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悲剧的发源地演好一个中国的悲剧

日期:11-20
赵氏孤儿希腊悲剧

希腊当地时间11月18日,由王晓鹰导演、余青峰改编的话剧《赵氏孤儿》在希腊国家剧院首演。

这是一次特别的国际合作。

王晓鹰启用了中希两国的国家级演员,用各自的母语同台表演,演绎出一版双语《赵氏孤儿》。

中国与希腊,两个文明古国的戏剧对话,面对文化距离、语言障碍,主创如何突破壁垒,在悲剧剧作的发源地希腊雅典,演好一个中国的悲剧?

早在2016年,王晓鹰和余青峰就萌生了与希腊国家剧院合作的想法。通过希腊驻中国大使馆的牵线搭桥,希腊国家剧院很快接受了双语版《赵氏孤儿》的排演计划。

“中国戏剧的对外交流,此前从未有过由中国导演、编剧在外国的国家剧院排演一出中国自己的戏剧经典,还是由中国演员与希腊演员同台表演。”三度曹禺剧本奖获得者、杭州籍编剧余青峰说。

《赵氏孤儿》是最早与西方观众见面的中国戏剧作品。

1755年,法国文豪伏尔泰就曾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在巴黎剧院连演190场;1781年,德国诗人歌德试图根据“赵氏孤儿”的故事创作悲剧。可以说,《赵氏孤儿》是最早在欧洲戏剧中产生影响的中国经典剧作。

因此,对希腊观众来说,《赵氏孤儿》的故事本身不难理解,“戏剧艺术表达的人的情感和人性矛盾,对于各国观众来说是有共通性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希腊演员和观众理解人物中国式的情感思维和行为逻辑,尤其是对中国文化中道德涵义的领悟。

排戏前,王晓鹰与希腊演员进行了一周的交流讨论,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比如“义”“恕”“孤”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

剧本方面,相比14年前的越剧版,此次话剧版给出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尾。程婴出于善良的本性放弃了复仇,而他含辛茹苦养大的“赵氏孤儿”以令人震惊的方式实施了复仇,引出一个深刻的悲剧主题,“一个人的善良并不能那么容易地改变生活的残酷”。

余青峰认为,这样的结局在感染力和震撼力上,提升了三倍,实现了中国悲剧和古希腊悲剧超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无缝交融。

然而,用不同的母语同台演戏,给双方演员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尤其是男女主角,饰演程婴的著名演员侯岩松,和饰演他妻子的希腊演员基尼,一个说中文,一个说英文,两人要在听不懂对方语言的情况下,记住相互交流的接口,作出准确的反应。但在舞台上,他们的表演让观众忘记了他们的语言其实并不相通。

这次在编排上,不仅保留了中国戏剧艺术的传统特点,还加入了一些西方元素。比如,吸收了古希腊悲剧“歌队”的戏剧元素,观众能欣赏到用传统希腊民族音乐来演唱的《母亲之歌》《英雄之歌》。让“歌队”以“局外人”的身份介绍剧情、表达态度,甚至与剧中人“对话”,让戏剧内涵的表达多了一个维度。

“哭只是表象,而悲剧带给人的是心灵的震颤、人性的考问,和一种无法释怀的交揉着绝望和希望的力量。这一点,《赵氏孤儿》做到了。”余青峰说。

第20届“慈善一日捐”活动启动 大火在旁1059个孩子镇定疏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