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服设施有温度 文化传承显古韵

日期:11-02
公共空间小区社区

近日,广州市城市更新第二届设计竞赛——“我是社区规划师”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竞赛优秀名单出炉,5个小区各有5个作品入围。本次设计竞赛引发广泛关注,小区居民现场投票共772户参与,公众网络投票突破745万人次。市城市更新局将于11月上旬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确定最终奖项。

参赛设计团队从小区居民最基本的需求出发,根据各个小区不同的特色做出了异彩纷呈的设计。例如,解决小区水浸街、停车难、加装电梯等基本生活需求问题;为小区增加老人、儿童活动空间,打造有温度的公共服务设施。小区居民纷纷表示,对于此次设计竞赛结果和即将开始的小区微改造非常期待!(文/杜娟)

海珠区青葵社区:打造老年友好社区

青葵社区位于著名商业街江南西路旁,规模较大,占地面积约12.08公顷,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共1498户4589人。社区内老年人多、交通组织混乱、停车位缺乏是主要问题。

方案提出打造老年友好社区,短时间内整合社区原有资源;打造创意、和谐、实用和共享的社区空间,打造公共绿地,导入种花种菜的创意绿化乐趣,唤醒年长者熟悉的田园记忆;置入整体性设施,包括餐饮座位,群众互动区域,一系列的自行车停车位、供儿童和宠物玩耍的空间等。

由于临近江南西路,青葵社区里日常游人也不少。不少改造方案颇有创意,例如,建一个供儿童游乐的沙池,增加新鲜感;将社区废弃的报刊亭改造成24小时智能书吧,增加座椅和背景墙,打造公共阅读空间。

天河区沙河京剧团大院:解决给排水问题

位于沙河顶的京剧团大院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社区,社区里居住的多是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及其家属,老人们希望在社区里拥有可以唱戏聚会的公共场所;此外,小区内地面高低落差明显,加上排水系统老化、管道堵塞,下雨经常水浸,给排水问题急需解决。

方案大多都包括了京剧文化广场、社区剧院、大戏台、练功场等的设置,让老人们可以有切磋京剧的公共空间,甚至还有方案将小区内停车场的地面都画上了京剧脸谱。此外,还有方案注重完善社区基础设施,进行“三线”下地、管道修缮和给排水改造等,并提出对大院内部坡道进行改造,方便老年人及婴儿车的出行。

白云区景泰北小区:重点解决乱停车、停车难问题

位于白云山西麓的景泰北社区面积约7.7公顷,由7栋商住楼和52栋纯住宅楼组成,规模也是颇大。小区建于1990-2000年,没有配备地下停车库,小区内乱停车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南区毗邻景泰小学,旁边画线停车占用消防通道,已不能满足消防车的快速进出需求,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而且景泰小学校巴缺少临时停靠点,小学生上下学存在安全问题。

方案重新规划小区内行车路线,减少因进出停车场对主街和学校人员的干扰;同时规划港湾式校巴上落客区,在上落客区周边设置护栏;对社区停车系统进行重新规划,撤销阻塞消防通道和占用公共活动空间的停车位,增设停车场等。

花都区金都花园:增加公共空间设计步行路径

建于1993年的金都花园位于广州北站商务区规划圈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但由于建成年代较久远,长期缺乏统一的物业管理,导致设备盗窃,楼宇破败,停车混乱,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等。

公共空间的设计成为方案的重点,有方案提出针对老年人行动力相对较弱的特点,设计环状闭合的步行路径,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散步锻炼身体;在小区中心广场增加石凳棋台等休闲设施、结合树池绿化增设休闲座椅;在小区内设置留耕园,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和分享园艺的小天地,居民以个体或社团的形式对社区提供日常的管理和围护。

此外,还有方案提出,设一个两层的中心花园:利用宅间空间搭建平台,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公共空间,花园与广场紧密连接,创造出很多有意思的公共区域,不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休闲,还美化小区环境,提高小区的生活质量。

番禺区先锋小区:活化古建筑振兴老社区

蚝壳墙、镬耳屋、石板路、古水井,是番禺先锋小区留给参赛设计师们最深刻的印象。小区所在片区是市桥老城所在地,包括先锋巷、前锋巷、大东路等街巷,曾经繁华一时,部分民居建于清末。在此居住多年的谢但家表示,先锋小区能成为城市的记忆体,“这里出了不少谢姓书法家、戏曲家,有着许多历史典故和历史建筑,希望能做出些文化旅游的东西,记录和展示这段历史。”

有方案以《东塾读书记》为主题,提出打造“东塾读书记街区”。《东塾读书记》由清代陈澧番禺人为代表的“东塾学派”编集,主张打破门户之见。方案提出循序渐进地修复社区内的古建筑,逐步引入岭南特色商业,引入国学教育吸引学生人流,传承国学文化和岭南文化,以达到活化社区的目的。

还有方案提出,利用传统民居建筑建社区博物馆,展示社区历史;利用小学闲置教学楼,作为共享工作空间,吸引创业团队入驻;将片区大量上世纪70年代红砖住宅建筑整体改造为特色民宿区等。

专题

广东华兴银行小票贴现业务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百名困境儿童获结对帮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