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张衡地动仪曾被怼:房梁下吊块肉都比这强

日期:10-09
地动仪张衡房梁

原标题:教科书上的张衡地动仪 竟是1951年复原出的模型?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曾在东汉时期名噪一方的候风地动仪,虽然原物已经失传了一千多年,流传下来的也只有零星的文字记录。但是到现在,其和制造人张衡一同,仍被视为中国古代伟大科技发明的典范,并且进入教科书之中,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据史料记载,候风地动仪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殆尽。那么,那个印刷在中国现代教材之中,让无数国人认为其就是当年张衡所造的地动仪,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一切还得将时光推回到上世纪50年代,并且要认识到,几代历史教材上展示的地动仪,并不是候风地动仪的原件,而是一位叫王振铎的古代科技史学家根据史籍复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王振铎在1951年复原的地动仪

王振铎在1951年复原的地动仪

复原而出的王氏“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在《后汉书·张衡列传》中,只有区区196字关于候风地动仪的语意模糊的记载。而王振铎,就在根据这些文字,开始了复原候风地动仪的工作。在1936年,王振铎画出了第一套自己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图稿,并采用“悬垂摆”的结构原理。也就是从地动仪的上部垂下来一根摆,用以并判明地震方向,并控制相应机关。

王振铎

王振铎

时间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振铎被任命为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在那个激情昂扬、百废待兴的时代,他收到了一项特别的任务:复原一批代表古代文明的器物作陈列、宣传之用,而其中就包括候风地动仪。

历经一年时间,王振铎放弃了自己1936年想遵从的“悬垂摆”原理,而是采用倒立的“直立杆原理”,于1951年设计并复原出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模型。消息一出,就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那个年代,地动仪的复原,承载了尤为积极的使命,对古代科技研究和中华文明推广极具激励意义。于是,由王振铎复原的“张衡地动仪”就被编入全国中小学教科书,就连中国地震局也用这部复原模型做了几十年标志,直到前几年才取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参观历史博物馆,专门参观张衡地动仪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参观历史博物馆,专门参观张衡地动仪

王振铎所复原的张衡地动仪一时之间风光无两,更是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多次走出国门展览,曾置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与美国人从月球上带来的岩石一起并排展览。

无法“动”的地动仪

王振铎虽然根据古籍记载复原出了地动仪的模型,但是因为模型内部结构缺乏合理性,所以其龙口中的铜丸无法吐下来,也就无法检测地震。随着对此地动仪的模型的宣传愈广,外国地震学家的质疑之声也不断冒出。甚至从对王振铎所复原的地动仪上,转移到了对张衡以及候风地动仪,怀疑其是后人杜撰,根本不是真实的历史。

1953年中国发行的“张衡地动仪”邮票

1953年中国发行的“张衡地动仪”邮票

更让人尴尬的是,在1988年这尊“张衡地动仪”访问日本奈良时,中方解说在向日本观众讲解地动仪的工作状况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捅一下,龙口中的铜丸才会掉到下面蟾蜍的口中。

其实不仅是外国学者的批判之声,在国内的地震学界也有不少质疑。王振铎的老朋友、中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当面指出了1951年模型的原理性错误并说道:“房梁下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

王振铎所造的地动仪模型一直非议不断,怎样才能复原出更具科学性的、更接近史籍记载中的候风地动仪呢?这时,一位关键的人物登场了,他将重启“张衡地动仪”的探索证明之路。

责任编辑:张迪

媒体谈农村青少年精神世界“荒漠化”:少文化口粮 警察叔叔摩拳擦掌 逃犯克星张学友又要开演唱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