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的2021年即将过去,2022年就要到来,又到了需要承前启后总结展望的时候。
中国经济的很多话题一直受到高度关注。比如,经济增速会在什么区间?会不会降准?基建大潮是否开启?物价上涨压力有多大?大宗商品涨价是否继续?房地产市场是否会有拐点?
在新的一年里,这些问题将会有怎样的答案?多位经济学家和多家研究机构都对此进行了分析预测。
1、经济增速会突破5.5%吗?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远征认为,2022年经济增长大概是前低后高的状况,“整个态势是回归潜在增长率,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大概是5.5%左右。所以预计明年增长大概在5.3%到5.5%之间。”
他希望这样的回归能在2023年稳定下来,为2035年全面建设现代化开一个好局。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也持类似看法。他认为,在2021年GDP增速目标为6%以上的背景下,2022年GDP增速预期目标大概率为5.5%左右。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的《走出疫情,稳字当头》报告给出的增速预测,区间跨度更大。该报告预测,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如果疫情防控得当,且各项政策调整到位,2022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在5.8%的较高增速。
报告认为,能否实现较为乐观的5.8%的增速预期,取决于疫情反弹是否得到有效抑制、市场主体活力能否有效释放,以及对碳减排的考核方式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大。“预计经济增速逐季回归至正常水平,并最终有望实现5.7%左右的增长,高于预期目标。”
2、还可能再次降准?
“全球的货币政策都在转向,”曹远征表示,各国货币政策抽紧变成大概率事件,“大概明年的宏观经济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曹远征表示,明年中国货币政策的特色,就是总体稳健,最终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及对某些弱势群体、弱势企业特别关照,“这样它既能保持货币政策不至于说大水漫灌、过度放水带来物价上涨压力,同时又能精准支持到需要的地方。”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的《走出疫情,稳字当头》报告认为,“中美的长短期利差都仍保持历史高位,这意味着2022年即便美元开启加息进程,我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有应对的空间。”
连平认为,美联储2022年加息提前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预计美联储可能在明年5-6月加息一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上调至0.25%-0.5%。“202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难以持续走强,可能在6.2-6.7之间呈现双向波动、宽幅震荡的运行态势。”
他补充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稳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增长的基调下,明年初多项政策利好国内经济基本面,这将支撑人民币韧性。但中美经济增速差收窄、中美货币政策走向背离、贸易顺差或将收窄及资本流入放缓等因素影响下,人民币面临阶段性的压力,尤其是在美联储加快货币政策收紧时美元指数偏强势,人民币或将重回与美元指数反向共振的局面。
关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走向,连平认为,2022年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精准,维持稳健偏松操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长率的基本匹配。
他预计,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半年仍有可能小幅降准一次,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有可能继续小幅下降。
3、物价上行压力有多大?
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出2022年稳增长的重点工作任务,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的《走出疫情,稳字当头》报告预计2022年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将更加积极,全年一般财政赤字率约为3%,专项债的发放也将更加积极。
报告认为,根据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新增专项债中近半数投资于交通、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剩余的专项债被用于卫生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项目、保障性住房、以及能源、物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将成为政府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工具,有力地支撑基础设施投资的触底反弹。
曹远征表示,财政政策要面向未来考虑,到2035年中国GDP要翻一番,中国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一些基本问题现在要开始布局安排。“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医疗、教育等等都变成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了,这是有民生性的基础设施,必须得政府提前考虑和提前投资。”
连平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有望提前至2022年上半年,预算赤字率可能在3.2%左右。
他谈到,保市场主体、保收入和保就业将作为积极财政政策跨周期调节的主要落脚点;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相关支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数量将小幅增长至3.8万亿—4.0万亿元;新的规模性减税降费政策有望在明年出台;注重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对于国内物价走势,植信投资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分析,2022年我国物价上行压力不容低估,CPI可能会“破三望四”。
报告分析,由于低基数叠加猪周期上行,CPI明年一季度后料将稳步回升,但PPI同比走弱对于核心CPI的拖累也会限制CPI过快上涨。预计明年PPI前高后低、CPI稳步回升前景下,“剪刀差”将于年中逆转。
该报告认为,由于供求关系改变和政策持续调控,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趋于下行,PPI或将走出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四季度可能出现负值。
4、2022年将成为“基建大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未来是否有一波基建大潮?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的《走出疫情,稳字当头》报告预测,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大概率会好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介于5.0%-8.0%,零售增速将介于5.5%-7.0%,进出口增速将介于10.0%-15.0%。
报告预计,在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企稳回升,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将升至8%,超过2019年5.4%的疫前水平。
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连平认为,在诸多政策利好因素的加持下,2022年有望成为中国的“基建大年”。
他谈到,一是信贷投放力度加大,项目审批适度放松。二是优质项目逐步增加。他预计,将重点投向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向。此外,还将聚焦促进区域和地区协调发展的短板领域和涉及重大民生的城市管网建设等。
连平还谈到,专项债发行具有“前置效应”。“从专项债发行到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有时间差,一般大约需要一到两个季度,这意味着2021年四季度专项债发行提速将在2022年的一季度逐步显现其效应。在专项债发行节奏前置的基础上,2022年全年基建投资都能有较好表现。”
他认为,“在基建投资提速、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修复态势的共同推动下,预计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
郑后成表示,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推断,2022年基建投资可能面临支撑,且全年大概率前高后低。综合多方面影响因素,他预计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较2021年上行,但大幅上行的概率较低。
5、房地产市场是否现拐点?
关于2022年的风险,多位经济学家都谈到房地产问题。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出现拐点?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走出疫情,稳字当头》报告指出,影响经济复苏的四个主要的潜在风险,除了疫情不确定性之外,还要注意金融市场风险累积、房地产可能的“硬着陆”等。
报告称,2022年房地产市场面临“硬着陆”风险,行业存在进一步分化的可能。“由于融资环境偏紧、社会预期下行、‘三道红线’与‘两集中’政策出台,今年下半年大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消费均降、量价齐跌,预计既防猛涨、又防暴跌的‘双向调控’有望成为未来的政策常态。”
连平预计,房地产市场可能由全面下行走向逐步企稳。他表示,房地产市场发展将凸显“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的新定位,可能呈现五方面的变化。包括:商品房销售放缓,2022年预收款增速从9%降至6.6%。土地市场呈现量跌价升的态势,预计2022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逾三成,土地成交价格同比大幅上涨。
他预计,新开工或将触底反弹,明年上半年新开工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而下半年新开工有望在开发贷边际改善的推动下有所回升。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约15.59万亿元,(名义)同比增长4.5%,两年平均增速降至5%。
“新的供求关系格局可能导致房价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预计明年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初房价将触底回升,全年新房同比下降1.5%左右,二手房房价与2021年基本持平。”连平表示。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考虑到2021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前高后低,叠加2022年下半年出口增速承压背景下房地产投资重要性凸显,预计2022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大概率前低后高,且全年增速不会太低。”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执行院长彭文生认为,目前稳经济、稳增长的难点有二:一是疫情,二是房地产和债务问题。既不希望债务形成系统性风险,也不希望房地产再形成新一轮的上行和泡沫。“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方面对债务风险比较担心,因此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投资者、居民对房地产都持谨慎态度。但如果各部门、各地区共同发力,也存在矫枉过正的可能。”
他预计,未来两三个月各部门、各地区的具体措施会逐步推出,涉及基础设施投资、绿色转型投资、减税降费等方面,以及结构导向的信贷政策、普惠金融、科技创新政策等。(新浪科技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