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高考让十七八岁学生写议论文要求高了点

日期:11-21
价值观陈季冰评论员

原标题:知名媒体人陈季冰犀利开讲

高考让十七八岁学生写议论文要求高了点

本报通讯员 戴欣怡 本报记者 沈蒙和

陈季冰说:“高考让十七八岁的你们写论述文,要求高了点。”

台下一片掌声。

这是本届新少年作文大赛最受欢迎的新设环节——“名师作文课”现场。11月15日,杭州学军中学西溪校区,能坐500多人的国际交流中心座无虚席。

能够得到中国评论界大咖级人物面授机宜,这群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充满期待。

著名评论员陈季冰的讲座,与他的文章风格一样:实在、犀利。

他接着本文开头那句话说:“不是说你们不够聪明、努力,而是一名优秀的评论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阅历。我一直认为,要做新闻评论员,起码等到30岁。”

当然,这位多年从事新闻评论工作的媒体人的讲座重点,仍然放在“新闻评论到底是咋回事”、“评论员应具备什么素质”、“他们是如何通过评论发表自己见解的”等实战性极强的问题上。

不仅是高中生,对评论感兴趣的读者也能从中获益。

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

人们的视野却越来越窄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陈季冰按照新闻评论的发展状况,以十年为单位,划分为四个阶段——“大会堂宣讲”、“广场发言”、“学术研讨会”和新媒体时代的“自说自话”,他给每个阶段都做了一个形象的分类。

上世纪80年代是新闻评论的启蒙阶段,评论以党报评论文章为主。“此类评论文章我把它比为‘大会堂宣讲’,主要是解释宣讲党和政府的政策。”陈季冰说,“后来出现了杂文,严格来说不算是新闻评论,而是一种文学体裁,长短不一,有时只有三四百字,经常是某种随感,针砭某种社会现象,不一定有完整的思辨过程和逻辑结构。”

10年后,大量都市报出现,开辟出评论版面,出现“时评”这种新题材。这一阶段的评论,被陈季冰比作“广场发言”:“就好像是在一个热闹的广场,有人拿着喇叭说话,让大家听他发表见解。”和杂文不同,时评大多来自新闻媒体之外的作者投稿,紧追时事。投稿人来自民间,相对比较了解社会现状,并且愿意发言。

到了21世纪,专业类媒体的评论开始冒头。“这一阶段就像是学术研讨会,不求影响很多人,但希望影响一部分专业领域的人士。比较突出的是财经类专业媒体,以及部分都市报。专业类评论不是简单为老百姓呼吁,它通常针对的是高收入、高知识水平的精英人群,发出专业声音进行深入解读。”陈季冰解释说。

而最近十年,由于大量自媒体开始涌现,评论开始呈现出“自说自话”的状态。陈季冰认为,新媒体评论的最大隐患,就是事实不可靠。“评论没有对错之分,判断在于读者。之前党报、都市报的评论,观点是主观的,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现在的新媒体,很多时候事实都不可靠。”

“从前写评论是‘你们写什么,我们看什么’,现在却是‘你们想看什么,我们就写什么’。”陈季冰说,随着社交媒体、智能推送技术的普及,人们只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这就形成了信息越来越多,视野越来越窄的怪现象。

一篇好的评论文章,首先应该建立在客观事实上;其次,评论员也要有自己的立场,不能刻意讨好读者。

评论的功能在转变

有时候不一定要有鲜明立场

在陈季冰看来,新闻评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第一种,要么是‘投枪’,要么是‘大喇叭’。投枪,就是发表言论反对敌对党派;大喇叭就是宣传,用我的价值观影响你的价值观。这种功能在西方媒体表现很明显。报纸最早就诞生于党派政治,后来逐渐成熟才以新闻为主业。”

随着报纸越来越专业化,新闻评论的第二类功能也开始凸显——“文化地图”。

“现在大家的兴趣、利益高度分化,每回有新政策推出,赞成或反对的都有很多人。”陈季冰举例,房价如果下跌三分之一,一定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比如搞房地产投资的人、小区业主都会跳出来反对,因为他们的利益受影响了。

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地图”功能开始出现,就像一个指引图,会告诉读者有几条路可以走,并给出一些导航建议。陈季冰认为,这类评论对一件事往往不一定有过于鲜明的立场,而是解释为主。“比如中国人民银行要加息,财经评论就会分析原因、产生的影响,但不一定非要表明自己支持还是反对加息。”

“文化地图”可以拓展人们的视野,加深读者对事情的认识,知识层次较高的人群更愿意读这类评论,了解深层次的后果和影响。

一篇优秀的评论文章

是怎么写出来的

怎样的评论才算是一篇好的评论?一个事一个理。一篇好的评论文章,一套论述只能适应于特定的某件事。“一套逻辑吃遍天”是在讲空话、耍嘴皮子,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陈季冰说,要做到一个事一个理,必须剖析三点——事件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但即使是资深评论员,也容易把三者混为一谈,最常见的就是把所有事都归结为制度缺陷。”陈季冰说,“作为合格的评论员,不管你要支持或是反对什么,当你遇到一件事,首先把这些分析清楚。”

优秀评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陈季冰认为至少要满足三条:有稳定的价值立场、有一个比较完备的知识工具箱和比较丰富的阅历。

稳定的价值立场,就是不能像墙头草一样随意变动。陈季冰解释,“我们每天接触大量信息,普通人会对有兴趣的事情做出反应,这种是本能,没有经过系统性思考。但是评论员不能光凭本能来反应,尤其在利益高度分化的当下。写评论的人必须有自己的价值观,逻辑自洽,前后一致。”

知识储备也是评论员必备的素质,陈季冰提出“完备的知识工具箱”,里面至少包括三种工具,首先是一门完全能过关的专业知识,除了要有逻辑思辨能力,评论还得落实到具体事情上,用这套工具来分析事件。不同学科分析角度不同,但都有价值。

其次,要有一个感兴趣的第二专业知识,了解程度不一定像专业知识那么深,但至少是有兴趣,对基本知识有了解的,可以是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等。在这一基础上,最好还能涉猎多个专业领域,“这样你遇到不同问题(评论对象),才能找到不同工具(知识)来解决。就好比遇到一个钉子你可以拿出榔头,面对木板就拿出锯子,而不是说看到什么都只能拿出榔头。”陈季冰打比方说。

与此同时,评论员应该拥有较为丰富的阅历,才有资格评论这件事。

此外,要成为优秀评论员,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还得提高要求,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多读文学名著,多提笔练习。从高中到大学毕业,陈季冰读过非常多的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古典文学作品,不识字的时候就被父亲要求背唐诗,“当时背下来不知其意,现在40多岁还记得很清楚,依旧能从中吸取营养,这对我写作最大的影响就是培养语感,写出来的文字能够简洁流畅。”

责任编辑:张迪

太原最老热电厂爆破拆除 105米高冷却塔10秒倒下 男子骑车刚要过斑马线 突然连人带车被卷大货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