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华为
记者/陆柯言
华为变“小”了。
根据华为今日公布的2021年年报,其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元,同比下滑28.6%。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2815亿元,同比下滑4%;企业业务收入1024亿元,同比微增2%;消费者业务收入2434亿元,同比下滑46%。
制裁、疫情和国内5G需求放缓这三重影响下,华为营收从一路猛增到倒退。除了企业业务之外,华为各大业务板块收入都有所收缩,而受芯片供应影响最严重的消费者业务则成为重灾区。
华为一直在想尽办法求生存。正如华为CFO孟晚舟所说,尽管整体规模变小,但华为通过处置部分业务和成本控制的手段,仍然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2021年,华为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大增75%。
华为究竟是如何活下来的?
断臂求生
对于营收下滑近三成,利润却猛增七成,华为在财报中解释称,净利的增加主要由于出售部分业务的收益、经营质量的改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华为所提及的业务出售,包括2020年出售的荣耀全部资产,以及x86服务器等受芯片断供影响难以持续的业务。这意味着,这部分突增的利润可能难以持续。
华为并未公布出售上述资产的价格,但财报显示,2021年华为处置子公司及业务的净收益为574.31亿元,而2020年该项收益仅有5.92亿元。
对此,华为在财报中表示,2021年,荣耀业务的相关资产与负债完成交割,但荣耀的收购方深圳智信将分期支付对价,最终可获得的对价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剔除掉这部分收益后,华为2021年的净利润为562.69亿元,同比下滑12.8%。不过,据此计算,华为2021年的净利润率为8.8%,相比去年仍然提升了1.6个百分点。
这得益于华为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孟晚舟表示,背后有两重原因:第一,通过销售结构调整、供应计划管理提升销售毛利率;第二,通过数字化运营提升内部作业化效率,整体销售、管理费用下降明显。
当被问及是否裁员时,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人才、科研投入和创新,是华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无论什么情况下,华为都会持续加大对人才的吸纳。过去两年,华为招聘应届毕业生2.6万人,其中超过300名是天才少年。2022年,华为仍计划招聘超过1万名应届生。
寻找增量
制裁对华为的影响仍在持续,这意味着华为仍然需要想尽办法来“求生存”。
在消费者业务中,受到芯片供应限制的手机、PC及平板的销售收入均有下滑,但对制程要求稍低的可穿戴产品和智慧屏则出现了超过30%的增长。
一个好的进展是,华为已经为芯片供应问题找到了一种解法。郭平表示,华为正在通过软件和系统重构来延伸芯片的可用性,比如用面积、堆叠方式换性能,用不那么先进的工艺保障未来产品的竞争力。
一位华为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这种方式对To B产品是有效的,比如基站、服务器芯片,但在手机上则较难替代。郭平也表示,华为To B业务的芯片目前供应稳定。
正是由于受制裁影响较小,华为To B业务的增长也较为可观。据了解,华为数字能源和云业务的增长均超过了30%,其中云业务收入201亿元。
为了激发To B业务的潜力,华为还先后成立了五大军团、十大预备军团,覆盖煤矿、智慧公路、海关和港口、智能光伏以及数据中心能源等领域,用更高效的组织手段来多备“粮食”。
根据华为此前设定的计划,智能光伏军团2022年的目标营收200亿元,利润40亿元,2023年目标营收300亿元,利润60亿元;数字能源军团2022年目标营收150亿元,利润30亿元,2023年目标营收225亿元,利润45亿元,目标营收增长率高达50%。
而消费者业务这边,华为也开始与赛力斯、长安汽车、北汽、广汽四家车企联合造车,开始在智能汽车领域寻找新的收入增量。华为内部人士透露,消费者业务对2022年将要推出的问界M5销量很有信心。
最后,孟晚舟还在发布会上强调,华为利润的多少不影响研发投入。过去10年华为的累计研发投入接近8500亿元,2021年研发投入为1427亿元,仍在快速增长,表明公司仍有充足的现金流保障未来的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