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七十二变,是车企异想天开还是极度内卷?

日期:06-13
智能汽车何小鹏马斯克

汽车产业的边界逐渐模糊,汽车产品不再是一座孤岛,整个产业链也发生了重构。

随着黑科技入侵汽车领域,未来汽车还只是四个轮子的代步工具吗?当前,为了在智能化方面展开差异化竞争,有的车企在造卫星,有的车企在造汽车机器人,有的车企在造飞行汽车……

电动车的竞争焦点已从过去的电动化阶段逐渐变成智能化,许多企业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同时,大胆尝试各种新技术赋能。一旦解放人类双手,汽车将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看来,智能汽车正在颠覆功能汽车。它比智能手机颠覆功能手机的影响范围更大,对经济社会的改变更加深刻。这次汽车革命不是孤立进行的,与它并行和衔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支撑这场汽车革命的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与汽车变革交融和互动,为未来汽车的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丰富的使用场景。

陈清泰认为,要把未来汽车放在一个更大的范畴,以更加广阔的视野评估它的发展前景,部署它的未来,才能把握前进的方向。

何小鹏想让智能汽车飞起来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坚信智能汽车将在低空飞起来,而不仅是在地上跑。他每隔一两周就会跑到小鹏汇天了解飞行汽车的各方进展。

2020年7月,何小鹏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控股汇天,小鹏汇天正式成立,何小鹏兼任小鹏汇天董事长。不到两年时间里,小鹏汇天的员工由20人左右扩充到700人,预计今年底达到1000人。

上周,何小鹏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飞行和汽车的耦合难度很高,但是中国有着非常不错的飞机、汽车和智能的研发人员,当前的技术会有一个拐点效应,让汽车真正地飞起来。

另辟蹊径开拓“路空两栖”交通工具极具挑战性,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曾经从低空中摔下来多次,甚至差点搭上性命。为了体验黑猫警长骑着飞行摩托或哈利波特骑着飞行扫把在空中飞的感觉,他从2013年开始打造飞行摩托,个人前后砸入了2000多万,一度负债累累,还因此曾被列为失信执行人。

“2018年那次试飞前夕,恰好是母亲70岁大寿,我专门回常德给母亲祝寿,自己心里还是会担心三天后的试飞万一出现意外。其实,我也怕死。”赵德力如是说。幸好,此次首飞成功,赵德力所坚持的梦想被越来越多人看到,这其中包括何小鹏。何小鹏认为,智能汽车一旦能飞起来,则如虎添翼。在赵德力看来,能开、能飞的汽车市场规模会比垂直起降飞行器更大,而且有了何小鹏以及小鹏汽车等方面资金注入,他不再为资金捉襟见肘发愁而能够更专注飞行方面的研发。两人一拍即合。

2021年 10月,小鹏汇天完成了 5亿美元 A轮融资,投资方中很多是小鹏汽车的股东。随着资金和研发人员增加,小鹏汇天步伐加快,结合第四代产品旅航者X1的核心技术以及小鹏汽车P7设计基因,已推出第五代产品旅航者X2。这款迭代的飞行汽车含电池560公斤,可搭载两位乘客,最大载重200公斤。

智能汽车七十二变,是车企异想天开还是极度内卷?

目前,小鹏汇天正在研发第六代飞行汽车。按设想,这是一款真正可以在路上开也能天上飞的飞行汽车,它的尺寸与常规汽车大小相当,能够在开放道路上自由驾驶。采取“路空一体”的构型设计的它,还可以通过折叠变形系统,切换为飞行模式,在法规、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垂直起降,跨越河流、障碍、拥堵路段等,满足人们短距离低空的需求。现阶段的产品,研发方向依然以汽车属性为主,计划有90%左右时间在路面上开,有10%时间可以在天上飞;从长远来看,随着飞行汽车续航时间和里程持续增加,飞行场景增多以及飞行便利性提高,再加上用户的使用门槛和成本降低,飞行汽车或许会有90%时间在天上飞,10%时间在地面进行短距离移动。届时,飞行汽车可以实现门对门、端对端,全程无人监管、自动驾驶的3D出行场景。

