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温哥华艺术家iHeart街头艺术画作品《没人喜欢我》。
作者|桃子酱
对待孤独的态度,决定了你会克服它还是享受它。
正如作家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所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第一个问题:你孤独吗?
当代人,恐怕没有几个人有底气说自己“绝不孤独”——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孤独感总会在某个时刻袭来。
没有人绝不孤独,也很少有人愿意坦承自己是孤独的。/《天使之恋》
第二个问题:你有多孤独?
鉴于孤独是一种不稳定的、难以界定的状态,如何量化评判它也是一个难题。据说,目前用于测量孤独程度的最好工具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但其缺点在于,计算方式略为繁琐,用时超过5分钟。
因此,相对简单直接的所谓“国际孤独等级表”更为流行——有不少网友表示,等级表上所列的从“一个人逛超市”(第一级)、“一个人看电影”(第四级)、“一个人吃火锅”(第五级)、“一个人看海”(第七级)、“一个人搬家”(第九级)到第十级的“一个人去做手术”,已经是自己日常生活的常态。也就是说,这份孤独等级表应该更新了。
也许我们能承受的孤独等级越来越高,但感觉到孤独的时刻也越来越莫名其妙。/《家族的形式》
第三个问题:你害怕孤独吗?
对待孤独的态度,决定了你会克服它还是享受它。正如学者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所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孤独成为一种流行病
2018年,英国BBC电台和英国三所大学、一家医疗主题博物馆联合发起了名为“孤独实验”(The Loneliness Experiment)的大型调查项目。调查共有来自全球237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0位受访者参与,是史上最大规模的针对孤独现象的调查。
根据调查数据,项目发起人克劳迪亚·哈蒙德总结了关于孤独的五个真相。
2020年10月14日,英国伦敦,当地展出韩国艺术家 Seo Young-Deok的雕塑作品《冥想1554》,该作品由自行车铁链制成。/IC
其一,相较于老年人,年轻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其中,16—24岁人群最容易感到孤独,他们中有40%的人表示自己非常孤独;其次是35—44岁人群,有35%的人容易孤独。75岁以上人群反而最乐观,只有27%的人感到孤独。
其二,孤独的人社交技能并不差。有人会把自己的孤独感归结于“社交恐惧”或者“社交困难”,认为提升社交技能就会缓解孤独。但此次调查发现,孤独感强的人,社交技能往往并不差。他们往往更敏感,也更善于共情,并随之调整自己的反应,这让他们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任。因此,孤独的人的问题是,他们难以应对社交场合中的焦虑,而不想去社交。
社交对孤独的人来说,纯粹是一种负担。/《天使之恋》
其三,女性更容易因为孤独而羞愧。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产生“孤独是可耻的”的想法,也因此,她们往往会隐瞒自己的孤独感。
其四,常感到孤独的人更有同理心。这一点在上文也有提及,孤独的人同理心更强,可能是因为他们体会过类似的社会疼痛(比如在学校遭到霸凌),对于相同处境的人更能理解。
其五,积极独处的人并不一定孤独。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喜欢独处,愿意一个人花时间做些事情。这种“积极独处”值得肯定及鼓励,它也是长久以来哲学性的独处传统的延续——独处让我们获得审视自己的能力。
2021年4月22日,德国柏林,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草间弥生的作品《在宇宙中看到的一束爱》在媒体预览会上展出。/视觉中国
同样在2018年,美国信诺保险公司(Cigna)和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联手发布该年度的“美国人孤独指数”。这一项目借助UCLA孤独量表,调查了2万名美国人。调查报告显示,有46%的人有时或经常感到孤独,47%的人觉得被遗忘;另外,年轻人“感到孤独”的情况更严重,Z世代平均得分48.3分(总分80分),是最孤独的一代——这一点和BBC主导的“孤独实验”项目结论一致。
基于这些数据和对社会态势的判断,英、美两国的相关人士均认为,孤独已经达到了“流行病”的程度。为此,英国政府于2018年任命世界上第一位“孤独大臣”,时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表示:“对太多的人来说,孤独是现代生活中最难过的真实课题。”英国国家统计局则将“孤独频率”纳入调查,并增进相关社会服务,如医师可为患者开“社交处方”,鼓励他们参与艺术或社交支持活动。
2021年2月,日本效仿英国的做法,任命首位“孤独大臣”,致力于“减少本国居民的孤独感和社会疏离感”。其中,最紧迫的议题是“妇女孤独问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孤独问题加剧”。
情绪的收纳箱
