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高、落地难和伦理争议……“脑机”赛道枪响,想赢不容易

日期:12-10
脑机接口伦理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张思思

环球时报记者/赵觉珵

“脑机革命”已经到来了吗?技术狂人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近期在一场发布会上放出“大招”:该公司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通过脑机接口,一只猴子能够在它面前的屏幕上通过“意念”打字。马斯克预告,将在6个月后进行该技术的人体试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脑机接口行业正在兴起,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4亿美元,2021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3.9%。无论是硅谷巨头,还是中国科技公司,脑机概念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这条崭新的赛道。然而,门槛高、落地难和伦理争议等问题,让参赛者想赢并不容易。

2022年7月31日,杭州市民在全国首个脑机智能产业园区——西投启真脑机智能科创中心进行体验。(视觉中国)

2022年7月31日,杭州市民在全国首个脑机智能产业园区——西投启真脑机智能科创中心进行体验。(视觉中国)

中美企业都站上跑道

Neuralink由马斯克及科学家团队于2016年创立,致力于开发脑机接口——将人脑连接到能够破译神经信号的计算机,并进一步发掘商业潜能。按照马斯克的说法,Neuralink的设备可以实现“超人认知”,使瘫痪的人实现用自己的思想操作智能手机或机器人肢体,并“解决”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

Neuralink并不是唯一一家尝试使用脑机接口进行商业创新的公司,一些硅谷科技巨头也将目光瞄准这条新赛道。押注元宇宙的Meta公司已经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展脑机接口技术研究。不少美国公司也在该领域跃跃欲试。今年7月,Neuralink的竞争对手Synchron在美国首次将其设备植入患者体内,Synchron于2021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始对永久植入的脑机接口进行临床试验。据美媒报道,在2021年完成千万级美元融资的脑机接口技术提供商Synchron有望在明年将其脑机接口系统推向市场,或成为史上第一个正式投入商用的脑机接口系统。

在中国,包括华为、盛大、科大讯飞在内的企业也已经在脑机接口领域布局。今年1月,盛大网络创始人陈天桥宣布投资国内的脑机接口技术初创企业脑虎科技。近日,华为与天津大学公开了一项名为“人机交互方法、人机交互装置及存储介质”的新专利受到关注,该专利被认为是一项脑机接口技术,并且有望率先应用于华为智能驾驶业务。此外,科大讯飞已经与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开展相关合作,并在上海成立了科大讯飞(上海)人工智能及脑科学研究院。

应用场景将不止医疗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疗和康复将是脑机接口技术最有潜力、也最有希望率先落地的行业。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医学应用是脑机接口最直接、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脑机接口有望率先应用于医疗健康产业。目前来看,针对这一方向的技术研发密集,已经开展实验室测试,将主要用于康复、保健和疾病治疗。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公布的《脑机接口标准化白皮书2021》显示,目前下游医疗保健领域占比62%,其次为疾病治疗。今年9月,脑虎科技曾发布一款集成式颅顶半植入医用级脑机接口产品。脑虎科技创始人、CEO彭雷当时介绍称,相关产品明确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医学价值,可针对明确的适应症如渐冻症、高位截瘫、失明等。

除了医疗领域外,随着元宇宙概念的逐渐兴起,脑机接口未来可能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展。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是新一代人机交互和人机混合智能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医疗、机械、娱乐、教育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与商业化落地,将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近日,中国信通院正式发布《脑机接口总体愿景与关键技术研究报告(2022年)》。这份报告预测,神经重塑、神经替代、神经调控脑机接口技术将拥有数十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报告提到,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应用在医疗领域,最有可能率先落地并带来市场收益的是神经替代、神经调控相关技术和产品。非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可应用在更广泛的生活生产领域,未来将逐步在康复训练、教育娱乐、智能生活、生产制造等众多方面为人类带来福祉。

对于这一新兴领域,国信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目前全球提供脑机接口产品和业务的公司有200余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不过,前瞻产业研究院今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内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

前瞻产业研究院称,依据企业的注册资本划分,注册资本大于1亿元的中国脑机接口企业仅强脑科技一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有华南脑控、念通智能、博睿康科技、术理创新等6家,其余企业注册资本均在1000万元以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目前中国代表性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均布局非侵入性脑机接口产品,只有脑虎科技、博睿康科技等少数几家企业进行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的研究。

大规模商业化至少等十年?

尽管被国内外企业视为新的风口,但脑机接口如何商用落地仍处于“概念热,应用冷”的阶段。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尽管脑机接口技术的前景广阔,但技术本身尚不成熟,法律、伦理等各方面的配套也并不完善。Neuralink的实验过程就引发不少争议,目前已经因涉嫌违反动物福利法而遭到美国联邦机构调查。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脑机接口技术距离成本可控的商业化应用仍需较长时间。王鹏认为,首先,目前科学家们掌握的技术还不能实现可控的信号双向交互。其次,涉及人体实验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仍有待解决。此外,虽然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在实验室中有应用场景和成果,但过高的成本限制了大规模应用。

邓之东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脑机接口的应用困难涉及脑机接口设备、脑电采集、无线通信、信号处理、存储介质、交互系统、芯片算法等诸多环节。其中,芯片和算法是技术难点,脑信号的模拟和“写入”机制尚不明确,交互设备尚未实现标准化量产,交互方法不成体系。

郭涛认为,脑机接口相关技术尚处于早期的孕育孵化阶段,存在核心技术不成熟、应用场景落地难度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大规模商业化至少还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央视曝光天价疏通马桶骗局:售价400元的马桶疏通剂成本仅4块 王传福:比亚迪今年以来在深圳实现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