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车市物语(ID:autostinger)
作者:彭斐
自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开售以来,传言赛力斯订单数字被刷新过数次:“两天订单破3000辆”、“一周订单突破6000辆”、“一个月全国订单已超一万辆”……
一时之间,一款原本年销量仅732辆(2020年),几乎没有市场存在感的赛力斯SF5,在华为“魔力”的加持下,品牌曝光度急剧攀升,母公司小康股份的股价也是水涨船高。
华为真能“化腐朽为神奇”?近年来,各种订单满天飞的营销现象不在少数,让外界诧异的是,这款被外界给予厚望的产品,竟然也被一组数据打回解放前——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5-7月的上险量分别为100辆、414辆和303辆。
要知道,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接手汽车业务之后对内部放出了“明年要卖出30万辆”的狠话。可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上险数据和订单数据的天壤之别,让余承东的豪言壮语打上了问号,赛力斯华为智选难道只是昙花一现?
01
传闻中的订单量
车市物语曾于今年4月底,在上海和北京两地亲历赛力斯的“销售盛况”。
(图:上海南京东
路的华为全球旗舰店)
彼时,店内流量川流不息,有许多前来试车、询问的消费者排队。为了让用户尽快试驾,上海南京东路华为全球旗舰店内的一名销售,对车市物语提出支付1000元意向金的“建议”。下了小订的用户可优先安排试驾,若后期不买车也可退还。
“一周卖6000辆”的背景或来源于此,真实订单不得而知。但车市物语发现,在华为官方商城的1000元“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意向金”,已悄悄更改为0元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预约试驾”。截至目前,显示的57条用户评价仍然是针对意向金的询问。
(图:华为官方商城上订单已变更)
“现在大面积延期交车,厂家不出面解释!”类似这样的催单评论不在少数。厂家的官方解释,始终是“由于订单量大,导致部分客户交付延迟,深表抱歉。”
目前,销售给出的等车时间预计为45-60天,但实际真正交付远超这个时间。“目前陆续交付的一批车主是5月初下的订单。”赛力斯销售称。
8月25日,车市物语在上海一家华为授权店询问时,店方已经改了口径,“截至目前,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累计订单为8000辆。”从1个月超一万辆,到如今共8000辆,这个数字是否含有水份已不重要,关键是确实有用户大面积退单的情况在。
当然,仍有一部分车主在苦苦等待。据悉,赛力斯此前出了一个补贴活动:对于下了大定(定金1万元)的车主,如果订单超过60天未交付,可领取200元/天的补贴。
这一活动或许能挽留一部分车主,但解决不了交付慢的实质问题,也影响了新消费者的购车信心。
让外界不理解的是,赛力斯的交付为何跟不上?
02
交付缓慢是产能受限?
当初,华为看上赛力斯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是,赛力斯有成型的产品和稳定的产能。
“华为和我们合作主要是看中了硬件设备和重庆金康两江工厂。新工厂砸了几十亿真金白银,用的都是业内领先智能化设备。”一位赛力斯研发人员称。据悉,赛力斯的产能规划或达到20万台以上,理论上看,消费者预订之后,不需要等待太长时间就可以拿到产品。
而实际上,产能不是决定交付的唯一因素。订单量与实际交付,也完全是两回事。
7月,一位接近赛力斯项目的人士对车市物语指出,“交付慢的问题出在小康股份的供应链未准备好。最近赛力斯在整合供应链,前几年管理确实一团糟,这几个月才慢慢开始步入正轨。”
除了供应链层面,8月初还传出一位已从重庆金康两江工厂生产线离职员工的话,“产销跟不上,是因为工厂一直都未达到华为技术人员的要求。”
“华为对三电部分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远超国标。”比如,华为提出耐久测试必须要达到高温环境105℃,耐久时间超过2500个小时,而金康工厂的耐久测试,过去只是在室温下达到500小时而已。
华为技改要求高,倒也不无道理。大多数消费者购买这款车,基本冲着贴了“华为智选”的标。换一句话说,消费者认的是华为,而不是赛力斯。如果后期交付产品质量跟不上,对于华为而言是一种风险。
一边是华为顶着交付缓慢的压力,另一边是金康工厂技术生产人员的叫苦。据了解,金康整个工厂目前按照华为作息制度施行,一线生产人员已经进入两班倒模式。但由于两家公司员工在食宿、收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金康工厂已有不少工人选择离职。
双方的摩擦是一方面因素,另一因素或来源于华为自身。为赛力斯提供电动部件,是华为自推出“三合一”电驱动系统落地的重要一步,但跨出这一步并没有那么容易。
(图:华为三合一电驱动系统)
过去,华为的知名度和实力主要是体现在通讯模块、T-BOX这些领域,后来才扩展到电驱动,以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对于汽车开发和设计,华为可以说是一个门外汉。据了解赛力斯华为合作的人士透露,“华为的电驱动产品,稳定性并不好”。
相同的情况,还体现在华为激光雷达产品上。一位激光雷达业内人士曾对车市物语表示,“华为激光雷达不能达到预期,为了最终车辆解决方案交付,华为会在短期内用市场现有的成熟解决方案直接替代自己的产品。”
“我们曾走过的坑,华为也没有办法绕过。”该人士称。
鉴于上述错综复杂的多种因素,华为与赛力斯还将要经历痛苦的交付和产能爬坡考验,预计8月交付情况也堪忧。
03
华为是赛力斯的“救星”?
