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芯难求,一天一个价,一路狂涨;
如今,有芯片价格只有最高时的十分之一
部分芯片价格近期“雪崩”,搅得芯片业一阵唏嘘。
意法半导体(ST)的两款芯片成了媒体报道中的“代表”,其中一款芯片最高位涨至3500元,如今下滑至600元左右,另一款约从200元降至20元,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
霎时间,“多款芯片价格雪崩”这个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来了无数吃瓜群众的围观。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缺芯”的报道铺天盖地,芯片短缺的问题几乎成为了各行业的最大焦虑。芯片缺货严重,一芯难求,一天一个价,一路飙涨。
芯片暴跌背后的一大原因,是手机和PC出货量的暴跌,以及囤货带来的库存高企。2022年以来,消费电子市场持续萎靡,智能手机、PC、平板等电子产品出货量一路走低,最终传导至芯片供应链,引发芯片砍单潮。
近期芯片价格虽然出现了暴跌,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降价”,而更多是芯片价格疯狂上涨后的一个理性回落。
上述报道中“跳楼机”般的行情,看似惊心动魄,但在资深芯片行业人士眼里看来不过如此。因为,涨起来有多疯狂,跌起来就有多惨烈。
尽管目前芯片价格降幅巨大,但大多数芯片的价格仍比2020年爆发芯片供需危机时的常态价格要高。上文提到的两块意法半导体芯片,降价到600元左右的那块,2020年的报价低于10元,另一块价格虽已跌至20元,但其常态价格只会更低。常态价指的是市场行情平稳,供需平衡的一种价格状态。
众所周知,芯片产业是一个天然的周期性行业。从2021年的暴涨行情来看,从早期个位数的价格暴涨至200元,如今跌落至20元的价格,起伏间是下游需求一段时间由盛转衰的写照,而多数成熟制程下的通用芯片也经历了一个从紧缺到缓解的周期。
当前的芯片价格下跌,也符合半导体行业周期规律。一般而言,半导体产业会在繁荣发展与严重衰退之间循环往复,通常的循环周期是4年,一个完整的芯片周期一般包括:需求爆发、缺货涨价、投资扩产、逐渐释放产能、需求萎缩、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七个阶段。
从2019年开始进入繁荣周期开始,半导体行业上一轮繁荣周期已经持续了三年,今年年初开始,半导体行业就已出现需求萎缩的迹象。
今年6月,投行Jefferies Group的一份报告认为,鉴于此前全行业缺芯、重复下单和过热的扩大生产投资,加上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和高通胀导致的需求放缓,“半导体行业可能会在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年初遭遇行业低迷期。”
很明显,从2022年开始,芯片进入了下行周期,当然现在还只是下行,远不是谷底,那么谷底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会跌到什么程度?
近日知名分析机构Future Horizons出具了一份数据,表示在2023年,也就是明年可能会跌至谷底,相比于2022年,市场将下降近四分之一(25%)。而25%的下降,也是半导体产业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最大的衰退。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学东■图片:廖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