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子晔
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在短期内仍无法解决,这使一些车企开始加大在芯片领域的投资。
2月8日,长城汽车宣布,该公司已经完成对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简称“地平线”)的战略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平线2月9日宣布完成C3轮3.5亿美元融资的投资方中,除了长城汽车外,还有比亚迪、长江汽车电子、东风资产等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身影。
而除了对地平线的战略投资外,长城汽车还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高级辅助驾驶(ADAS)、高级别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方向为重点,共同探索汽车智能科技,开发市场领先的智能汽车产品,快速布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智能化核心技术,加速智能汽车的研发与量产落地。根据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各自在汽车、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通过多领域业务融合,共同积极探索智能化、网联化等汽车科技,开发市场领先的智能化、网联化汽车产品,实现共同发展。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芯片对于汽车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平线是行业领先的汽车智能芯片企业,相信长城汽车与地平线能够在未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研发能力,共同构建全链条自动驾驶AI核心技术,着力推进在前装量产方向的深度合作。”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
国信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目前汽车产业链的交付模式发生变化,芯片厂商先前更多作为Tier1的供应商,而当下更多的是直接与汽车厂商发生交易。复杂的需求与高算力芯片的落地,使得芯片厂商需要对外寻找整体解决方案生态合作伙伴,为车厂共同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业内认为,长城汽车等车企战略投资地平线,与当前芯片供不应求相关。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来临,车企在软件方面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要。地平线CEO余凯告诉记者,主机厂对AI芯片的需求正在加剧,这使芯片厂家与主机厂加深了合作。余凯表示,主机厂希望自动驾驶功能要比肩特斯拉。此外,在座舱体验方面要超过特斯拉,这也是中国智能驾驶的路径,而国外用户目前不太注重驾驶体验。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汽车行业就出现了芯片短缺的问题。目前,大众汽车、福特汽车、斯巴鲁汽车、丰田汽车、日产汽车、通用等多家汽车制造商都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响。根据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预计,由于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预计将造成多达450万辆汽车产量的减少,这相当于近十年以来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5%。
工信部2月9日发布的消息称,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电子信息司就汽车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与相关企业座谈交流,建议汽车芯片供应企业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加大产能调配力度,提升流通环节效率,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努力缓解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问题,为中国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Wind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中车用芯片自研率仅占10%,90%的汽车芯片都必须依赖从国外进口。除汽车外,国产芯片在通讯设备、消费电子的市占率也多在10%以下,汽车缺“芯”更加凸显芯片国产化的瓶颈。在余凯看来,在智能汽车发展时期,中国品牌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中国品牌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不能拿到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前两名,基本上就出局了。
而由于芯片技术门槛高、周期性长以及开发难度较大,目前全球车企仅特斯拉一家自研芯片。余凯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特斯拉做的是颠覆式的创新,而不是增量创新。特斯拉自研的FSD芯片,比Mobileye的芯片整个算力提高了30倍,特斯拉加速了整个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
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除了特斯拉外,大部分车企的智能芯片主要来自国际科技巨头。不过,面临芯片短缺的问题,一些车企开始考虑自研芯片。除了战略投资地平线外,长城汽车也正在考虑开发车规级的芯片。而上汽通用五菱不久前也宣布,将迅速拉动中心各部门资源,建立TDC芯片国产化工作小组,以保证该公司各项目产能不受供应商影响。目前,比亚迪在芯片业务上有所布局,比亚迪拟将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吉利集团旗下亿咖通科技与云知声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芯智科技,该公司对外表示已经下线了两款车规级芯片。
“车企在软件方面有短板,进军芯片领域会成为一种趋势。未来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在技术方面。不过,自研芯片比较复杂,也需要与科技企业分工协作。”LMC汽车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凌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