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毁掉”和“杀死”年轻人 没那么容易

日期:09-14
自媒体年轻人焦虑感

原标题:“毁掉”和“杀死”年轻人,没那么容易 | 中青快评

年轻人不是担心自己无力,不是灰心和泄气,而是呼唤更友好的环境。

一篇题为《通勤,正在“杀死”1000万北京青年》的文章,再次刷屏朋友圈。这样的自媒体文章已不新鲜,从“毁掉体”到如今的“杀死体”,一脉相承是对焦虑感的贩卖。

“10万+”背后的社会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都市青年的生存现实。通勤难吗?租房贵吗?加班多吗?身体被掏空了吗?对于这些击中生存痛点的问题,年轻朋友大概都会频频点头。

但是,承认情绪,并不意味着允许以偏概全。分析这些自媒体文章,不难发现其背后的套路:列举几个年轻人的极端案例,用一些虚虚实实的语言讲述若干个悲情故事,最后却给不了多少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实际上,一些自媒体文章在标题上下的功夫,远远超过客观和详实的调研。

生活本就不易,快节奏生活是城市化进程必然的代价。拿通勤时间来说,世界上主要国际大都市的通勤时间都不短。有数据显示,在曼彻斯特、利物浦等英国西北部城市,通勤时间超过两小时的上班族比例接近31%;日本东京上班单程的平均时间是58分钟,大阪是52分钟;美国纽约、华盛顿等大城市的通勤时间也在国内名列前茅。人口的流动与集中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活力,如果回到过去那种单位就在家门口的时代,就难以更合理地实现人才资源配置。

应该看到,都市生活依然富有魅力。更多的年轻人,既不会被“杀死”,也不会被轻易“毁掉”。虽然大城市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机会。说走就走的“闪辞”,充分说明了城市赐予年轻人的自由。反过来看,都市青年的诉求更容易被放大、被倾听,当舆论形成声势,问题也往往能朝着积极的方向解决。相反,倒是一些生活在小城镇和乡村的青年,被迫发出舆论场上“沉没的声音”

无奋斗,不青春。不管选择在大城市生活,还是回到家乡、在中小城市发展,只有奋斗才是年轻人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追求安逸和稳定,个人发展就会止步不前。生存的压力面前,应该扪心自问的是,哪些付出是必须的,哪些代价是值得的——如果认定了目标,找准了方法,那就义无反顾地奋力前行。

抱怨无助于解决问题,应当反思的是,是如何更好为年轻人创造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市场依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治疗“大城市病”,最好的方法是让城市以符合发展规律的姿态生长。在发达国家,早就存在部分产业向大城市以外地区疏散的现象,一些科技创业公司选择到郊区和小城市办公。在我国,“城镇化”和“逆城镇化”也要相得益彰,其前提在于尊重市场规律。

当然,公共政策理应让年轻人安心。近日,有城市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消息,引发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不管政策出台的初衷是什么,在一方面实施调整和加强限制,就应当在另一方面做好配套,不让青年权益受到实质性的损伤。既要坚持“房住不炒”,又要满足年轻人的基本居住需求,需要更审慎的衡量。很多时候,年轻人不是担心自己无力,不是灰心和泄气,而是呼唤更友好的环境。

青年充满活力,充满斗志,是挑起未来的脊梁。对“毁掉体”和“杀死体”,我们大可一笑了之。一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在于让年轻人看到未来的希望,维持自我成长和发展的信心。情绪毁不掉年轻人。生活的焦虑感,往往会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人生实苦,但社会应赋予每个年轻人足够相信的勇气。

撰文/王钟的

女子吃饭吃出活蛆 饭店赔15块钱:天热菜有虫正常 捂脸表情被抢注商标 这个长辈爱用的表情也遭截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