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社评】缺失统一标准,新兴行业何以成长壮大?
本报评论员杜鑫
新兴行业尽快制定自己的行业标准,这既是行业技术能力的体现,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解决“有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是新兴行业的必答题。而行业标准如何落地、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对标国际,则将影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据3月21日《工人日报》报道,一辆新能源汽车竟有3套续航标准。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至少有3套续航标准,每套标准的测试方法都不同,不同标准下的续航里程甚至相差超过100公里。有的车企对不同车辆的里程标注采用不同的标准;有的车企宣传用一套标准,实车用另一套标准。车主很难弄清楚每套标准的区别,容易产生续航误判。
行业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之一。世界发达国家都将标准化作为战略工具,制定、实施标准化战略,并高度重视国际标准的制定。有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标准,是衡量行业成熟与否的标志。以公众熟知的瓶装水为例,我国瓶装水市场一度概念横飞、名目繁多,自2015年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规定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命名包装饮用水之后,瓶装水“花名”乱象得到遏制,市场趋于规范。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标准化改革,相继颁布实施了标准化法、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措施,建立了1300多个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截至2021年,我国已发布国家标准4万多项、行业标准7.6万多项、地方标准5.3万多项,团体标准约3万项。
现实当中,一些行业发展初期往往会有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产品标准多是企业自说自话。我国新能源汽车年累计销量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行业正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但同诸多新兴行业一样,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受到缺乏统一标准的掣肘。
在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化建设的情况下,快速走红的新兴行业某种程度上如同建立在海市蜃楼上。行业标准的缺失会导致市场鱼龙混杂甚至恶性竞争,同时不利于行业协同、整合、壮大。比如,冷链行业涉及车辆、制冷、食品、物流等多个产业,如果各用各的标准,整个产业链就无法对接。不仅如此,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还会导致监管部门缺乏有力抓手,不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
新兴行业的成长离不开行业标准的指引和规范,这是行业步入正轨的基础。国内外相关案例也一再提示我们,新兴行业要想逐渐走向成熟,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各企业不能各说各的“方言”,应确立统一标准,以行业标准引导企业更加自律,推动行业的协同发展。
新兴行业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往往会面临多种问题。在标准申请环节,行业标准一般由相应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而新兴行业往往有跨领域、链条长的特点,要找到相应的主管部门并不容易,可能会出现归口不明确、无人受理申请的问题;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新兴行业新技术的迭代升级速度快,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要对未来新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预判,避免出现行业标准中技术先进性不够,或者修改、调整跟不上技术更新速度的情况;在标准制定后,要考虑能否执行到位的问题,如果一些标准制定得非常严格,但缺乏被广泛认可的检测方法,则可能导致标准被束之高阁。
有关部门不妨组织相关行业机构、企业、专家,借鉴国际经验,加强新兴行业基础研究,摸清行业规律,多倾听企业声音,多了解公众诉求,让行业标准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标准强则行业强。新兴行业尽快制定自己的行业标准,这既是行业技术能力的体现,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解决有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是新兴行业的必答题。而行业标准如何落地、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对标国际,则将影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