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AI财经社牛耕
编辑/赵艳秋
近日,理想汽车的一份新车交付方案引发热议。这份交付方案称,针对本应于10月和11月提车的车主,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按时提车但要接受缺少配件的不完整车型,或是推迟到12月可提正常车型。实际上不只理想,几家国际大厂也提出了先交车后补齐部件的方案。
这背后是汽车行业的全球缺芯潮。不过在这波缺芯潮中,一个群体火了,这就是国产汽车芯片。
国产汽车芯片老总都很忙
自国产汽车芯片诞生以来,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
芯驰是一家做汽车智能芯片的企业。AI财经社接通董事长张强的电话时,他刚跟一家车企签订完战略合作,赶回公司。这样的合作,芯驰最近3个月签了很多家,相当于过去几年的总和。“每家公司都开始拼命冲刺了。”张强说。
国内另一家智能芯片头部公司地平线,则在7月一口气宣布了与上汽、长城、江淮、理想、长安、哪吒、岚图等近10家车企的合作。创始人余凯的朋友圈每隔几条,就有一张签约合作的照片。一位车企的副总称,他跟地平线的领导“现在每个月都要喝顿酒”,合作推进速度快了很多倍。
做汽车信号调理芯片的久好电子,在过去许多年行事低调,但今年客户和投资人络绎不绝。“十一放假一大早,还有客户在咨询一款产品。”公司董事长刘卫东说,这一款芯片,每天的出货目标为数十万颗。有的时候,他上午送走投资人,下午又来一拨。
刘卫东从去年9月开始在台积电下单,但产能抢不过手机企业。今年产能更紧,但台积电给汽车芯片企业倾斜了一部分产能,好让车企不至于因为缺芯大范围停工。刘卫东抢到了一些产能,即便这样,因为几款热销产品,让负责生产的同事压力巨大。
而一家国产芯片公司,成立数年都没能打入车企大厂,只有一些小客户。但从去年开始,他们如愿进入了几家头部车企,这下子公司的人从研发到支持,全都扑上去了。这家沉寂已久的企业估值也暴涨,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
更多汽车芯片公司,高管则神龙不见尾:要么在外面签约车企合作,要么在找产能。他们偶尔露面,则是各大汽车论坛的座上宾,光是今年接受采访的内容,就比过去多年加起来还多。
图/视觉中国
“有没有国产芯片?我们要开始测试了”
国产汽车芯片火爆早有一些蛛丝马迹。这其中,车企的选择至关重要。
刘卫东2011年成立这家公司时,取名“久好”,因为汽车芯片没法“快好”。结果一语成谶,国产汽车芯片坐了多年冷板凳。“过去我们的业务员去大一点的车企和汽配厂,人家一听说是国产芯片,门都不让进。”刘卫东对AI财经社说。
此前多年,车企都在回避使用国产汽车芯片,因为太多bug(缺陷问题),而车企就怕出事。“很多国产汽车芯片bug百出。合作风险非常大。”上汽一位智能驾驶工程师说。
他告诉AI财经社,上汽部分车型使用的智能座舱芯片,曾是一家国产企业提供。其中网关里的以太网交换芯片,有一个信号没有调理好,导致上汽需要自己搭建额外电路,去弥补芯片设计时的缺陷。“我们要是当初跟成熟大厂合作,就能避免这些问题。”
甚至资本也不喜欢投国产汽车芯片,认为它跟消费电子芯片比较,周期太长、技术门槛高,市场却又小太多。
而2019年,是车企对国产汽车芯片态度的分水岭。中兴、华为先后被美国打压制裁,车企考虑到供应链的安全,或多或少开始测试和采用国产芯片。国家大基金和民间资本也开始投资该领域。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称:“前两年太冷了,两权相害取其轻,现在汽车芯片领域的情况是宁愿通胀也不要滞胀。”
图/视觉中国
今年两会期间,多家国内大车企的老总提出汽车芯片国产化这一紧迫问题。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公开表态:汽车芯片随时存在断供风险,并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主要“卡脖子”环节,要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化,维护汽车供应链安全。