在英国历史学者费伊·邦德·艾伯蒂看来,孤独“已经成为某种方便我们将一连串不满悬挂于其上的挂钩”,她在著作《孤独传》中写道:“孤独有时会成为一个情绪的收纳箱:一种表达快乐缺乏、断裂感、抑郁与疏离,以及社交孤立的简称。也有例外情况。”
“人们偶尔也寻觅与渴望孤独;不光是自有其历史的独处(solitude),同样还有孤独(loneliness)——这种痛苦的感受可以是身体上的、情感上的、象征意义上的、感官和态度上的断裂感。”
有时候,孤独和痛苦能够刺激一个人进入另一种精神层面。/《家族的形式》
孤独如何依据不同的语境而呈现不同的意涵?孤独在多大程度上关乎身体,又在多大程度上关乎精神?作为一种个体体验,孤独如何反映了更宏大的社会问题,比如性别、种族、年龄、环境、宗教、科学甚至经济,并被这些问题所塑造?——这都是艾伯蒂试图解答的问题。
孤独也许跟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关——艾伯蒂在英国威尔士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丘上长大,在她成长的上世纪80年代,那里连一部电话都没有,最近的邻居在一英里开外。当时的她,孑然一身,与外界隔绝。但她并不觉得自己在忍受孤独,而是甘之如饴。她终日独自待在森林里,自己编故事,故事里有她想象的社区,居住着一群虚构的人物。
2021年6月14日,法国巴黎。人们在德国艺术家的灯光艺术作品中慢跑。/视觉中国
孤独也许跟特定年龄阶段有关——在上述“孤独实验”项目中,不同年龄层的受访者均表示,在青春期最容易感到孤独。原因在于,年轻人缺少调节情绪的经验,对孤独的感觉也就更强烈;另外,年轻人还没有习惯孤独的感觉,不知道如何应付它。
孤独也许跟亲密感的缺失有关——然而,亲密感的缺失,不一定能够通过拥有伴侣得到缓解,孤独与一个人是否有伴侣并无直接关系。这个观点来自美国记者丽贝卡·特雷斯特,她在《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一书中写道:“当你躺在理应是你最亲近的人身边,却只感觉不被理解、不被重视、没有心意相通时,那反而是你最孤独的时候。”
孤独是一种内在感受,当你在人群中不受重视、不被理解时,孤独感会加倍袭来。/《天使之恋》
孤独也许跟社会关系有关——以已故英国神经学家约翰·卡乔波(John Cacioppo)等为代表的专家认为,孤独是人类进化的产物,虽不愉快,但可能有用。人类通过团队合作才得以存活下来,如果人们感到自己遭到团队的排斥,孤独感可能会驱使他们与人联系,构建社会关系。
孤独也许跟体温有关——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人们觉得孤独时,会下意识地通过改变体温来改变内心状态,一旦身体暖和起来,就会产生被社会接纳的错觉。所以,专家的建议是:如果感到空虚寂寞冷,你就去泡个热水澡,或者喝杯热饮(所以让人“多喝热水”是对的,至少可以缓解心理上的不适)。
那么,冬天会不会觉得更孤独?“孤独实验”项目认为,对于孤独的人来说,冬天的情况并没有更严重。所以,我们应该一年四季都想想别人是不是孤独,而不仅仅是年底或开春的时候才关心他们。
“独活”的智慧
“你开始感到忧虑:担心自己无法摆脱对独立生活的迷恋,摆脱在独立生活中养成的怪癖。但是回想起来,我这么努力地保护我的私人空间、作息时间和独处的自由,也是一种防御手段,为了不让自己发展不是真心想要的关系。”丽贝卡·特雷斯特这一看法,反映了很多单身女性的心声:为了保持独立和自我,我们宁愿保持单身。
这也是上文所说的“积极独处”——享受一个人的快乐。在日本,“积极独处”有个类似的表达,叫“独活”(ソロ活,即SOLO活)。
2021年5月18日,美国纽约。一名女性在中央公园的草坪上躺着看书。/视觉中国
在刚刚完结的日剧《独活女子的推荐》中,女主角五月女惠就向观众示范了各种“独活”玩法:初级如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唱K;中级如一个人逛天文馆、动物园、游乐园、工厂区以及坐热气球;高级如一个人入住情侣酒店、穿着礼服坐在加长悍马里喝冰镇香槟,等等——所以,这是不是可以视为“国际孤独等级表”的进阶版?只不过,名字应该改成“一人乐等级表”。随着一项项“独活”的解锁,五月女惠也逐步突破了对自我的设限。
而剧中五月女惠一个人大快朵颐的镜头,让人不由得联想到经典日剧《孤独的美食家》。《孤独的美食家》原作者久住昌之曾表示,自己也没想到这部剧能一季接一季地拍下去——今年都拍到第九季了!
这部剧给所有不敢一个人吃吉野家的独活人士树立了“榜样”——一个人吃饭不也好好的吗?/《孤独的美食家》
这两部剧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的目标受众,并非那些实现“独活自由”的人,而是那些想“独活”但苦于“社恐”、不敢付诸行动的人。
剧中主人公自得其乐的样子,给予后者莫大的勇气,让他们看到打开生活更多的可能性的模样。正如《独活女子的推荐》中的一段对话:“(一个人吃饭)不丢人吗?”“去中意的店里,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吃,有什么好丢人的?”
歌手李健也是一个善于独处的人。他如此给歌手毛不易传授自己的生活经验:“你需要格外保护好自己的才华。怎么保护?去锻炼身体,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买辆车远离人群生活,多练琴,多阅读……”他的心得是:“生活一定要远离那些灯光和关注,因为人有的时候被过度关注了,会丧失很多最基本的东西。”
所以,不必想着克服孤独,享受它就好了。
一个人的时候,多舒服啊。/《凪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