赵德力谈到,小鹏汇天已与宁德时代在共同开发飞行汽车的动力电池,正是国内电池、电机以及电控等零部件以及智能汽车快速发展,也将对飞行器的智能网联化进行快速赋能。按计划,小鹏汇天2024年将实现第六代飞行汽车量产交付。

我国政策支持飞行汽车发展。其中,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今年1月24日联合发布的《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提到:“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

目前,全球参与飞行汽车市场的玩家主要有四类:波音、空客、贝尔直升机等传统的航空制造商,奥迪、丰田、戴姆勒、吉利等传统汽车厂商,大疆创新、亿航智能等无人机企业,以及lilium、Archer、小鹏汇天等新兴创业公司。

据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公司2022年2月发布的《关于亚太地区先进空中交通(AAM)市场潜力》等行业研究报告的预测,亚太地区国家将在2030年之前实施先进空中交通(AAM)服务, 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近10万辆飞行汽车用作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航空,仅亚太地区的AAM服务收入可达369亿美元。

飞行汽车前景被一些企业看好,不过,作为完全颠覆原有出行方式的全新物种,飞行汽车尚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迭代。当下,专门研发研究飞行汽车的企业依然较少,虽然已经有投入商业应用的超低空飞行器,但其价格动辄数百万美元,而飞行汽车市场才刚起步,相关政策法规尚未建立健全,与汽车不同,空中交通需要更精密的规划和更严格的管控,商业化尚需时日。

此外,飞行汽车在技术、产品等方面也存在种种难题待解。小鹏汇天方面称,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马斯克、李书福爱“上天”

不只是何小鹏盯上空域,特斯拉CEO马斯克以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也早已行动,但各自进攻的方向有所不同。

今年6月初,“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吉利成为了国内首个成功发射卫星的车企。

而早在2018年,特斯拉CEO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两颗实验卫星已成功“上天”,并开展对地面通信测试。

同年,吉利战略投资了航天科技公司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空道宇”),正式开始搭建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该系统可提供遥感AI服务、高精定位、天基遥感通信服务等。

这与马斯克提的“星链”计划相似,都是打造“卫星互联网”,即空中基站。不过,从目前来看,李书福和马斯克在争夺“领空权”后,要打造的应用重点有所不同。

吉利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吉利涉足卫星、芯片、手机等业务均是以汽车为核心,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汽车业务开展,最终是为了做强科技生态圈,打造汽车核心竞争力。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布局其实更看重的是其所能提供的厘米级高精定位,以及高精定位对智能驾驶领域的赋能作用。

智能汽车七十二变,是车企异想天开还是极度内卷?

记者从吉利方面获悉,在天地一体化高精定位服务方面,领克携手时空道宇已完成两次高精定位全国路测,测试表明,高精定位服务实现精度达到厘米级,满足未来智能驾驶对高精定位的需求,通过定位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配合高精地图,可实现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的精准落地。

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可实现路线的精准规划,助力车辆云管理、车路协同、智能驾驶、自动泊车等智慧出行的各项应用。在智能驾驶领域,用户可以通过车载终端获取实时高精度定位,以及更高精度的道路特征,包括斑马线、路标、3D建筑模型、交通信号灯等,可以助力智能驾驶的感知、决策、控制。

“未来汽车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超级智能移动终端’,航天产业和汽车产业的大规模融合,将带来商业应用场景的深远变革。”吉利方面表示,也将全面提升吉利旗下极氪、领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品牌的用户智能出行体验,

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则较少提及对特斯拉的协同作用,而是聚焦在全球覆盖、低成本的通讯服务。“星链”的设计初衷是针对偏远地区、远洋舰船、航空器等地面基站尚未覆盖的地区。去年9月,马斯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希望“星链”从全球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蛋糕中分得一块,从而利用增加的利润为SpaceX提供更多资金,为下一代火箭提供一个收入来源。

