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调查将成常态,让超级企业从野马变成良马

日期:05-17
反垄断法反垄断公牛集团

《反垄断法》曾被称作是“没有牙齿的老虎”,如今它慢慢长出尖锐的牙齿。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最近,从阿里因二选一被罚182亿,到美团被反垄断调查,反垄断枪声四起。

这次中招的是“插座大王”公牛。5月12日,公牛集团发公告称,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其涉嫌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公告一出,公牛股价直线下跌,一度跌超9%。

反垄断调查将成常态,让超级企业从野马变成良马

公牛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2020年2月,公牛集团登陆A股后,连续数日涨停,仅用10天市值破千亿,堪称“A股大白马”。

高瓴、社保基金都在公牛的前十位股东行列中,这次公牛突然遭反垄断调查,也让它们不幸踩雷。

反垄断调查将成常态,让超级企业从野马变成良马

说起公牛的产品,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公牛插座,好用、安全,但价格不算便宜。

据情报通数据显示,2020年公牛集团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两个品类天猫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

其实,插座等产品的技术含量并没有那么高,公牛能稳坐插座界龙头老大的地位,跟它大面积地铺设销售网点有很大关系。

“牛奶怎么卖,可口可乐怎么卖,插座就怎么卖”,公牛不断到下沉市场建立分销和批发渠道。

据公牛招股说明书,截至2019年末,公牛的终端网点高达百万个,是竞争对手的10倍以上。

反垄断调查将成常态,让超级企业从野马变成良马

这百万个终端网点,是公牛的核心护城河,却恰恰也惹下了垄断的祸根。

问题出在公牛集团对经销商的严加管控上,据《财经》记者采访报道,公牛与经销商签订了“专营专销”的合同,并且对经销商向第三方销售的价格有所要求。

据代理商介绍,“专营专销”是指代理商只能销售公牛的插座,不能销售其他品牌的插座。而且代理商销售产品有统一的批发价,价格是公牛集团规定的,一般是出厂价的1.25倍。无论是卖高,还是卖低,都会被公牛集团调查或者罚款。

公牛集团对经销商销售产品价格的严格管控,涉嫌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行为,很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同样因为严格管控经销商的售价,此前好几家大公司遭到反垄断调查,并被监管部门处以巨额罚款。

2013年,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对经销商的最低售价做出限定,分别被贵州省物价局、四川省发改委做出反垄断处罚,罚款金额分别为2.47亿元、2.02亿元,罚金为这两家公司上一年度销售额的1%。

此外,2019年,扬子江药业也因同样原因,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罚款7.64亿元,为其上一年度销售额的3%。

反垄断调查将成常态,让超级企业从野马变成良马

根据《反垄断法》,垄断行为的惩罚为违法经营者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对照来看,2020年,公牛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0.51亿元,且其营业收入基本等同为销售额。如果公牛集团被认定为垄断,大胆猜测一下,它可能将面临1亿—10亿元的罚款。

对比公牛和阿里、美团事件,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传统行业,主要违反的是《反垄断法》中“与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这一条;而后者是互联网行业,违反的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

但有一个趋势是确定的,即反垄断调查将成为一个常态。要知道,中国《反垄断法》是2008年颁布的,但此前因为很少被使用,没有产生足够的震慑力,而被称作“无牙齿的老虎”。

如今,反垄断这只老虎的牙齿已经慢慢开始尖锐,未来或将有很多反垄断调查出现。

以上是小巴的简单介绍,下面要请出大头来做更专业的分析。

董毅智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公牛如何形成纵向垄断,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专门研究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的方兴东教授表示:与传统行业的垄断相比,互联网超级平台的垄断行为更加严重,且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专家丁继华则表达了他对民企的同情,他认为民企做大不易,应认清形势,在内部建立合规体系。

下面,具体来看看他们的分析。

反垄断调查将成常态,让超级企业从野马变成良马

根据《反垄断法》,公牛涉嫌“上游企业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属于纵向垄断协议。主要表现在:一个是限制了代理商的销售价格,另一个是要求“专营专销”,即经销商不能再售卖其他品牌的插座。

