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琏湖笔厂坐落在湖州善琏镇庙桥弄6号。围绕着这座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老厂,周遭建成了一个“湖笔小镇”,青山绿水,文意流淌。
即便是工作日,小镇上也有不少游人。还有人专门赶来善琏湖笔厂寻找心爱的湖笔。
邱昌明就站在厂门口等着我们。
他16岁进善琏湖笔厂学习制笔技艺,40多年的匠心,让他成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笔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而今虽然早已退休,可邱昌明仍旧经常会到厂里走走看看,“外孙大了,不用我带了,还是这里需要我。”
湖笔因产于浙江湖州南浔区善琏镇而得名,又称“湖颖”。它与徽墨、宣纸、端砚成为我国“文房四宝”的代表,而笔排在首位,皆因制作太难。
在善琏湖笔厂的水盆车间里,散发着一种毛料特有的淡淡膻味。
女工们都系着围裙,踩着小方凳,坐在水盆前对毛料进行浸洗、筛选、梳理、整形,一根一根地仔细挑出锋颖不齐的毛。
一支湖笔从原料到出厂,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择笔等八大工序,120多道小工序。
“颖”指笔头尖端一段透亮的部分,又称“黑子”。“肩架齐,黑子明”是制笔要领,即每根笔头的“黑子”部分长短一致,且锋颖段越清晰透明越好,这样湖笔蘸墨书写时,按下去笔毛散开饱满而整齐,提起来笔锋收拢仍是尖锥形。
“把锋太长或者太短的毛挑干净,这个笔头的锋颖就像肩膀一样平齐,很好看的。”邱昌明向钱报记者介绍,因为挑羊毛非常锻炼眼神,工人们视力都挺不错,他本人做了一辈子择笔,也仅仅有些老花。
来到择笔车间,邱昌明随手拿起一支羊毫笔,左手持笔杆,右手指尖在羊毫上灵巧地滑动,不一会就挑出一根:“你看,这根毛就没有锋,就要把它剔除。”
择笔不仅要将笔头中的毛“挑清爽”,还要依据锋的长短修出最佳造型——长锋像个一字,短锋则像竹笋,邱昌明说,“如果造型不好,笔写字可以,写好就很难。”
湖笔的技艺虽好,但复杂且枯燥,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来湖笔厂工作,因为坐不住——每天八小时,只对着数不清的毛料不断筛选,十足考验耐心。
“镇上的男孩子都觉得,做湖笔还不如去送快件,就算有年轻人来,也是女孩子比较多。”对于这样的现状,邱昌明很无奈,但也表示理解。他从1975年开始带徒弟,9名徒弟里,除了两名还在工作,其他人都已退休。
没有年轻的学徒,就没有未来的保障,这无疑成为湖笔技艺绵延传承的困扰。
邱昌明透露,他正在筹备一个工作室,一方面是做好高档毛笔,另一方面想再好好找几个有兴趣、肯钻研的徒弟——
“现在的年轻人做手艺都求快,因为做得快,数量多,收入就高。”但他强调,“有些工艺不能简化。”
比如,追求效率的年轻人就常常会跳过择笔工序里的那一道“挑披”(挑掉笔头披在外面的一层毛中没有锋的笔毛),直接做造型。
“这样做出来的笔不熟。”
按邱昌明所学的传统工序,做一支笔是要反反复复择三次毛,经过眼神、手指与毛毫间无数次严苛的选择与碰撞,才能完成这道工序,“老一辈人择一支精品的高档湖笔要近一个小时,现在年轻工人一天能做几十支上百支”。
他开工作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防止年轻一辈把工序简化。
“比如在我身边坐一天,我就可以盯住他们,120多道小工序一道都不能少。”邱昌明神情严肃起来,“你要是简化一步,之后你教徒弟也简化,那传统工艺就变了,就传承不下去了。”
传统的工艺经过老师傅们几百年的试验和书法家们的检验,固定下来的都是做出上好湖笔的必备工序。正是靠着对每一道工序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让父辈的手艺传承,至今仍可技甲天下。
“干这行就是要特别慢,特别静得下心来。要么不做,要么就做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