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与真相:小鹏汽车的“多事之秋”

日期:12-19
小鹏汽车智能汽车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作者|吴楠

主编|谷越

版式|九五

导读:凭借多年的人才储备、技术积累以及资本的保驾护航,小鹏汽车从品牌林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一路厮杀而出。在时代机遇来临时,小鹏更是凭借对智能化全栈式自研的深耕,站在了风口的前沿。不过,已然跻身中国造车新势力三甲的小鹏,如今却麻烦不断,先是在今年11月广州车展期间遭遇车主维权,随后又因涉嫌“公然骗补”一事引爆舆论,近期旗下门店又因违规采集用户人脸信息被处以罚款。运营、服务“事故”之外,小鹏汽车的品控问题也备受诟病。

过去几年,智能汽车市场如火如荼,前有传统车企积极入局,后有互联网巨头跨界参战,大批造车新势力贯穿其中。尽管已有参赛者淘汰出局,但群雄逐鹿的激战仍在继续。这个江湖,或许会和手机一样,最终仅有少数玩家分食蛋糕。

“全球未来会有5到10家主要的player(玩家),每一家的总收入可能都能达到一年3000亿美元甚至以上”,在12月1日新浪财经2021中国分析师大会上,小鹏汽车(09868.HK)创始人何小鹏给出了自己的猜想。

尽管没有明确地将小鹏汽车囊括其中,但在过去的2个月,小鹏汽车连续登顶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或已给了何小鹏跻身主要玩家阵营的底气。

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财熵制图

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财熵制图

而就在今年7月7日,小鹏汽车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成为三年内首例港、美“双重上市”的中概股,一时间赚足了市场的眼球。但在享受耀眼光环的同时,小鹏汽车的麻烦也接踵而来:先是在11月广州车展期间遭遇车主维权,随后又因旗下销售人员涉嫌拟造“阴阳合同”、骗取新能源补贴,以及违规采集用户信息等事件引爆舆论。

在一片喧嚣中,有人猜测,以上事件或许是“友商行为”,是小鹏汽车当上中国造车新势力老大的“代价”。但事实上,从早期依靠代工生产,到如今成为新能源车三甲,小鹏汽车这7年来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争议与质疑。

跨界造车首战告败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5年,诞生于造车新势力崛起的狂潮中。创始人何小鹏虽然有着UC优视联合创始人、前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等光环加身,但彼时的他却是汽车行业的新兵。

而跨界创业背后,总需要有一些契机推动。

第一把火,可以说是阿里点燃的。2014年,UC被阿里以4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00亿)的天价收购,作为创始人之一的何小鹏,财富瞬间暴涨。

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何小鹏,内心似乎更加“空虚”,他觉得自己急需找到一个新的使命、新的愿景来充实自我。彼时,恰逢特斯拉(NASDAQ:TSLA)宣布对外开放所有专利,感知到“汽车行业存在变革的时间机会窗口”的何小鹏,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

在阿里内部提议造车被拒之后,2014年,何小鹏选择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实现进军汽车行业的梦想。出身于广汽(601238.SH)的夏珩、何涛等人孵化的造车项目,成了何小鹏的投资对象,而这个项目,就是小鹏汽车的前身。

早期公司的名称叫做“橙子汽车”,阴差阳错下才改名成了“小鹏汽车”。2014-2017年,是小鹏汽车蓄势的阶段,时任阿里高管的何小鹏,在小鹏汽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幕后递送弹药和在局外摇旗呐喊”。真正转变角色,是在2017年。当时何小鹏的儿子刚刚出生不久,还在产房的何小鹏就接到了自己的好哥们,也是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打来的电话。

意识到汽车行业智能化风口即将到来的符绩勋,极力劝谏何小鹏全职加入造车。在他看来,只有何小鹏加入,小鹏汽车才有机会做大。

抱着儿子的何小鹏,被那通电话触动了——为了以后能够跟儿子说自己究竟干了什么大事、在怎样的地方战斗,何小鹏在2017年8月正式辞去阿里的工作,“连钱带人”投入到小鹏汽车当中。

何小鹏图源网络

何小鹏图源网络

如今看来,这更像是早已谋划好的一般。在何小鹏加入之前,小鹏汽车就已经做足了铺垫,比如2015年进行三电一屏等技术研发,2016年推出首款纯电动SUV——小鹏汽车BETA版,2017年建立广东肇庆生产基地、获得22亿A轮融资、与海马汽车(000572.SZ)合作代工生产、拿到工信部销售门票等。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股东风,就是何小鹏。