目前,“星链”所公开与特斯拉的合作是在超级充电站上。去年底,特斯拉开始为其超级充电站部署“星链”卫星互联网系统,该动作可以替补现有网络连接,为充电的车主提供网络服务,也可以帮助特斯拉在更偏远地区部署超级充电站。

一位商用航天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特斯拉和SpaceX卫星的融合主要还是集中在上游,双方在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上有一定协同作用,至于“星链”下游如何应用其实都是发展着看,未来一切皆有可能,不排除会在汽车上进行大规模应用。

截至今年5月中旬,SpaceX已经累计发射2500余颗“星链”卫星,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马斯克表示,在2027年前,原计划的1.2万颗卫星将增至4.2万颗,将地球外围打造全域的“星链”网络。

吉利方面暂未公布具体卫星规划数量,仅表示由吉利测绘采集的高精地图将在2023年覆盖全国;2026年前,吉利布局的卫星将实现“全球无盲区”的通信及厘米级高精定位覆盖。届时,吉利搭建的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将主要在智能驾驶、智慧物流、定制化遥感服务等领域进行商业应用。

汽车产业边界逐渐模糊

汽车产业进入百年一遇的变革期,随着技术创新提速以及大量资金涌入,智能汽车正在颠覆功能汽车,不断与其他产业加快融合。

“智能化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变化,让原本由硬件主导的汽车产品发生本质变化,软硬件共同定义汽车开始成为行业共识。在这一巨变中,汽车产业的边界逐渐模糊,汽车产品不再是一座孤岛,整个产业链也发生了重构。”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

产业变革之下,汽车企业和科技企业正向对方的“自留地”发起冲击,而面对不确定的风险以及未卜的前途,不少企业又纷纷跨界结盟前行。

李书福除了造车、造卫星,还在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一起造汽车机器人。李书福曾公开表示,他心目中的汽车就是一个机器人,能够自己驾驶、维修、加油、充电等,可以成为人的秘书和保安,是非常智能化的。而这与李彦宏对汽车机器人定义不谋而合。去年3月,百度与吉利联合投资成立集度汽车。今年6月8日,集度汽车首款汽车机器人量产概念车ROBO-01揭开面纱。

集度汽车CEO夏一平认为:“智能汽车3.0时代就是汽车机器人的时代,时代变革起点是汽车‘驾驶权’由人类向AI转移,AI驱动汽车进化。”

换言之,汽车机器人的基础是高阶自动驾驶的落地。

“随着智能化的深入,汽车将越来越少需要人的干涉,车辆将会拥有自主思考的能力,甚至能够预判乘客的需求。”上海某自动驾驶公司开发工程师顾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但这些的前提都是自动驾驶的落地,汽车的属性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汽车想要实现诸如第三空间、第二起居室甚至是机器人的概念,基础在于自动驾驶的实现,将人从驾驶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近10年来,汽车的动力系统、形态、交互方式已发生巨变,但目前汽车的属性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汽车要变成机器人,起码需要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顾康如是说。

当下,尽管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层出不穷,但受制于法规和技术水平,自动驾驶距离普及仍有较大的距离。

未来汽车从梦想变成现实之难

电动车正加快蚕食燃油车市场,但越来越多车企并非仅关注电机、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以及电动车本身,而是加快拓展汽车边界,从长远布局,将二维交通体系升级到三维交通体系。

“从自动驾驶、线控等,汽车正在复制过去数十年里航空业所走过的道路,但是到现在飞机还是没有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和天空相比,陆地的交通更加复杂。”一位辅助驾驶系统公司投资人告诉记者。

自动驾驶何时能够真正落地,目前在业内仍存在巨大的分歧。不仅是技术发展依然存在瓶颈,还有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权责归属等问题也非常复杂。

顾康认为,在自动驾驶这一大基础尚未明朗之前,“汽车机器人”更多是一个概念,甚至是一个噱头。

同样是建立在自动驾驶基础上的飞行汽车,从梦想变成现实的难度,与“汽车机器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空中和地面自动驾驶各有各的难度,路面有各种障碍物,路况非常复杂,而空中自动驾驶则要求探测更远的距离,对安全要求更高。两者叠加在一起,飞行汽车的自动驾驶难度将几何级增加。

