对广大家长说,其实进入小学的前两个月时间,正常情况下,孩子都能学会拼音,家长不要被“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给误导了。
怎样幼小衔接
她给了三条建议
蒋晓说,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的确会发生很大变化。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状况,她给了三条建议:
首先,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蒋晓说,孩子进入小学后,老师有各自的教学任务,在生活上对学生照顾会逐渐减少,很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处理和解决。比如:要学会整理书包、抽屉,自己盛饭吃饭,自己打扫教室卫生,根据天气冷暖穿脱衣服并保管自己的衣物……
因此,家长要坚持让孩子“自己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也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的生活比较有规律。
进入小学后,自理能力强的孩子适应得最快,学习成绩往往也比较优秀。而且,小学时养成的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用终身。千万不要太宠孩子,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其次,培养孩子坚持阅读的习惯。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对人生的影响巨大。科学家有研究,阅读对孩子大脑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经常阅读和经常看电视的大脑发育是完全不一样的。阅读时,大脑就在不停地锻炼。同时,喜爱阅读的孩子知识面广,往往会比较自信,学习时也会比较专注,就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可。
因此,家长要多陪伴孩子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有意识地教孩子认字,也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识字,减少孩子阅读的障碍。当然,除了自己名字,没必要过多地教孩子写字,因为太小的孩子手指肌肉没有发育好,而且,你教的写字笔顺也很可能是错的。
最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进入小学,有校纪校规,遵守纪律的孩子更容易被大家所认同。日常,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规则。比如,在日常交往中,告诉孩子与人交往时的规则;在公共场合,又有哪些规则等。在孩子触犯规则时,要明确告诉他为什么错了,甚至适当进行惩戒。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渗透规则意识,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逐步形成自律的意识。
责任编辑: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