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乐器培训室里,骆庆华在练习弹钢琴 记者 陈帆 摄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世界是无边界的,知识是无止境的,永远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采访的这位老爷爷名叫骆庆华,年近古稀。他自言从上学起就喜欢上了书法,一写就是半个多世纪。骆爷爷在社区、小学当义务书法老师,作品在市展览馆展出过。去年莞中115周年校庆,他的一幅画还被当做同届校友的贺礼送给学校。
退休后,骆爷爷学起了钢琴,还一学就是七年。同班的老人很多练着练着就不来了,他倒越学越有兴趣。在他的影响下,太太、孙子都开始走上学琴之路。
退休后才学钢琴
一弹就是7年
采访伊始,骆爷爷一坐下来,就先弹奏了几首近期练习的钢琴曲。他的手法不算娴熟,却沉醉其中。曲罢,他兴致勃勃地跟记者介绍:“这首《小白船》是跟老师学的,而这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则是自己摸索着练习的……”因为这首歌他以前就会唱,耳熟能详,也让他在练习时领悟到“即兴伴奏”的思路:先把钢琴“玩”起来!
其实,骆庆华从前没怎么接触过钢琴。“年轻时倒是爱唱几句歌,但从没想过学钢琴。”骆庆华张嘴便来了几句《红灯记》的选段,哈哈大笑。当别人告诉他老干部活动中心有老师教钢琴,一看学费不贵,他便赶紧报了名。
“老师从很基础的开始教,像教小朋友一样。”骆庆华感觉能接受,上了两节课就跑去买了琴回来练。
这一练就是几年。老年人初学钢琴,其实难度比想象中还要大。骆庆华举例说,一只手弹琴容易,两只手合起来弹却很难:“单手老师都说弹得不错了,但始终两只手合不到一起去,这时候很多人都放弃了。”这个“难题”,他坚持咬牙学到第三个学期,才偶尔攻破,两只手终于协调了。
不过,骆庆华也感慨,上了年纪,学习新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班上不乏学了三四年钢琴,但两只手依然合不到一起的老年学生。“现在别人说我学得好,其实不过是我能坚持,很多比我学得好的都不学了。”
从小爱书法
坚持了半个多世纪
说起坚持,骆庆华还有个爱好,坚持了足足半个多世纪。
从开始上学,骆庆华便喜欢上了写毛笔字。别人觉得出去玩是放松,骆庆华却觉得写字也可放松,写字是“充电”。骆庆华还记得,以前学唱歌,老师要在墙上贴一张纸,把歌词抄在上面再教大家唱。一开始有几个学生抄,到后来就只剩他一人,成了“指定抄歌员”。
除了书法,骆庆华的绘画当时在莞中也是小有名气。凭这门手艺,还拿到过学校一等奖助学金,“那一届只有两个人拿到一等助学金,奖金足足有9块,那时9块可不是小数目,大学生毕业才赚40块,一个熟手工人也只有30多块。”骆庆华说。
没有教画画的老师,学校便找了个音乐老师来指导他们。骆庆华还记得,那位音乐老师是王理庚,东莞声乐界名人。当时还是学生的他们,淘气地给老师出“难题”:老师,唱歌给我们听吧!老师也不忸怩,张嘴便唱。唱完一曲,陶醉的学生又要求第二首、第三首……课堂气氛甚好。
再后来,有画画厉害的师弟冒出头来,骆庆华和师兄便俨然成了老师:“现在一个师弟在广东工业学院当教授,另一个原先在东莞的中学教绘画,后来出国了。”骆庆华用一句“往事只能回味”,结束了这段回忆。
去年东莞中学115周年校庆,同届学生送了两幅画、一幅书法作品给母校莞中,其中一幅山水画便是骆庆华的作品。这是一幅传统山水画,前后从构思到成品,他大概花了一个多月。骆庆华还记得,莞中的何副校长,当时代表学校接收了作品。大家都太激动了,以至于手有点抖。
现在,骆庆华在莞城实验小学担任义务书法老师,每周去上一小时课。去年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市桥社区搞“资源共享”,他也去市桥社区给大家上了几个月书法课。班级限定的40人,一下子就爆满了,来的多是社区干部和退休人员。
在骆庆华看来,练字是个无拘无束、不受限制的事。他常在书桌上摊开水洗布,一天的任意时段,想起来了就会练上一阵。有时在外面、甚至上课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也总要写上几笔才过瘾。他认为,写字强调节奏感,钢琴也需要节奏感,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干货/
学钢琴需先培养兴趣
眼下很多家长希望培养孩子学钢琴的特长,但孩子并不上心,有时还会演变成家长“逼”着孩子学。对此,骆庆华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兴趣先行。他很赞成家长带孩子多看钢琴演奏的综艺节目,当然能看现场演奏更好。他有段时间就常带孙子去看钢琴演奏会,有次殷承宗来东莞表演,带上孙子去听了。还在读幼儿园的孙子懵懂地说:“台上有个老爷爷在弹钢琴。”一会又自言自语:“这个爷爷比我爷爷弹得好。”看见老爷爷都能把钢琴玩得这么“6”,孩子自然兴趣就上来了。
二是要找到合适的老师。老师不仅水平要可以,教学方法也要孩子能适应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