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博士为什么当中学教师
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一位理学博士应聘到一所中学任教师引起一些人的争议,有些人认为博士做中学教师是大材小用,人才浪费,也有人认为博士做中学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结果。早年小学教师大多是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教小学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是现在小学教师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有些地方已经将本科毕业作为小学教师任职的基本条件,如果照此推断,中学博士老师也应该不算稀奇。
博士做中学教师并非偶然,有一些竞争非常激烈的中学早已经聘用了博士当教师,只是因为那些学校教师岗位竞争十分激烈,所以也没有引起太多的争议。博士做中学老师本不应该引起太多争议,因为博士毕业做任何工作的都有,并非所有的博士都是在做相关的专业研究。如果说博士去做行政和企业管理,去做出版和传播不是人才浪费,那么去做中学教师自然也不是大材小用,推而广之,去做小学教师或幼儿教师,也都是合理的。
博士从事非专业研究的工作可能会越来越普遍,这一方面源于博士的供给,另一方面也源于各种工作岗位对受教育程度的需求。随着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增加,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比如2017年博士招生就超过了8万人,在校博士达到36万多人,对比1997年当年博士生招生人数仅有1.2万,毕业仅有7000多人,在校的博士仅有3万多人。20年间,中国的博士供给数量增长了7倍。1997年硕士招生数量也仅有5万多,也就是说2017年的博士招生已经大大超过20年前的硕士数量。如果我们再回过去看,1977年全国大学本科招生人数也仅仅27万,就可以想象现在博士是一个多么大的群体。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但是研发岗位的增加不一定能够与博士数量增加的速度相匹配,许多博士不可能在专业研究教学岗位就业,必然转向其他的就业空间,而中学教师越来越成为吸引人的职业,所以博士进入中学可能会越来越多。
除了数量问题以外,质量是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任何产业都会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基数越大,出现不合格产品的概率越高。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在急剧扩大,但是保证质量的机制却没有得到完善。由于招收博士的指标是由教育部门配给的,所以许多学校采取的是宁滥勿缺的机制,因为招生指标难得,所以即使考生的质量不尽如人意,但是也要优先完成招生指标,这造成一些缺乏学术研究潜质的学生进入了博士研究生学习。在培养阶段,一些博士生成为导师的课题组成员,忙于工作,忽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为了保证博士质量而制定的一些考核标准,比如发表论文数量,也使部分学生忙于写作供发表的论文,忽视深入的研究,那些缺乏学术研究潜质的博士在拿到学位以后,必然会向其他就业渠道分流,可以设想,未来的许多行业可能都会有博士们的进入。
许多博士转行可能也是被迫的。教育要服务于社会需求,许多大学都根据社会需求增减专业设置,但是对于博士教育来说,根据社会需求增减专业很困难,因为许多招生指标是根据博士点和导师的专业设计的,因此具有很强的惯性,供求方不可能根据社会需求快速调整专业结构,因此就会出现结构性的偏差,社会需要的培养不足,而大量培养的专业可能超出社会需求量。
当然,各个行业对高学历的需求也在增加,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不仅仅大学和科研院所需要博士,其他岗位也需要高学历的人,比如现在已经开始出现的博士农民,将来会越来越多。中学教师是一个更加需要知识的职业,将来中学可能会成为博士密集的职业之一。
但是并非所有博士都适合做中学教师,博士增加也并不意味着教师质量必然提高。
首先,博士经常并不“博”,而是“专”,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科的区分越具体,到了博士学习阶段,往往会集中在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而对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多,博士不“博”应该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对于中学生来说只有地理课,但到了大学就分成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等不同学科,而到了博士学习,只能集中于其中的一个部分,所以博士多出的那部分知识,并不一定可以直接服务于中学的教学。
其次,中学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但是传授知识需要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这在大部分博士培养中都是缺乏的。因此,要成为合格的教师,这些高学历的博士们还需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这需要他们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教师的需求,完善知识结构。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