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清清
如果说2020年AI独角兽正在加速步入资本市场,那么在2021年,AI企业的上市征途可谓多舛。
12月13日午间,商汤科技发布公告称,全球发售及上市将延迟,预期将刊发补充招股章程。同时商汤科技在公告中称,公司仍致力尽快完成全球发售与上市,此次所有申请股款将不计利息细数退还予所有申请人。
而此前,商汤科技原本预计在12月16日公布最终发售价、配售结果等信息,并于12月17日正式在港股挂牌交易,从而正式摘得首次IPO企业中的“AI第一股”桂冠。
商汤科技暂缓上市,导火索主要是“外部因素”。10日,美国财政部突然宣布,将商汤科技列入投资黑名单。当天正是商汤科技为其香港证交所挂牌上市定价的时间。
不过纵观商汤科技的其他“小伙伴”们,今年的上市路也颇多周折。今年8月和9月,云从科技、旷视科技在科创板分别提交注册,不过截至目前,两家企业迟迟没有上市结果。依图科技自今年6月底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之后,一直没有新的动作。
除了“AI四小龙”之外,今年上市折戟的AI企业名单还很长:云知声、云天励飞、格灵深瞳、海天瑞声、禾赛科技、优必选……对于AI独角兽们而言,2021没有上市梦。
上市“闭门羹”
对于人工智能行业而言,2020年显见的现象是,相关独角兽正在试图加速步入资本市场。
无论是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或是云从科技,国内“AI四小龙”上市消息不断。同时,包括海天瑞声、云知声、云天励飞等人工智能企业,均已提交科创板IPO申请;思必驰、第四范式等企业也披露了上市意愿或计划。
彼时,AI独角兽“2021年上市”似乎已是板上钉钉,悬念只留停于谁将冲刺成为“AI第一股”。不过风云变幻,2021年行至尾声,暂没有任何一家AI企业成功上市。
一方面是上市遇阻,另一方面,纵观几家冲刺IPO的AI企业,依然难逃巨额亏损的命运。综合各家招股书数据,2018年至2020年,旷视科技累计亏损127.7亿元,云从科技累计亏损26亿元,依图科技在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累计亏损额达到61.18亿元。云知声自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达8.33亿元。
位于行业头部的商汤科技,自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更是累计亏损达到242亿元。商汤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由于AI产业还处于初期,需要持续大规模投入,未来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
在高额亏损背后,是AI企业高昂的研发投入。据商汤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其研发开支分别为8.48亿元、19.16亿元、24.53亿元及17.7亿元,三年半累计研发支出近70亿。
人工智能本身所需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就比较高,而考虑到行业节奏变化快,硬件成本较高,导致不少AI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高企。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商汤的研发费用营收比更是高达107.3%。其它AI企业同样保持了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占比,2020全年旷视科技研发费用占比为71.87%,云从科技为75.59%,2020上半年,依图科技这一数字为100.1%。
“大多数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都面临研发成果难以落地、研发费用高昂、难以实现盈利的问题,”头豹研究院研究团队分析称,“虽然人工智能企业毛利率保持在40%到60%这样的较高区间范围内,但如何实现利润零的突破,仍是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主要矛盾。”
对于AI企业亏损现状,云知声CEO黄伟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希望外界对行业多一些耐心。
“我们不能一方面强调中美科技竞争,一方面无视美国在这个领域内的长期投入,”黄伟指出,“目前美国纯AI公司没有一家盈利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凭什么要求中国企业现在就要盈利?我认为这是个悖论。”
在黄伟看来,对于目前的AI公司而言,亏损二字是合理的。但这也不意味着企业可以无止境地“烧钱”,黄伟认为,“确实可以关注一下企业亏损是否收窄,或者说相应的科研投入有没有产生相应的商业回报。”
探索技术落地
尽管AI企业上市颇多周折,不过从另一方面而言,人工智能产业仍在发展中,对产业落地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2205家人工智能企业。相较之下,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仅797家。从产业规模而言,根据中国信通院数研中心测算,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30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增速超过全球。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布局侧重在应用层和技术层。其中,应用层人工智能企业数占比最高,达到84.05%;其次是技术层企业数,占比为13.65%;基础层企业数占比最低,为2.30%。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主要以应用需求为牵引。而在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平台型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日,鹏城实验室与百度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双方共同研发的鹏城-百度·文心(模型版本号:ERNIE 3.0 Titan)。据介绍,该模型参数规模达到2600亿,是目前全球最大中文单体模型,也是全球首个知识增强千亿大模型。
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分析称,目前行业内的AI技术应用存在两大困难。首先在于数据标注非常昂贵,甚至在特定场景内无法完成大批量批注,另一方面在行业应用中,行业自身的知识积累至关重要。预训练大模型的推出,则能够在不具备大量数据标注的同时保证了技术基础底座,叠加行业“基本功”便能够实现AI技术的快速落地。
科大讯飞同样在今年10月宣布将AI开放平台升级为2.0版本,首批在18个行业实现三方协同共享共创,具体包括教育、农业、电力、金融、旅游、交通、医疗、招聘等。未来,科大讯飞每年还将投入5亿研发资金联合100万开发者,进行技术赋能与合作共创,全面挖掘人工智能行业价值应用。
“过去我们更多是将单项的AI技术提供给开发者并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将技术应用到更多应用中去,”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媒体采访时,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解释称,“随着产业数字化的推进,许多传统产业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然而具体到各个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复杂,且行业专家经验、知识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因此我们将AI开放平台升级为2.0。”
如果说今年的行业主题是不期而至的暴风雨给许多企业过于晴朗的“预期”涂抹了更多不同色彩的话,展望即将到来的2022年,相信人工智能行业在经历风雨洗礼后更加行稳致远,中国AI企业领先全球的趋势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