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迎迎通讯员李鲲鹏
在青岛科技大学盛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找校长找市场”。该校坚持开放办学、市场主导,激励教师聚焦社会需求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发展战略,依托化工、橡胶等传统优势特色学科,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融合、协同创新实践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让科研成果更‘接地气’。”12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放水养鱼”,构建成果转化生态
青岛科技大学探索将科技成果“植入”企业,形成了“鼓励教师推出成果—带土移植—注册学科性公司—转化成果创造效益—教师股权激励—技术再创新再升级”的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
“鼓励校办企业改制、教师创办公司,让从事技术兼职的老师既能拿学校工资,又能享受公司待遇。‘放水养鱼’的新模式点燃了广大师生的创业热情,也为青岛科技大学日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李兴伟说。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袁仲雪通过灵活的政策运用,在原校办企业基础上,于2000年成立了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6年后,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青岛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如今,该公司已是全球轮胎装备制造业中产品链最完整的公司,成为橡胶机械行业的引领者。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科技大学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9家,校友担任董事长的上市企业34家,孵化了300余家科技创新企业,为山东省创造了超过1100亿元产值。
破除围墙,主动融入产业发展
青岛科技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一方面立足校内“放水养鱼”;另一方面,面向校外,破除围墙,联合政府、企业、行业,主动融入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成果转化生态。
前不久,青岛科技大学与山东省枣庄市举行校地融合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大会,包括山东橡胶产业创新研究院项目在内的1.1亿元科技转化项目落地枣庄。
成果转化签下大单,离不开青岛科技大学枣庄融合创新发展中心的推动。自今年初建成运行以来,该中心在推进重大科技项目联合申报、毕业生人才招聘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与实践。
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介绍,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精准对接地方和产业发展需求,与济宁、枣庄、德州共建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开展有组织科研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在促进校地融合的同时,该校也在积极对接企业需求,通过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实现从技术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
“学校先后建立了12个校企研发中心,以全产业链塑造的形式打破了高校、企业在不同轨道上的运行状态,通过讲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科学链故事,填补了源头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似近实远的距离。”陈克正说。
创新机制,校长带着找市场
在青岛科技大学,校领导带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常态。该校每年定期召集优势学科科研精英,组成科技“博士行”“教授团”等,由校长带队找市场,深入企业举行成果发布会,了解企业技术需求,签订科技攻关合同。
2020年,陈克正带队去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制药”)考察时,向企业推介了该校教授朱兆友的项目,促成了千万元的科研成果转换大单。
朱兆友创建的布洛芬清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支撑新华制药建成世界最大的布洛芬生产基地,将布洛芬产能由2700吨/年提升到10000吨/年,每年减排废弃物10000吨以上,近3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1.6亿元。
在一轮轮的产学研无缝对接过程中,青岛科技大学涌现出多位像朱兆友这样的科研人。他们从实验室走向车间,把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数据显示,2022年,青岛科技大学专利转让476件,位居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第5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