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店被曝拖欠上亿货款,商家上门讨债,高瓴红杉是投资方

日期:08-12
高瓴红杉资本维权

贝店被曝拖欠上亿货款,商家上门讨债,高瓴红杉是投资方

雷达财经出品文|李亦辉编|深海

一份实名登记信息表显示,被贝店拖欠货款的商家超940户,加上现场手写登记的名单,合计起来超过上千家,保证金加上货款总额超过1亿元。

相比于两年前的火热场景,社交电商出现退潮迹象。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杭州贝贝集团疑似资金链断裂,全国各地供应商聚在贝贝集团总部大楼讨要货款。据21Tech报道称,实际拖欠货款远超这个数字。一份实名登记信息表显示,被贝店拖欠货款的商家超940户,加上现场手写登记的名单,合计起来超过上千家,保证金加上货款总额超过1亿元。

就在供应商讨要欠款之际,贝店却仓促转型,从社交带货的商业模式转变为导购电商,但许多人对此并不好看。

而随着商业环境的变迁,社交电商平台集体走向了萎靡的状态,多个平台已倒闭。

拖欠货款或超亿元,商家上门维权

据媒体报道,8月9日,有上百位商家聚集在贝贝集团杭州总部的门口,拉起横幅要求维权,讨要被拖欠已久的货款及平台保证金。“贝店5月底6月初账单于6月18号申请体现,正常是10-20个共工作日打款,到8月10号还未打款,多次提交工单联系客服都未能得到有效答复,反馈让耐心等待。”来自重庆的商家张先生赶到现场,希望尽快拿回自己的回款,同时他还希望贝店把店铺保证金一起退了。张先生表示,自己被拖欠货款近88万,和他一样去现场维权的商户,被拖欠的货款基本都在20万元以上,最多的有540万,并且每家还有1-5万元不等的保证金未退。

然而,商家们到贝贝集团总部发现,公司所有员工临时转移了办公地点,现场已看不到人员,贝店创始人张良伦关闭了手机,客服也无人接听。

贝店被曝拖欠上亿货款,商家上门讨债,高瓴红杉是投资方

根据商家们填写的一份统计表可见,目前贝店涉及被拖欠账款的商家超过600家,总欠款超过8000万元。

据21Tech报道称,实际拖欠货款远超这个数字。一份实名登记信息表显示,被贝店拖欠货款的商家超940户,加上现场手写登记的名单,合计起来超过上千家,保证金加上货款总额超过1亿元。

商家组建的两个维权群里,短短3天维权群里人数已经超过千人,目前还有商家陆陆续续不断进来,说明欠款的总金额还在增加。更让商家们难以接受的是,贝店高层处于失联状态,至今没有人出面给个说法。据亿邦动力消息,有商家告诉称,贝贝集团人去楼空,只剩下其自有品牌“希美”的员工在办公。贝店官方的对外口吻也从“董事长正在和股东商议解决方案”,变成了“可以去找法院”。除了联系不到张良伦本人,贝店甚至关闭旗下相关品牌/高层视频号、抖音号等各大社交自媒体的评论功能。

就在商家们发起维权,集中退店的时候,8月9日平台发出一则《贝店业务调整通知》,称贝店将于8月10日起进行业务调整,原商城业务将升级为导流平台,接入淘宝、拼多多等第三方供应链。

贝店被曝拖欠上亿货款,商家上门讨债,高瓴红杉是投资方

此举被认为是稳住现有用户和店主的权宜之计,因为目前许多商家还在维持正常的经营。

而贝店拖欠账款的征兆从5月底就已经显现。据不少商家反应,正常的情况下贝店后台每月固定时间会出账单,比如5月18日提现,最多20天时间,6月8号就能到账,但大部分商家从6月份至今再未收到货款。期间客服以“服务器系统出了问题”、“数据有误差”、“信息系统搬迁”等为由要求继续等待。一些商家开始感到忧虑,不停催促下,贝店给出的打款日期为8月6日,但是由于当天仍然没有打款,于是从这日起便出现个别供应商在贝贝集团总部拉横幅维权的情况。据壹览商业消息,当地政府要求,本周五上午10点贝贝集团必须要有人出来与商家代表协商解决事情,这意味商家们还需继续等待下去。

高瓴红杉是投资方,层层拉新屡被指传销

在出现困境之前,贝店曾是机构眼中的电商独角兽。

官网介绍称,贝店创建于2017年,是一个品牌直采社交电商平台,采用自营和品牌直供相结合的模式,与全球品牌方、源头工厂合作,为创业用户提供前期货品准备、发货和后期客服等服务,产品涉及美妆护肤、零食饮料、母婴用品、家居百货等品类。

天眼查显示,贝店的经营实体是杭州贝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9年5月份获得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襄禾资本以及创新工场等8.6亿战略融资。

