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海报
开幕式舞台正在搭建。
昨日,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今年的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将于10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美院举行。钱报记者发现,今年的大会不论学术性、专业性,还是国际性,亮点都不少。
中国美院刘正教授介绍了纪录片大会历时9个月的筹备概况:“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将从纪录片成果展示到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多维度地推动中国纪录片事业、纪录片产业的发展。”
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国富则阐述了举办纪录片大会的目的和意义,及其对浙江纪录片产业发展的作用:“纪录片是一项生动而有情致的艺术门类。对于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我们当仁不让。同时,举办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也是加强浙江省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国美术学院这样具有学术鉴赏力的高等学府的带领下,大会一定会越办越好、越办越长久。”
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的主题为“世·界”,大会设有“D20提名”评优单元、“纪录之光”展映单元、“IDF论坛”峰会单元、“IDF创投”提案单元、“IDF培育计划”工作坊单元等。
20部入围纪录片
不乏全球大师之作
虽然纪录片大会要本周四才开幕,但业内和影迷圈早就在说今年“D20提名”片子的水准很高。
今年“D20提名”评优单元,共征得来自全球的453部纪录片。经过层层遴选,20部作品脱颖而出,包含纪录长片、纪录短片及系列纪录片三种类型,涵盖社会人文、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题材。
这其中有日本导演原一男获釜山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的《日本国VS泉南石绵村》,还有法国纪录影像大师雷蒙·德帕东的新作《精神病院12天》,新闻记者出身的雷蒙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这一题材。
入围作品还包括潘志琪导演的《二十四号大街》和陆庆屹导演的《四个春天》,这两部作品同时提名了2018年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奖。
今年纪录片大会依旧由一中一西两位纪录片界的重量级人物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他们分别是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制片人应启明,以及法国著名影评人、电影史家让-米歇尔·付东。
让-米歇尔·付东自1995年起,曾执笔于法国杂志《电影手册》。多年来,付东一直在纪录影像的理论与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中国的影像创作保持着较高关注度。
应启明则是中国纪录片界德高望重的大家,代表作品包括《毛泽东在陕北》《长征:世纪丰碑》等。
此外,本届D20评审委员会成员还包括中国第五代电影人吕乐,英国著名导演、艾美奖获得者理查德·戴尔,加拿大影评人、多伦多电影节总监卡梅隆·贝利,奥斯卡金像奖评委雪美莲、杜海滨等。
除了20部评优纪录片,参与大会“纪录片之光”展映单元的15部片子,也都是非常难得的优秀之作。
这其中有日本新生代纪录片导演想田和弘的《大房子》;
韩国新锐纪录片导演尹载皓与挪威女导演马尔特·沃尔共同执导的作品《信》,该片讲述了两位导演长达一年的通信,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生活;
还有开幕影片《团鱼岩》,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网站评分高达9.1分的《布鲁斯·李与亡命之徒》等。
开设创投单元、培育工作坊
扶植纪录片新人
据悉,今年的纪录片大会设立了不少单元,有意扶植新人。
其中之一是创投提案单元,有12项企划从121项征案中脱颖而出,包括8项长片企划、2项短片企划及2项系列纪录片企划。
当中不乏许多已颇有声誉的纪录片导演、制作人的热情参与,《摇摇晃晃的人间》的导演范俭,以《罗长姐》获去年“D20年度新锐”奖并提名去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的金行征,以及蝉联两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的周浩。
此外,纪录片大会还增设了“培育计划”工作坊单元,邀请重磅嘉宾担任导师,包括廖庆松、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剪辑奖获得者道格·布拉斯担任工作坊顾问。
此外,论坛峰会单元邀请了《地球:神奇的一天》导演理查德·戴尔等50余位纪录片作者、学者、文化大家、产业投资人,将围绕纪录影像前沿话题展开学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