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娜周健
连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
4月12日,华为公司第18届全球分析师大会在深圳开幕,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会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正面回应,并阐述了下一个十年华为的五大战略重心。
徐直军指出,华为未来将强力投资智能汽车产业部件,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提供商,用ICT能力赋能汽车行业。徐直军在大会现场点名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大车企为“深度合作伙伴”,将共同打造子汽车品牌,合作子品牌车将逐步走向市场,并将标有“Huawei inside”logo。
为什么不造车
“这是个老问题。”徐直军说,“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认为华为应该造车,华为有品牌,也有能力,为何不造呢?毕竟连小米都造车了。”
徐直军表示,华为做这个决策是经过多年讨论的。华为从2012年开始进行汽车相关研究,2012年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那时候还没有自动驾驶的概念,只有电动汽车的概念。随着不断演进,才有了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概念。华为也逐渐明确了自己要做驾驶员。
“我们和日本、德国、中国很多大型车厂都谈过,发现他们需要的不是华为这个品牌的车,而是华为的ICT软件能力,能够帮助他们造好车,卖好车。”徐直军说,2018年,华为就明确了“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的策略,这个决策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
对于进展如何的提问,徐直军给出明确的答案,“基于华为ICT能力的汽车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陆续推出。”
“Huawei inside”汽车4月亮相
徐直军表示,华为未来将强力投资智能汽车产业部件,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提供商,用ICT能力赋能汽车行业。同时,华为也希望开拓一些新商业模式,跟车企打造一些子品牌的车。
为此,华为目前选择了三家车企作为合作伙伴,打造三个子品牌,北汽今年四季度开始推出一系列车型;长安和广汽的子品牌的名称尚未确定,但与广汽合作的L4级智能驾驶汽车计划在2024年推出。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微近日宣布,将在4月17日于上海发布新一代智能纯电轿车阿尔法S,此次的合作方便是北汽蓝谷旗下合资品牌极狐(ARCFOX)。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发布的海报中,不仅出现了“全球自动驾驶新标杆”的宣传语,还出现了华为旗下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的标识。这意味着阿尔法S或将成为首款采用华为HI品牌标志的车型。
“目前跟北汽的合作已在进行中,其中一个就是北汽的ARCFOX极狐,大家逐渐会看到华为和车企合作的车走向市场。”徐直军说。但他也坦言,“这类合作不会太多。”
“我们还设计了‘Huawei inside’的品牌,以后大家看到这个车上有这个品牌,就知道是华为参与了。不过不是所有合作汽车都会有这个logo,只有使用了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才会有这个logo。”
徐直军透露,标有Huawei inside的车4月会在上海车展上展出,最长可实现1000公里自动驾驶。
还在思考如何帮车企卖好车
虽然三家深度合作的车企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最先公开表示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但捷足先登的是北汽蓝谷。
据公开资料,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服务,以及激光雷达、AR HUD等30个以上的智能化部件。其中,AI算力、毫米波成像雷达点云密度、激光雷达激光线数、摄像头探测距离处于领先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徐直军在演讲中不仅提到华为要帮助车企造好车,还透露“余承东最近还在尝试怎么帮助车企卖好车”。而就在本月6日,余承东以见证人的身份,见证了小康股份与华为签署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
虽然不是华为深度合作的车企,但小康股份正在积极绑定华为,其子公司金康新能源推出的赛力斯SF5搭载的三合一电驱+智能增程系统,由双方共同研发,是全球第一套融合华为Drive ONE三合一电驱的智能増程/纯电动力系统。
小康股份还曾表示,到2022年,赛力斯旗下新车型将搭载华为的鸿蒙系统、激光雷达以及运用碳化硅技术电控芯片。
已在智能汽车部件研发上投资超过10亿美元
徐直军说,华为今年的目标还是活下来,但今年还想争取活得好一点,希望明年的年报发布会能正常进行,华为分析大会还能举行,还能见到大家。
如何在“活下来”的同时朝着“活得好”发展,徐直军表示,将优化产业组合,尤其是增强软件能力、加强先进工艺弱相关产业投资和智能汽车部件产业投资。
“今年智能汽车部件的研发投资超过10亿美金,每年每台车收入如果有1万元,对我们来说就足够了。”
徐直军指出,ICT赋能汽车行业,一旦真正实现了汽车的无人驾驶,就颠覆了整个与汽车相关的所有产业。华为认为这是未来十年内最具颠覆性的产业。华为将加大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推进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网联化。他相信,汽车产业将为华为带来长期战略机会。
除此之外,徐直军还透露了华为未来将重点推动的其他四项关键战略,包括推动5G价值全面发挥,定义5.5G,牵引5G持续演进;以用户为中心打造全场景无缝的智慧体验;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低碳社会;努力解决供应连续。
未来几年芯片涨价可预期
对于备受关注的“芯片荒”问题,徐直军说,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引发全球产业链的恐慌,全球产业链都在考虑半导体供应问题,产业链已从最初“0”备货,变为1个月、3个月、6个月甚至1年备货。未来几年,芯片涨价是可预期的。
徐直军指出,芯片行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让芯片供应链自主化,他呼吁整个半导体产业回归正常商业秩序,重建全球信任,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