在出任小鹏汽车董事长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小鹏汽车首款“量产”车型DAVID 1.0便火速下线。在当时,这被视为互联网造车行业中,首个取得国家工信部产品公告并实现量产的“领军者”。

看似起点很高,但这次的量产,最终却因产品力不足被何小鹏叫停,继而沦为内部用车。“当这辆车下生产线时,站在两边的人都哭了。一边是汽车人哭了,因见证一辆车下线而感动。另一边是互联网人哭了,没想到这车会这么差。”这是小鹏团队跟何小鹏分享的故事。

何小鹏在品牌焕新发布会上演讲图源网络

何小鹏在品牌焕新发布会上演讲图源网络

严格来说,小鹏汽车的第一款量产车,算得上是无疾而终。但对于整个小鹏团队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拿到了在市场上竞争的入场券。

而此时,战斗才算正式开始。

“黑马”逆袭

2016年之前,小鹏汽车名不见经传,2017年推出的首款“量产”车型则令其崭露头角,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同时也因为摆脱了互联网“PPT造车”的阴影,而令外界对其充满期待。

但互联网出身的何小鹏,并没有真正摆脱互联网思维。

尽管在进入公司之前,何小鹏就倡导“慢就是快”的理念,所以才会在2017年初拿到公告后,又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精心打磨产品,直到2018年“双十二”才真正上线第一款智能纯电动汽车——小鹏G3 2019款。而这款汽车,直到2019年3月左右才开始大规模交付。

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将“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在造车上。在许多车友刚刚提车不久后,2019年7月10日,小鹏汽车便火速上线了2020款G3,这款产品相比起2019款,不仅在续航能力、电池配置、自动驾驶性能上都有较大的突破,部分车型补贴后售价甚至更低。

小鹏G3图源网络

小鹏G3图源网络

小鹏的本意或许是为了让产品尽善尽美,却不料引起了老用户的强烈不满。一场针对小鹏汽车的维权风波,瞬间在全国多地蔓延。无奈之下,7月12日何小鹏公开道歉,并给出换购享优惠的解决方案。尽管风波渐渐平息,但公司的品牌形象也在部分用户心中大打折扣。

2019款部分车主在小鹏汽车线下门店维权图源网络

2019款部分车主在小鹏汽车线下门店维权图源网络

除了自身面临的“口碑危机”,2019年3月,国家大幅下调了新能源汽车补贴,对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构成了严重冲击,加之当年蔚来(NYSE:NIO)汽车发生了ES8自燃、电池召回、股价暴跌、巨额亏损等事件,引发资本对造车新势力资金链和发展前景的质疑。负面舆论缠身的小鹏汽车亦未能幸免。

在何小鹏心中,2019年,或许是其造车路上所经历的“至暗时刻”。

2019年,何小鹏遭遇造车路上的“至暗时刻”图源网络

2019年,何小鹏遭遇造车路上的“至暗时刻”图源网络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19年,也算得上是何小鹏及小鹏汽车的“收获年”。

尽管没有完成年初4万台的交付量目标,但2019年,小鹏汽车还是凭借小鹏G3一款车型,以16608辆销量的成绩,成功跻身造车新势力前三行列。而在小鹏G3的整体销量中,C端用户占比达到了83%,成为造车新势力中C端用户占比最高的企业。

这或许是一个“好兆头”。进入到2020年的小鹏汽车,在高压之下迎来了更加迅猛的发展。

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要求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超出价格范围的产品则不予补贴。

几乎在同一时间,4月27日,小鹏汽车的首款轿车——P7正式上市。这款产品直接对标特斯拉的Model 3,并且改变了之前G3高性价比的打法。新车此次共推出8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2.99-34.99万元,接近之前G3的两倍。

小鹏P7图源网络

小鹏P7图源网络

尽管一上市就遇到了补贴下滑的打击、特斯拉Model 3降价的挤兑,以及涉嫌技术抄袭的质疑,但小鹏还是凭借着在B站(哔哩哔哩,09626.HK)的营销推广、一汽和蔚来等友商的助威呐喊、与特斯拉CEO马斯克的隔空叫嚣等方式将关注度拉满。

