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价一年涨10倍监管层部署引导价格回归理性

日期:03-21
锂电池新能源汽车

作者:祝嫣然

今年以来,国内碳酸锂价格大幅飙涨。受原材料价格高企、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也掀起涨价潮。

工信部3月18日晚间发布消息称,为做好锂资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装备工业一司会同发改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分别于3月16日和17日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

会议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会议听取了重点企业生产、扩产和销售情况,分析了当前资源开发和扩大生产供给方面面临的瓶颈问题,针对近期出现的锂资源及锂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问题,围绕锂盐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生产消费情况、动力电池产业受影响情况、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等进行了充分交流。

锂是一种白色金属,作为自然界中电极电位最负的金属元素,为天生的电池材料,被视为未来的“白色石油”。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锂作为锂电池核心上游原材料而成为关注的焦点。

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称,世界锂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三国。我国锂矿主要从澳大利亚和阿根廷进口,对外依存度约七成,且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等市场需求的高增长,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升。

从2021年初的不足5万元/吨到目前超过50万元/吨,锂价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实现了十倍增长。数据显示,3月18日,国内碳酸锂价格报50.4万元/吨,较年初上涨73.8%,同比上涨479.3%。

机构分析,锂价疯涨根源在于供不应求。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上游资源开采周期长,跟不上下游锂电产业的扩产速度。但其中也存在出于投机目的采购囤积等炒作因素。

五矿证券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由于未来一年供应增量的来源地过于集中,而且有效供应的形成还须经过一段加工周期才能进入市场,但下游备货和采购却往往提前进行,加上中游电池、材料环节的产能扩张,产业链的采购需求在一定阶段将显著高于终端的装机需求。2020年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锂需求占比预计从36.5%升至64.4%;电池储能电站锂需求占比预计从5.3%增长至近两成。

上海有色网预计,2020年~2025年,全球锂资源释放速度加快,锂资源产量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1%,但这仍跟不上需求,同期锂资源需求增速预计在36%。

针对居高不下的锂价,工信部此前公开表示,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锂电企业负责人提出了建议或提案。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陈虹建议,对锂、钴等上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掌控,保证产业链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将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管理,设置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收购海外电池材料资源,以确保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安全。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交的《关于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国内锂资源保供稳价的提案》称,应加快国内锂资源勘探开发,保障供应链安全。同时应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提升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水平。

于清教表示,如果锂价持续走高,产业链多个环节成本承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受挤压。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企,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已掀起涨价潮。3月18日,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将对在售车型的价格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万元至2万元。更早之前,已有一批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哪吒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以及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沃尔沃和福特等外资品牌。

又有4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最高涨2.6万元 动力电池扩产进行时 铃木、福特等多家汽车厂家纷纷入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