在小鹏汇天员工中,来自汽车行业的占45%左右,来自航空行业的占20%。一位从航空行业跳槽到小鹏汇天的技术研发相关负责人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航空人与汽车人在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分歧,磨合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航空领域产品迭代变革比较慢,一位航空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往往也就是经历飞机产品一两次迭代,而汽车领域迭代速度快太多,而且在设计过程中要更多兼顾空间、重量、成本等因素,例如重量是按“克”为单位来计算,并不能直接将在航空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搬到飞行汽车上。

跨界融合是一大挑战。小鹏汽车则曾经历过汽车人与互联网人融合的阵痛。互联网行业速度讲究快,将产品尽快推向市场,通过用户的广泛参与,不断修改产品,进而实现产品软硬件快速迭代。而在传统汽车行业,以往一款新车换代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虽然通过不断摸索,小鹏汽车才逐渐在互联网思维与汽车制造中找到平衡点,但小鹏汇天如今面临着将飞机、汽车以及互联网技术三者融合,这难度系数更高。

目前,小鹏汇天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比如高功率密度且稳定可靠的电机技术、能量密度高且安全性高的动力电池技术、空中自动驾驶技术、轻量化技术、气动技术等,但最大的挑战是航空技术与智能电动化汽车技术的耦合,这不仅是技术挑战,还是公司经营管理以及体系等方面的挑战。

智能汽车七十二变,是车企异想天开还是极度内卷?

除了要攻克这些难题,飞行汽车发展不确定性还包括政策层面。目前对于飞行汽车这一新兴领域来说,国内没有一套现有的专门法规适用。因此,相关企业在飞行汽车探索的路程中,需要同步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包括飞行汽车的适航审定依据、运行规则等。此外,低空空域开放时间表、低空空管系统搭建的速度也是产品使用场景扩展的主要挑战。

关于汽车创新与融合,何小鹏谈到,汽车跟大家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在汽车领域谈创新,有很好的想法之后一定要把汽车做好,不管汽车行业怎么发展,汽车的本质短时间内很难更改。企业创新,除了要有创新的想法,还要有创新的基因、足够的资本和耐心,小鹏汽车仅今年在生态和汽车体系里的研发费用已达到80亿元人民币,特斯拉、华为的研发费用动辄都是70~80亿美金。此外,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忍受长时间的寂寞和很多人的嘲笑,因此创新需要勇气。

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中花了17年才实现扭亏为盈。而2014年成立的小鹏汽车至今尚未能实现盈利。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扩大至17亿元。小鹏汽车解释称,这是新车型开发、研发人员增加导致研发开支同比翻番所致。

在如今智能汽车的体系中,研发的时间、强度、投入很重要。在智能化的下半场,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市场将更加错综复杂。丰田为了尽快撬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计划在Bz4X纯电动新车上搭载异形方向盘和线性转型系统的OMG(One Motion Grip)驾控套装的版本,不过,当前在预售的Bz4X纯电动新车仅有圆形方向盘版本,异形方向盘版本能否通过相关法规审批还是未知数。仅是汽车本身的创新都不容易,跨界则更难。比亚迪曾尝试打造过云轨、云巴等立体智能交通系统,早在2016年推出累计投入50亿打造的云轨,并计划让无人驾驶技术先搭载在云轨上,然后再导入电动汽车中。然而,几年过去,由于项目审批以及商业化等问题,云轨项目进展不尽如人意。

如果智能汽车L4、L5级高阶自动驾驶将来落地,就要先通过安全、成本、智能化零部件高度集成、数据化、智能驾驶快速全场景化以及相关政策等一个个关卡。在高阶自动驾驶尚未突破之前,智能汽车朝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方向落地更是困难重重。

一些传统车企欲守正出奇,一些造车新势力欲出其不意。创新路上布满荆棘,没有哪家企业能够轻易成功,但总有勇者在披荆斩棘。

马斯克:加速右舵Model Y生产加速进行中 没想到需求会这么高! 京东方A:2022年一季度柔性AMOLED产品出货量同比增近5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