产品力方面,基于SEPA平台打造的P7,在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以及智能互联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令其口碑得到一定扭转。与此同时,小鹏在2020年3月收购广东福迪汽车后获得生产资质,自建的肇庆工厂也于2020年5月正式投产,公司顺利通过了产能爬坡,2020年全年共交付新车27041辆,同比增长112%。

也正是在2020年,小鹏汽车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继蔚来、理想(NASDAQ:LI)之后,中国第三家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得益于产品力的提升、稳妥的供应链和生产能力,小鹏P7在2021年的销量继续突飞猛进。9月,小鹏新车交付量首次破万,达到10412辆,其中,主力车型P7交付7512辆;10月,小鹏销量10138辆,同比激增233%,首次登上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的榜首;11月,小鹏再次刷新记录,交付量突破1.5万辆,其中P7交付7839辆。

从2014年的籍籍无名,到2021年成功超车跻身造车新势力老大之位,乍一看,小鹏汽车这匹黑马的逆势之路多少令人有些意外。但细究根源会发现,小鹏今日之成功,离不开时代的机遇、资本的驱动与自身的破局。

“鹏友圈”赋能

2014年,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激烈碰撞、政策与资本的强力驱动下,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前后,国内造车新势力多达60多家。

造车是一项十分烧钱的游戏。对于尚未能够实现自我造血能力的新势力车企而言,能否获得融资输血,往往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很幸运,在这一方面,何小鹏拥有独天得厚的优势。除了自带丰厚的家当之外,前UC创始人的身份,仿佛也为其融资之路开了外挂。

在何小鹏正式加入小鹏汽车之后,GGV纪源资本、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IDG资本、经纬资本、高瓴资本等多家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相继出资为其输血,就连小米集团(01810.HK)、富士康(工业富联,601138.SH)等产业巨头也成为其豪华“鹏友圈”的一员。

在2019年的那一场“寒冬”之中,何小鹏就是凭借与雷军的“交情”,获得来自小米集团的战投。加上老股东经纬中国与何小鹏个人的加码,累计4亿美元的C轮融资,给小鹏汽车带去了些许暖意。

何小鹏和雷军图源网络

何小鹏和雷军图源网络

但是光靠“鹏友圈”输血也不是办法,按何小鹏的话说,“造车不是一个烧钱的事儿,而是一个‘很烧钱’的事儿”。尽管G3上市之后令小鹏汽车有所回血,但2018-2019年,小鹏汽车的净亏损仍达到13.99亿元、36.92亿元,其毛利率也一直处于负值,被指“卖一辆亏一辆”。

面对新能源补贴滑坡与内部长期亏损的双重压力,小鹏汽车急需找到更多的输血渠道。而当下对新能源车赛道异常青睐的国际资本市场,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20年8月27日晚间,小鹏汽车团队正式敲响了纽交所的钟声。此次上市,小鹏汽车以114.2亿美元的发行估值以及17.2亿美元的融资规模,刷新了新能源车企的IPO纪录。一年之后,小鹏汽车又通过港交所募集了140亿港元。

当然,豪横如小鹏,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大战中生存下去,也得有真本事傍身,否则就有可能同贾跃亭的FF(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一样,沦为笑话。

FF汽车创始人贾跃亭图源网络

FF汽车创始人贾跃亭图源网络

2020年,对于许多车企而言,是继2019年至暗时刻后的又一凛冬。但对小鹏汽车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年初,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开启了智能汽车的黄金时代。

这,让诞生之际就给自己贴上智能化标签的小鹏汽车,赢在了起跑线上。回顾7年来的成长历程,从早期四处“高价挖人”,甚至不惜与特斯拉对簿公堂;到多年来在研发上大手笔投入,近三年(2018-2020年)公司累计研发费用超过48亿元;再到推出具备智能化能力的G3车型,小鹏汽车多年来在智能化全栈式自研上的深耕投入,让它站在了风口的前沿。

而真正带领小鹏冲刺的P7,被视为目前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智能化程度极高的电动车产品。ZAKER汽车高级编辑孟俊陶坦言:“身边买小鹏的都是被其炫酷的外形给吸引的,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再被它的智能征服。”孟俊陶同时也表示,小鹏的超充站布局得十分迅速且广泛,这一点,已经成为小鹏领先于许多造车新势力的优势所在。