所谓纵向垄断协议,即一方提供产品,另一方支付价格,协议内容除了关于商品、价格和数量等规定外,通常还包括买方对卖方或者卖方对买方的限制。这些限制可能包括排他性销售、排他性购买、歧视性价格折扣、转售价格限制等。

公牛的行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契约自由原则,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导致消费者的选择面更小,在购买公牛产品时需要支付不合理的溢价。

反垄断调查将成常态,让超级企业从野马变成良马

从整个中国的反垄断形势来看,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细则上,还存在许多空白的地方。

同时,因为反垄断涉及的业态特别多,每个行业又都各具特点。因此,对某个企业的某个行为是否涉嫌反垄断,如何进行定性,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绝对的标准。不管是实操,还是经验,都需要进一步积累。

好在监管层已经足够重视,这将有利于中国的市场竞争,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垄断调查将成常态,让超级企业从野马变成良马

我的专业是研究传播学和互联网,所以我主要关注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2016年是一个重要拐点,网民超过一半,移动互联网走向成熟,并且深入社会。整个社会联结度大大提升,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与欧美不同的特殊阶段,我把它称为“公共俘获”阶段。

互联网巨头不但垄断了市场和商业,更强势介入甚至控制了很多公共领域。

超级互联网平台因为实际掌控海量用户、实时数据和巨额交易,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跨国公司的实力与能力,掌控了超越国家权力的能力:超越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掌控超越国家的个人和社会数据,具备很多突破国家治理的基础条件。

反垄断调查将成常态,让超级企业从野马变成良马

当然,互联网超级平台的本质属性是商业企业,谋求利益最大化是其主要驱动力,挑战社会秩序和国家秩序不是其内在诉求。所以,它们平时不会轻易显示和施展其能力和权力,但这并不表示在突发情况或者非常时期其不会冲击甚至颠覆社会和国家秩序。

某种程度上,今天的超级平台已经成功地俘获了技术,俘获了互联网。因此必须明确平台反垄断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和利益问题,也涉及政治问题和权力问题。依靠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已经不足以真正解决平台垄断造成的各种问题了。

显然,这也是中央要把反垄断提升到如此高度的根本原因所在。

前不久,阿里因“二选一”罚款182.28亿一案,令人欣慰和振奋。但过去10年,反垄断法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基本形同虚设。更严重的是,为什么“二选一”这样明显的违法行为,几乎所有的媒体“失声”,几乎所有反垄断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失声”,这一局面值得深思。

未来,超级平台越来越成为广大社会民众和广大中小企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但是也越来越成为不可承受之重。中国很需要类似欧洲《数字市场法》这样的制度创新,使得对超级平台的监管能够从事后前移到事前。让超级平台从野马成为良马,这是全球都面临的制度创新挑战。

反垄断调查将成常态,让超级企业从野马变成良马

从企业角度来说,民营企业做大,实属不易,而且民企也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

如今,反垄断已进入到大众视野,成为了一个常态。民营企业应认清形势,‍‍主动去加强合规管理。‍‍包括国企央企现在也已经开始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对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进行自查和自我规制。

因此,建议民企在合法合规中提升自我竞争力,‍‍才能行稳致远。

①企业领导要公开承诺和投入资源做到合规经营。

②企业法律合规部门要加强在反垄断、公平竞争等领域的合规风险识别。

③建立有效的反垄断合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反垄断合规培训,特别是加强商务、业务部门人员的培训;对出现有违公平竞争的不合规行为要及时自查自纠。

④企业要主动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出现合规问题后,通过积极整改和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争取得到责任减免的机会。

作者|李梦清|当值编辑|李梦清

责任编辑|何梦飞|主编|郑媛眉

比特币崩盘,山寨币野蛮收割韭菜,谁来整治带货者“马斯克们”? 9毛的雪碧,11元一盒面膜,临期产品真是线下超市的好生意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