“过去一直觉得汽车芯片用的芯片制造工艺技术不高,不会被卡脖子。”某国内车企人士告诉AI财经社,“但这次德州仪器芯片这么紧缺,你说是不是有意为之?至少他们是优先供应北美车企。”而部分汽车智能芯片,已经用到16nm制程,进入可能被禁运的风险范围之列。
一系列原因为国产芯片营造了友好的环境氛围。此前,车企选择国产芯片,相关人员需要背负很大的压力。“如果出了问题,负责人会有大麻烦。但现在大环境变了,试错也不用承担那么大的责任。”一家车企人士说。
在这种背景下,国产芯片开始成为座上宾。“车企到处问有没有国产芯片,要开始测试了。”有芯片从业者透露。
而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火灾、罢工和疫情不断侵蚀芯片产能,汽车芯片又上演全球缺货潮。尤其是今年8月,马来西亚麻坡工厂因为疫情部分关闭,而这里承接了全球13%的芯片封测,让汽车芯片大厂恩智浦、英飞凌和博世都跟着遭殃。
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转发了这则新闻,配上一句“抽芯断供供更苦,举杯消愁愁更愁”,以及三个哭脸。有媒体报道称,小鹏P7的提车周期长了10倍,蔚来开始卖展车,理想则因为缺芯跌出新造车前三。
汽车芯片已经成为电子“黄金”。有媒体报道说,理想汽车近日在黑市高价采购电子驻车芯片,采购了数千片,每片价格5000元,超正常价格800余倍。这一消息迅速被理想汽车否认。但车企到处找芯确有其事。有芯片人士说,恨不得每次出差都扛几包芯片回来。
这一形势进一步给国产汽车芯片热加了一把柴。
缺芯潮过后,方知谁在裸泳
图/视觉中国
这波热潮也造成一大波追风者涌入。据企查查统计,仅2020年中国就新增2.28万家芯片企业,同比增长195%。零跑、奇瑞、一汽、比亚迪、东风、北汽、上汽等车企,相继与芯片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或直接成立合资公司。也有国产汽车芯片,改名换姓摇身变成进口商标,价格就能飙涨4倍。
这次缺芯中,汽车MCU(微控制单元)是重灾区,也是新公司扎堆的领域。“一下子遇到如此多的国产MCU,其实我是拒绝的,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传统汽车芯片大厂意法半导体的芯片抢不到货,老板逼着换。”有车企从业者称。
这些疯狂也带出了行业乱象。“在缺芯潮中,一些‘烂’芯片,有产能就能先生产一把,反正客户拿不到好的,无论好坏都要使用。反而是一些好公司,产能紧张的时候,不一定能生存。”芯片人士魏征称。
但行业人士认为,国产汽车芯片只有大约两三年的时间窗口。
而在这段时间中,国产汽车芯片需要加紧做好两件事:打磨优质的产品和本地化技术支持能力。
芯驰董事长张强告诉AI财经社:“过去,行业里认为国产芯片就是低端替代,价格比别人便宜一半,把低端国外产品替换掉。”这种做法在现在已有改变。“要用一颗芯片替代国外原有方案三颗芯片,不仅提高性能,还降低成本。”
而本地化支持则是国产芯片需要做好的另一方面。外国芯片虽然硬件更成熟,但生态也更封闭,这造成国内车企无法开发定制化功能。而国产芯片,从产品定义起就与车企沟通,后续更留下很多可供车企开发的空间。
“我们天天跟这些客户喝酒交流,形成共情。人家车企是把身家性命交给你的,芯片不是简单的零部件,要双方去构建这种信任关系。”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告诉AI财经社。
据上汽人士透露,苦心经营的结果是,地平线确实为车企所接纳,“它的产品都是交钥匙的,无论算法还是功能,产品很务实。”他透露,未来上汽打算把更多车型的自动驾驶芯片,从英伟达和德州仪器替换成地平线。
一些国产芯片正在爬坡。“等到几年后,芯片产能扩产好了以后,大家生产恢复正常,又开始新一阶段的竞争。那时候,全球芯片领头羊恩智浦的产品会从现在被爆炒的500元一颗,降回正常的20元一颗,国产芯片还能不能赢?能不能它是20元,我是18元,性能还比它好?这是我们生存的根基。等潮水退去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刘卫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