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打工家庭的塌陷
四川达州地陷后的现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江山/摄
唐氏父子走在路上。(视频截图)
王珊见到丈夫和幼子的最后一面,是在微信群出现的一段分辨率不高的视频里。父子俩一前一后,分别撑着蓝格子花色的雨伞,走在家乡小城的大街上。
10月7日,对于这家人本是值得高兴的一天。45岁的唐增福刚度过在柬埔寨半年的打工生活,休假回国与家人团聚。半年没见到父亲的幼子小杰长高了,刚上五年级,11岁。
从视频里,王珊看到父子俩走着走着忽然消失了。当天14时30分左右,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东环南路的人行道突然塌陷,所形成的地洞瞬间吞噬了4个人,包括这对重逢了不足6个小时的父子,以及一对新婚只4天的夫妻。
官方通报称,地洞占地面积约10平方米,最深处达15.6米。
出事这天,是唐增福的生日。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他将在8天后回到那个陌生的国度。他想趁着这几年身体好,多赚些钱给两个儿子备着。
他的这些打算,连同他的生日愿望,都被吞噬了。
(一)
地陷所在地是达州一家医院的门口,对面就是达州的交通枢纽汽车南站。
雨是从10月6日开始下起来的,淅淅沥沥,第二天雨势加大,街上没几个人。
那天,隔壁楼一个商铺的老板老张正盯着电脑,突然听见有人喊“那边塌了”。因为动静不大,他没多想。这条路出现小坑对他来说不算稀奇。
“这马路上有时候出现一个小坑,市政知道就会把它弄好,哪里知道会这样”,他踩了踩门前坑坑洼洼的人行道地砖说。
附近几户居民记得,医院门口就是个地面下陷形成的“窝窝”。老张告诉记者,那里平时是当地的“棒棒”凑在一起“摆龙门阵”、打扑克牌的好地方。
这次,直到听见“有人掉下去了”,老张才奔了出去。他只见到地面出现了一个黑洞,估计两只手臂都围不住,探头向里望去,“没得人影”。
站在洞口,他感觉害怕,急忙退了两步,还把周围凑得太近的人也往后拉了一把。就在那时,第二次塌陷发生了,洞口周围又塌了一圈,地面仿佛张开一张贪婪的嘴。围观者中有人承认,自己当时甚至想起了10年前的汶川地震。
很快,现场拉起了警戒线,达州市消防支队、达州市应急救援队、巴山救援队等专业救援力量来到现场。
医院的监控视频拍到了地陷,并流传开来。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唐增福父子和贺梦龙夫妻是相向而行,四人擦肩而过时,突然坠落,迅速被湿润的土壤掩埋。
那个时刻,唐增福正跟在乡派出所值班的长子唐强使用手机视频聊天。唐强原计划等5天后轮休再回家和父亲待上两天。
他从手机里看见父亲带着弟弟在路上走,随口问“你在哪里?”一向严肃的父亲和他半开玩笑地说:“我在哪里要你管哦!”
视频画面毫无征兆地黑了。他重新发起聊天,无人应答。他当时并不知道,父亲与弟弟的生命,也在那时坠落了。
官方称,被困人员共有4人。那对夫妻分别于8日凌晨和上午被找到,被送去抢救,但抢救都已无效。对唐增福父子的搜救,则持续了更长时间。
在浙江嘉兴打工的王珊,这天下午3点左右先是从一个老乡微信群里看到了达州地陷的视频,画质很差,她看得也不仔细,心里想的是“这些人真不幸”。
差不多在那个时候,她还给丈夫发了小儿子所在学校布置的国庆假期作业题,让他“监督”一下,没有收到回复。
这对异地分居的夫妇习惯在傍晚下班后视频聊天。这天18时38分,丈夫没有接受王珊的聊天请求。她心生疑虑,又仔细看了几遍那个地陷视频,终于认出了视频里的人。
她马上打电话给大儿子,让他再确认一下。唐强将画面放大,认出了弟弟常穿的蓝色外套。
唐强赶紧把消息告诉奶奶。从来舍不得打车的奶奶,叫了辆出租车赶了过去。她一直在等儿孙吃晚饭,打了十几个电话都无人接听,等来的却是坏消息。
王珊则整个人都懵了。当天回达州的机票已经卖光了,她的老板帮她买了第二天早晨从上海飞达州的头等舱。坐在温度宜人的飞机上,她冷汗直冒。
7日下午就赶到现场的唐强一直守在那里。尽管生命探测仪显示下面已无生命迹象,他紧紧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听现场专家说,地下有涵洞,如果落到涵洞,尚有一线生机。
从10月7日下午到9日下午,唐强看到救援人员翻出了一个钥匙扣,翻出了两把骨架稀烂的伞。后来他看到了亲人:被找到时已经死去的父亲,用手紧紧护住幼子,身上满是泥土。
看到这一幕,唐强晕了过去。和他通话的父亲那部手机,始终未能找到。
(二)
现在,一家人只能通过一些零散的细节,比如通话记录,来拼凑出唐增福父子在那一天的轨迹。
妹夫夏坤看到,10月6日晚9点40分,唐增福录了一段机场的小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虽然只字未写,但有这样的兴致,说明他回家的心情不错。
王珊的手机显示,7日8点48分,她跟丈夫有过一次通话。她问唐增福到家了没有,听到小儿子在旁边嚷了一句“爸爸已经到了,妈妈你烦死了”。她当时觉得好笑,之前孩子明明那么念叨父亲,每隔一会儿就问“爸爸回来没有”。
那天早晨,小杰和在他家借住的表哥一起跑到楼下,唐增福带他们吃了碗面才上来。他手上只拉了一个行李箱,箱子里一个黄色斜肩包要送给母亲,是他所在的柬埔寨工厂生产的。小杰还调皮地说:“这个太时髦了,不是奶奶背的。”
唐增福年初经人介绍去了柬埔寨,工资翻了几番。进工厂不能带手机,每次视频聊天,王珊看到的都是丈夫的宿舍。就算休息,唐增福也是和同事一起打打牌。他很少提到对这个陌生的国度感到好奇,从没出去旅游过。