在与华为合作之前,业界对于赛力斯知之甚少。过去三年,母公司小康股份的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营收和利润均呈现大幅下滑态势,2020年净亏损超17亿元,同比下滑2690.76%,自我造血能力欠佳。
有了华为光环的加持,赛力斯在资本市场获得格外青睐。小康股份的股价从年初17元/股,一路飙涨到最高83元/股,市值更是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截止8月26日收盘,小康股份回跌至66.25元/股,但这一数据较去年4月底的7.62元/股,依旧翻了8倍多,也难怪外界称之为“妖股”。
业内存在的质疑是,一个持续亏损、负债累累的地方性车企,为何股价完全脱离了公司实际的财务基本面?华为与小康股份合作,含金量究竟有多高?
从产品层面分析,除了前面提及的电驱动系统,官方称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率先配备HUAWEI HiCar全场景智能互联系统和整车立体环绕系统HUAWEI SOUND。
此前有个误区,外界认为HiCar全场景智能互联系统,即搭载鸿蒙生态系统,其实并不是,HiCar与鸿蒙的关系就如同IOS与CarPlay。
这一配置非赛力斯独家,像比亚迪、新宝骏、沃尔沃等多家品牌都已使用或演示过HiCar。余承东也透露,“华为已与20多家汽车厂家合作,HiCar会出现在超过150款车型,今年的装车量将会达到500万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技术层面的含金量有待考验,目前并没有将华为引以为豪的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引入。只是在销售层面,该车是第一个进入华为销售渠道的汽车产品,这给了市场最大的想象空间。
这也意味着,如果赛力斯在自身产品、品牌力以及服务等方面没及时跟上,最后带来的或许是虚假繁荣,难以实现真正蜕变。
相比4、5月的火爆,车市物语在8月探访上海华为门店时,明显觉得热度下降,销售的言辞也少了几分自信,“这家授权店大约一个月订单十来辆,旗舰店会更多些。主要是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选择更多了。”
从定位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是增程式动力的中型SUV,25万元左右价位的市场竞争非常残酷。比如,前不久新款Model Y的降价就直接对赛力斯SF5其造成了冲击。
从近3个月保监会交强险数据中,车市物语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相比主流电动车型的销量城市分布在北上广深,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销量落地在重庆大本营。
一部分原因是,中国政府对增程式电动车扶持力度不及纯电动汽车。比如,增程式电动车在北京的待遇与燃油车相同;上海自2023年1月1日起,购买增程式车型将不再享有免费专用牌照。如果在一线城市不能享受牌照优惠,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市场前景也面临不确定性。
小康内部人士透露,和华为合作短期内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小康活下来。华为确实也帮助赛力斯优化了开发流程,改进了设计制造,但至于能卖多少辆车,掌握多少关键技术,可能都是后话。
04
除了赛力斯,华为还有不少“备胎”
小康榜上华为这颗大树,看上去赚取了不少流量,但华为并未将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全部押注在小康身上。
8月24日,长安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阿维塔科技旗下首款高端智能电动中型SUV正式亮相,该车将搭载华为Huawei Inside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而在今年4月,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推出,华为为其提供整套电动底盘,包括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ADS)、鸿蒙OS智能互联座舱等多个智能化部件。
业内人士认为,和华为合作的赛力斯SF5,技术层面合作力度有限,没法和北汽,长安,广汽这三个HUAWEI inside相提并论。更何况,采用华为某个智能电动车技术的汽车品牌目前有几十个。
“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并不对等——华为的选择可以有许多,而赛力斯却只有华为。”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评论。
比较尴尬的是,与其它华为合作车企相比,赛力斯的自身状况让其没有谈判砝码。
一位熟悉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人士称,“在和华为的合作中,赛力斯展现了所有其他车企没有的开放程度。所有关于研发、采购、生产的数据全部开放。对于华为的要求,赛力斯不讨论正确错误,就是改。”
可见,华为对赛力斯的“爱”,注定不是“独宠”,可赛力斯对华为的“爱”,却是“掏心掏肺”。
小康股份内部人士表示,小康股份高层希望华为能够收购赛力斯,但“感觉华为主要就是利用与小康的合作,将自己的系统和生态全面融入,实现市场化,以便在汽车行业建立自己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首款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华为只是参与“修改”,但赛力斯规划的第二款、第三款车型,华为已经完全介入,预计两款车分别在2021年10月和2022年2月推出。
一位长安资深人士对华为深度绑定的程度就持保留态度,“现在消费者都叫赛力斯为华为智选SF5,很可能以后小康就没有自己的电动车品牌了。”
没有几家车企可以接受这样的开放力度。用上汽董事长陈虹的原话,“它(华为)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至于目前的窘境,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磨合剂,不妨给赛力斯更多点耐心。但关键一点,消费者不可能无止境地等下去,智能电动汽车的角逐赛也不会中断,无论是华为,还是赛力斯,都要抓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