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11”抢到的商品不是最低价?有消费者发现“双11”后的商品价格低于“双11”的促销价
“双11”期间“剁手”的物品正在陆续抵达。近日扬子晚报记者收到市民投诉称,在“双11”当天买到的商品价格并非历史最低价。记者采访获悉,网上流传在网址中电商域名后添加“asd”三个字母查询价格波动的方法一眼看穿。扬子晚报记者发现,果然很多商品并非历史最低价。扬子晚报/扬眼记者李冲
猫砂比一个月前购买还要贵“双11”结束后,价格反而更低了
“想趁着促销活动囤些猫砂,但在一家电商App上发现11.11大放价的售价为109元每袋,然而一个月前我购买的同款同包装猫砂价格是每袋99元。”一位网友发出吐槽。扬子晚报记者最近也接到一些关于价格先涨再降,“双11”后价格更优惠的投诉案例。
杨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双11”当天在云集平台特卖活动中以274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小米8手机,11月14日开始发货,然而14日杨先生再去看手机时,发现价格变为2699元。蒋女士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投诉平台投诉称,自己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款羽绒服,结果发现“双11”活动结束后的日常售价429元,低于活动售价(435.46元)。发起投诉后,某电商平台认为,没有扣除优惠券的日常销售价是高于“双11”价格的,因此做“投诉不成立”处理。
扬子晚报记者看到,类似这样的投诉案例很多,消费者表示,各种价格欺诈以及促销活动虚假的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加上“asd”可看价格波动
但涉“优惠券”,就让人搞不清
那么,如何看价格是否为历史最低价呢?扬子晚报记者看到,网上流传一种方法,在电脑端打开商品页面,在网址中的电商域名后或者“。com”前加上“asd”三个字母,就可以通过比价系统跳出该商品的历史价格波动图。扬子晚报记者将购物车中以及“双11”买到的物品进行了比对测试,发现一半的商品“双11”的价格不是历史最低价。
以记者购物车中的一款四件套为例,这款商品在“双11”当天的价格是208元,然而,价格波动数据显示,在10月29日时,价格为158元,10月30日时突然涨价到268元。“双11”时看似略有降价。扬子晚报记者在11月15日重新打开页面时,发现这款商品的售价为288元。虽然表面上比“双11”的价格高出不少,然而,当记者到付款步骤时,页面跳出可选择“满139减100元”的优惠券,折算下来,价格比“双11”还要便宜。扬子晚报记者询问商家,商家表示,不同时期优惠政策不同,“双11”当天的跨店组合优惠、满减活动也很给力,要考虑多种因素。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asd商品历史价格查询”的数据来源来自一家叫“慢慢买”的购物比价引擎,该网站用程序监测几千万个商品,每天不定时地更新价格和优惠信息,提供的信息仅作参考。
标榜最低价涉嫌消费欺诈
打击虚假宣传刻不容缓
除了一些商品涉嫌通过虚假折扣诱导消费外,记者发现,还有不少产品本身存在问题,例如以赠品促销的产品,规定赠品不能享受售后服务等。记者梳理发现,每年“双11”到来之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就会对电商企业发出通知,要求商家严格遵守我国价格法、反垄断法、《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不得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打击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等破坏网购环境和商业诚信的行为,要从电商平台的环境治理入手,如设置价格申报、监管电子系统,将电商所售商品的平时价格录入备案,同时对违规的商家和其所在的电商平台苛以重罚。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市场环境下,商品价格变动很正常。“双11”活动价并不等于全年最低价。商家会有不同的促销活动,属于正常营销。但如果商家并非最低价的情况下宣称是“最低价”,就涉嫌违反广告法和价格欺诈。提醒消费者正确看待“双11”优惠促销活动,在“双11”价格乱象尚未根治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留消费证据、沟通凭证,作为日后消费维权的重要凭证。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