他这次放假,原本定在10月20日,后来提前到了10月6日,他立马买了回老家的机票。在嘉兴打工的夏坤打电话问他“还来不来看我们”,唐增福说:“时间紧,就不去浙江了。”他想多在家陪陪老人孩子。
在唐增福13岁那年,父亲因矿难去世,母亲一手拉扯4个孩子长大。唐增福小学辍学了,他告诉母亲“如果我不出去打工,家里就没有经济来源”。
经介绍,他和同村的王珊结婚,他们一同去过广东,去过浙江,主要从事箱包业,工作地点不固定,“哪家工资高就去哪家”。
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两个儿子主要由奶奶带大。在唐强的印象里,父亲虽然威严但也很心软。他从小身体不好,唐增福曾手把手教他钓鱼,给他烧鲫鱼豆腐汤。他初一时,父母都在嘉兴打工,为了更好地管教他,一度把他接到身边,在当地上学。但没过半个学期,他觉得自己跟不上,还是选择回老家。
小他12岁的弟弟很少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出生8个月后,小杰就被送回了达州老家。
在奶奶眼中,小孙子很听话,遇见认识的人,老远就会大声问好。还会为她捶背顺气,是她的“乖娃”。
前不久,看到电视里出现的一个景区,小杰问奶奶,“什么时候能带我去这个地方”。父母从电话里得知后表示,明年过年再说。
“这事没办法,他们家不容易”,小杰的班主任告诉记者。在这个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由祖辈带大。得知噩耗后,为了安抚班里的孩子,班主任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小杰被妈妈带去浙江,可能要在那里上学了。
(三)
对于唐增福夫妻来说,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的生活实属奢望。他们在县城里买了房,掏空了积蓄,付了18万元首付款,按揭贷款至今还未还清。这两年,夫妻俩盘算着,从部队复员的大儿子已经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如果家里拿不出像样的彩礼,“哪家看得上我们呢”。
王珊回想起来,小杰最快乐的时光,应该就是最近4年。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唐增福回到达州,在姐姐家帮忙,一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前年,小杰生了场大病,唐增福带他去重庆的一家医院。空暇时,父子俩在医院旁的一家游乐场玩耍,没玩几个项目就花了五六百元。王珊有些心疼。
王珊如今很后悔,夫妻俩都在外打工,前段时间,小杰可怜巴巴地对她说“给我买个可以视频通话的手机吧,我就用来跟你们打电话”,她应该立即答应的。
她知道,小儿子是想爸爸妈妈了。但当时她哄着儿子说,“等你期末每门功课都考到90分,妈妈就回来给你买”。
10月7日这天是唐增福的生日,母亲为他准备了一桌好菜,有炖牛肉、红烧肉,还有一碗长寿面。这些年来,他的生日都没有正经庆祝过。
吃过长寿面,父子俩准备打伞出门。看着雨下得不小,母亲劝他们别出去了,唐增福说“要去拿点东西”。
家人至今也想不明白,父子俩此前很少会路过事发地,为什么偏偏在那天那时会出现在那里。
上了年纪的当地人介绍,约20年前那里曾是个小河沟,后来在上面填了土,加了个“盖子”,填上地下管线和下水管道。
老张告诉记者,这附近好几处台阶平时就“有点往下掉”,掉一两厘米,有了裂缝,市政施工会用水泥糊上,“就好了”。
达川区委宣传部称,塌陷点周边房屋密集、地下环境复杂,最深处达15.6米,加之塌陷点土体堆积堵塞涵洞,形成堰塞体,持续降雨,涵洞积水7万余立方米,面临次生灾害危险,救援难度巨大。
塌陷不止发生了两次。在救援时,第三次坍塌发生,两名消防人员险些落入。塌陷后,半条东环南路都被围起来了。大型挖土机和卡车在里面,不时挖出支离破碎的石块。
根据《侵权责任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地陷之事的性质,面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询问,达川区相关部门表示无法透露最新的调查进展。此前据地陷调查专家组成员向媒体透露,此次地陷由地下约10米的涵洞垮塌引发,垮塌由多种原因造成,多日降水是原因之一,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王珊称,家人和政府部门签过协议,将获得一笔钱,但说不清定义。“那几天哭得晕晕的,只想找到人,没有心情去追究这些。”截至记者发稿,他们尚未收到父亲与弟弟的死因鉴定结果。遗体已火化。
当地一位官员对记者仅表示“事情已经得到妥善的解决”,未透露具体的解决方案。
10月15日下午,地陷处旁边的居民楼,门口的警戒线已经撤去,一位正在上楼的中年男子对记者说,这栋楼当年地基打了38米,“牢得很!”
而在地陷之后,失去了家庭支柱的唐增福一家事实上已经塌了一半。他们的老家距离此处30多公里,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初秋,田里种的水稻收割了一茬,长出的新茬依然青绿,不时有白鹭滑出优美的弧线,落在田埂上。唐家的土坯老屋已经破旧,里面空空荡荡。临时搭起的灵堂阴冷而潮湿。哀乐低回。这里有11年没有住过人了。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王珊、小杰、唐强、夏坤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江山
责任编辑:闫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