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余张照片,串起40年如歌岁月

日期:10-26
浙江徐永辉岁月

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吴煌 摄

那些年最时髦的“行头”

早期义乌小商品市场

杭州老城站的最后一天

光阴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而经典的老照片,则记录下一寸寸激扬澎湃的瞬间。

昨天,“大潮起之江——浙江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1300余张照片好像一把把开启时间的钥匙,带人领略改革开放40年征途中的一次次华丽蜕变。而那些温暖美好的瞬间,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在照片墙前驻足流连,品味许久。

该展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省文联共同主办,省摄影家协会、浙江美术馆联合承办。展览免费对市民开放(每周一闭馆),展期为一个月。

走进浙江美术馆的展厅,就像走进了一个时间隧道。

这次展览分为“序篇”“忆·如歌岁月”“立·时代潮头”“享·美好生活”四个篇章,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共展出680幅(组)1300余张作品。

在这里,你既能看到长兴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场景,也能看到女排名将陈招娣为国争光的潇洒自如;既有冯根生难得的闲暇一刻,也有恢复高考时知青返城的意气风发……

四个展厅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忆·如歌岁月”这个篇章。

来参观的,有白发苍苍、与时间对话的老者,也有跟着爸爸妈妈、看什么都新奇的小朋友。

改革开放对老百姓生活最明显的影响就体现在“衣食住行”上。一位小男孩就对展厅里的“粮票”很感兴趣,听了妈妈解释后,长舒一口气说:“想吃什么吃不到最难受了!”大概,他也能从自己最熟悉的“吃饭”这件事上,体会到时代的变迁了。

而许多人则在一幅老照片前驻足良久。照片里的时间定格在1987年,离别故乡40年的72岁台湾退伍老兵,回到舟山老家门口时,久久地站在门前。这近乡情怯的场景,让人不禁泪目。

展览现场,记者还遇到了摄影师徐永辉。他正是展品之一《我拍中国家庭68年》的作者。

一颗赤心、一台相机,60多年来,在一声声清脆的快门声中,徐永辉记录下农村家庭生活的变迁,共和国同龄人、知识青年的成长史。他也是浙江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者。

在展厅里,徐永辉指着一张老照片跟大家介绍说:“这是叶家大女儿结婚的照片,我送上的贺礼就是新旧两张全家福照片。”

这两张照片也被叶根土作为传家宝赠给女儿当“嫁妆”,让她记住“不忘初心”。

此外,图片展的“时空快闪盒since1978”板块,实景还原了改革开放那些年的家庭布置,让观众瞬间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物展示老照相机、老票证,勾起满满的温暖记忆。人们可以在其中拍照,就像“穿越时空”一样。

如果你也想找找当年的记忆,希望重温一下改革开放40年这段壮怀激烈的岁月,不妨与亲朋好友一起,到浙江美术馆来看看。

1年,9所学校,3000余根灯管余旭公益护眼团队为淳安山区学子点亮希望之光 寸土寸金,我该不该让?法院工作者对相邻关系纠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