贝店大股东张良伦控制的杭州贝购科技有限公司,即贝贝网,成立至今也获得6轮超2亿美金融资,投资方有IDG资本、今日资本、高榕资本、北极光创投、新天域资本等。旗下拥有贝贝网、贝店、贝贷等业务的贝贝集团,创建于2011年。在创建贝贝集团之前,张良伦曾在阿里巴巴工作两年时间,任高级产品经理。作为社交电商领域的典型代表,贝店一度发展势头迅猛。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9年的高峰时刻贝店的会员用户量突破5000万,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但此时,贝店赖以爆发的是其“会员制”。新人开店需要花398元成为终生店主,贝店会为店主提供供应链及物流服务,店主可通过社交关系向亲友分享商品以获得交易奖励,同时通过社交关系吸引亲友注册获得一定优惠,进而帮助贝店实现获客。有电商行业人士分析,这398元并不是给店长(代理)的福利,而是为了激发代理层层拉新的动力。因为一般等级比较低的代理,分销的佣金在5%-10%之间,想赚500元就得卖出去5000块钱的货。但是如果能顺利卖出一个398会员礼包的话,根据等级可以赚到100元的佣金。后来在媒体报道下,贝店宣布了“全民免费开店”计划,但免费开店仅能成为普通店主,所赚佣金比例最低。

而在升级金牌店主后,拉新奖励则翻倍至200元每店,不仅能获得旗下整个团队所拉的新用户再拉新每店百元的奖励抽成,还能从旗下所拉新店主的销售利润中提成20%,而自购卖出产品的佣金比例不变。

贝店被曝拖欠上亿货款,商家上门讨债,高瓴红杉是投资方

从相关的宣传资料中,也能发现贝店的会员层级多达4级,这引发了媒体对其涉嫌传销的质疑。

贝店被曝拖欠上亿货款,商家上门讨债,高瓴红杉是投资方

2018年12月10日,中国网科技报道贝店被指传销运营,公司回应称,社交电商还未被深刻了解。2019年5月23日,中国经济网刊登名为《贝店陷传销质疑售后被吐槽“形同虚设”》文章,报道有消费者在网络投诉中称,贝贝集团旗下的贝店由于存在“入门门槛费”和“拉人头”怀疑其涉嫌传销。对贝店最致命一击的是从去年开始,监管部门对社交电商的管控加强,过去的多级分销模式被限制,贝店的用户活跃数与交易量出现了下滑。会员制模式遭遇增长瓶颈后,贝店将目光转向了农产品与供应链服务,先后上线了20款网红农产品,启动与韵达供应链合作的智能仓,推出贝店直播和社群相册等等。贝店这次转型算不上成功。农产品电商、直播、社群等业务对面分别站着拼多多、抖音淘宝和小红书,失去用户裂变优势的贝店难有机会。2020年3月,有大量媒体报道贝贝集团资金链紧张,裁员人数超过500人,而且从这个时候开始整个贝贝集团的人员流动性就非常之大。今年4月份,贝贝集团上线了新平台“希美”,引入了一些国内代工厂品牌,主要定位高端市场。一位接近希美的人士称,贝贝集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推广希美,张良伦选择将所有的宝压在了新品牌身上。因此有不少商家认为,如今贝店形成拖欠货款的糟糕局面,正是因为贝贝集团挪用了商家资金做希美。

社交电商已退潮,多家平台倒闭

曾经风光一时社交电商,如今迎来退潮期。

2016年是社交电商的元年,国内诞生了未来集市、云集、斑马会员、爱库存等一批会员制和导购返利的社交电商,迎来了两年多的高速发展期。

然而,社交电商有着天然缺陷,自诞生起就以拉人头、分销为主要模式,经营形态与传销颇为相似。因此,随着监管跟上,不少社交电商平台死于“涉传”。

2017年5月,云集微店因“组织策划传销”传销,被杭州市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958万元罚款。

2020年6月10日,湖南省汉寿县人民法院对外披露了一起非诉保全行政裁定书,“斑马会员”相关公司涉传销被冻结3000万元。

2020年12月10日,山东省邹平市人民法院发布裁定书,社交电商平台“一哥悠购”相关公司因涉嫌传销被冻结4.2亿多元。

今年4月份,社交电商蜜源因涉嫌传销,汉寿法院裁定冻结相关公司3000万元资金。

抛开政策层面的因素,随着过去疯狂的补贴消失,大量KOL(会员用户)离开社交电商平台转向直播电商,导致以店主为核心的社交裂变不断疲软,几乎所有社交电商平台都遇到了用户增长瓶颈。

用户增长天花板和政策夹击下,社交电商出现了倒闭潮。据调皮电商创始人冯华魁透露,2020年,仅广州和义乌两地,就有500多个社交电商平台倒闭。

此外,部分头部平台尝试弱化会员概念,甚至取消会员费。云集2018年Q4当季会员费收入达9.30亿元,2020年Q2跌至1230万元,到了Q3仅剩490万元。

但没了拉新奖励,会员用户裂变激励弱化,KOL的收入也大幅下降,从而转向私域流量更容易变现的直播电商。

从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社交电商的市场规模达2.3万亿元,预计增长11.62%,而在2019年,其增长率为71.71%,增速直线下滑。

当前不少社交电商都走上了转型之路,其中打造自有品牌成为方向之一。例如云集推出护肤品品牌“素野”,斑马会员的潇掌柜做了“aep洗发水”。

但社交电商做品牌,依然会面临SKU相对较少,不易破圈等难题,更考验一个团队的品牌孵化和操盘能力。

巨人教育:转型方案未确定前暂缓一切支出行为 罕见!华为重发任正非5年前旧文:炸掉这座金字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