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网评:让自媒体空间回归健康有序
危言耸听的标题、打擦边球的假新闻屡见不鲜,让人感慨“信息越来越多、真相却越来越远”;网络谣言和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往往陷入“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的尴尬……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发生的自媒体乱象,备受诟病。如何规范自媒体发展,使其回归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成为一道必须解决的网络治理课题。
近年来,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产品创新,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传播格局,催生了庞大的市场红利。但这个过程中,一些丧失底线的自媒体运营者、一些浑水摸鱼的不法分子,令人警惕。从借助自媒体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网络“黑公关”;到为博眼球低俗炒作的“二更食堂”等自媒体账号;再到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洗稿行为,类似这样的自媒体乱象充斥网络空间,不但违背了发展自媒体的初衷,更给人们获取优质网络服务造成困扰。
面对这样的乱象,需要审视自媒体发展的共性问题。客观来说,自媒体为每个人提供了表达平台和传播入口,但也恰恰是过低的门槛给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不论是为了流量变现而炮制假新闻,还是为谋取私利铤而走险,自媒体之乱根子都在“利益”上。前不久有媒体曝光一些地产类公号,打着“曝光事实”“为粉丝维权”的旗号,定期收保护费、隔三差五精准打击某些企业,用此手段收入上千万。这样一个分工明确、手段恶劣的黑色利益链条存在,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网络空间从来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野蛮生长不行、放任自流更不行。当务之急要加大治理力度、彻底斩断不合法的利益链条。近年来,出台自媒体管理规范、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封禁一大批违规自媒体账号、处罚造谣生事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就是要让规则意识树立起来,让法纪要求落实下去。但现实中,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平台处罚违规自媒体账号仅仅封禁了事,即便被封号了,当事人换个“马甲”我行我素。面对屡禁不止的自媒体乱象,法律丝毫不能手软、必须予以重拳打击。
进一步来看,让自媒体回归到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还需要建立起行业发展的规范、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一刀切固然能够有效消除自媒体账号乱象,但也势必给内容优质、合法合规的自媒体运营者带来伤害;激浊扬清,关键是要让治理跟上发展步伐。比方说去年出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自媒体服务平台应当取得许可证,那么对于自媒体运营主体的资质审核可否进一步完善?再比如针对一些违规运营者,可否建立“行业黑名单”、甚至限制其部分网络行为?加速补齐治理短板,方是破除自媒体乱象的治本之道。
当然,一个行业的问题,单靠管理部门努力远远不够,需要在明确监管者、平台方、运营者各方责任基础上,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从平台角度来说,企业必须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正视自身产品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建立起更加严格的自媒体管理规范。从运营者角度来讲,恪守法律红线这是起码要求,以优质内容、规范操作传递正确价值,才能赢得长远发展。自媒体发展到今天,高质量应当是其底色。把违法违规者剔除出市场、用强有力的规范标注治理方向,才能造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