顺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加速普及的风向,小鹏汽车交付量在今年不断创下新高,成功跻身行业前列。但在何小鹏看来,“姑且称之为进入了‘资格赛’”。

正如何小鹏所言,未来可能只有5-10家企业可以保持在头部。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小鹏汽车还将面临一场更为严峻的“淘汰赛”。

考验与野心

竞赛尚未开启,考验却先行而至。

12月8日,据荔枝新闻报道,小鹏汽车销售人员涉嫌拟造“阴阳合同”,通过做低售价骗取国家新能源补贴,且相关销售主管表示这种情况并非个案,一时间舆论哗然。

对此,小鹏汽车官方的回应是“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误会”,并解释是该门店店员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未清楚了解11月的相关促销政策,造成了客户的误解。但针对“阴阳合同”一事,小鹏汽车并未给出正面的回应。

关于小鹏是否存在骗补行为,舆论有争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骗补一事风险过大,小鹏汽车没有必要冒着停产的风险去谋取这点“蝇头小利”;但也有人认为,新能源车企“骗补风气”由来已久,且小鹏汽车在2019年也曾被用户怀疑“骗补”,可谓无风不起浪。

“骗补”风波还未平息,12月14日,小鹏汽车又因“6个月采集43万张人脸照片”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有人注意到,12月3日,小鹏汽车旗下门店因违规采集用户人脸数据、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上海监管部门处以10万元罚款。对此,小鹏汽车回应称,是由于对相关法律条款不熟悉,误采购并使用了违反了相关法律条款的第三方供应商(悠洛客)的产品。

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被罚详情图源网络

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被罚详情图源网络

而令小鹏汽车“头疼”的还有车主维权。在11月广州车展期间,曾有车主在小鹏汽车展台“维权”,最后被安保人员抬离现场。此事一度引发舆论关注。尽管小鹏方面回应,表示该当事人是因为被清出“小鹏车主群”心存不满,但也有媒体报道称,源头是该车主此前因“车载空调问题”多次投诉未果,才到车展现场维权。

广州车展期间,小鹏车主维权被安保抬离现场图源网络

广州车展期间,小鹏车主维权被安保抬离现场图源网络

事实上,小鹏汽车自2018年交付汽车以来,车主“维权事件”屡有发生。

除了早前因G3换代风波引发老用户退车事件,今年10月,小鹏汽车因芯片断供,延迟交付部分需要安装毫米波雷达的车型小鹏P5,并在10月26日推出了“先交车再交雷达”的新方案,由此引发了多位预定用户的不满。随后,64位小鹏P5预定车主联合发布“致何小鹏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显示,等待小鹏P5的交付让车主感到焦虑和困惑,而小鹏一方的敷衍态度与不专业行为更令他们失望。

除了运营、服务“事故”,小鹏汽车的品控问题也备受诟病。据不完全统计,经媒体报道过的小鹏汽车自燃事故多达十几起,旗下G3、P7车型皆有涉及。为此,2021年1月,小鹏召回了部分G3电动汽车。

小鹏G3的召回通知图源网络

小鹏G3的召回通知图源网络

此外,针对小鹏汽车动力中断、疑似断轴、刹车失灵、车内甲醛超标、软件故障不断等投诉亦时有发生。今年1月,小鹏P7更是因为减震异响、刹车异响等问题上了品牌投诉“黑名单”。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而在黑猫投诉网上,截至今年12月15日,针对小鹏汽车的投诉共有265条,其中大多涉及“欺诈消费者骗取定金”、“延迟交付”等问题。

图源黑猫投诉网

图源黑猫投诉网

三年前,何小鹏说过,“智能汽车基础在于制造,核心在于运营”。但无论是哪个环节,对于小鹏汽车来说,目前看来似乎都还有待改善。

要改善的或许还有公司的业绩。尽管小鹏汽车销量不断攀升,但财报显示,小鹏汽车今年前三季度分别亏损7.87亿元、11.94亿元、15.9亿元,亏损金额持续扩大。毛利率虽有所提升,但在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当中,排名却是垫底。

盈利还遥遥无期,而何小鹏又在玩另一项“更烧钱”的游戏——飞行汽车。在今年10月24日的“小鹏汽车科技日”上,何小鹏自信满满地宣布:“我们的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飞行汽车的量产。”

这一次,何小鹏玩得转吗?

盛世危言,对话王传福 月薪一万,我也用得起折叠屏手机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