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9岁小伙跟同事聊着天突然结巴至不会说话,警惕此病正慢慢年轻化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沈文礼
29岁的小王(化名)来自安徽,是一名空调安装工。就在不久前,和同事正聊着天,突然嘴巴结巴起来,很快竟不会说话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0月26日,小王从杭州市西溪医院神经内科病康复出院,虽身体已基本恢复,但回想起这次生病的经历仍心有余悸。
小王说,那天,午饭后和工友坐一块儿聊天,聊着聊着他突然结巴起来,嘴角也变歪了,开始还断断续续能说话,可没几分钟,竟变得哑口无言,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了,只能用手比划。当时他就慌了,工友看他不对劲,立即带着他赶到市西溪医院。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邵森通过CT等检查,考虑是脑梗死,建议立即进行溶栓治疗。邵主任说,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大脑,每耽误一分钟,脑细胞都以百万级的数量死亡。不幸中万幸的是,小王在发病2小时左右赶到了医院,在4.5小时的溶栓窗时间内。溶栓治疗后,当天晚上,小王就能发出声音了,虽然口齿还有些含糊不清,而第二天早上,小王就能正常讲话了,语音清晰。半个月后小王出院,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小王躺在医院病床上]
才29岁的年纪,小王怎么会脑梗死呢?
邵主任通过详细的问诊发现,小王原来是一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年前做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术后不规律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而且没有定期去医院复查相关指标。由于人工瓣膜是作为异物植入体内的,血液与非正常的心血管表面接触后,启动了人体凝血反应,导致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凝块形成,使血液易在瓣膜及其附近发生凝固形成血栓,血栓栓塞是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小王很有可能是瓣膜血栓脱落导致的脑梗塞。
据邵主任介绍,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80%,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但目前该类疾病也在慢慢年轻化。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因此,有此类疾病的人群或服用特殊药物的人群为脑梗死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邵主任告诉记者,早期静脉溶栓再通是防止缺血性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降低致残率的最理想方法。但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理想情况是要求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时间越长,溶栓治疗的副作用越大,疗效越差,严重时容易引发脑出血等危害患者生命的并发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脑梗死病人约90%都没有在溶栓时间窗内赶到医院,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如何迅速识别脑卒中,特别是脑梗死患者,并尽快送医,意义重大。
10月2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战胜卒中,再立人生”。邵主任呼吁大家重视脑卒中,学会迅速识别,尽快就医。
以下三个动作中有任何一个就应警惕脑卒中:
1、微笑时面部不对称,一侧不能笑,提示脑卒中,是面瘫的标志。
2、双手平举保持10秒钟,如果10秒钟内一侧肢体突然坠落,提示是肢体偏瘫。
3、说一句非常难说的话,这句话对于很多正常人也不太好说,如果说时有困难或者是找不着词,意味着失语,就是有语言障碍。
责任编辑:张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