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出手!华为VC悄悄投了两家半导体企业

日期:08-27
华为半导体投资

首次出手!华为VC悄悄投了两家半导体企业

文/Rica

华为旗下的创投机构,终于出手了。

四个月前,华为低调豪掷7亿全资控股成立一家投资公司—哈勃投资,开始涉足VC圈。近日,投资界获悉,哈勃投资已经悄悄投出了两笔——山东天岳和杰华特微电子两家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公司均属于半导体行业。山东天岳是我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龙头企业,杰华特微电子则主攻电源管理芯片设计研究。在中国与美国争夺半导体话语权的大背景下,华为的出手令人充满好奇。

首次出手:

华为悄悄投了两家半导体企业

拿下华为的投资,这两家公司到底是何来头?

首次出手!华为VC悄悄投了两家半导体企业

资料显示,山东天岳2010年成立,核心产品是碳化硅材料,这是继硅、砷化镓半导体之后最新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得碳化硅者得天下!”碳化硅对于5G建设意义重大,已成为行业内公认的事实。

我国及全球5G网络正在大规模建设中。大数据传输、云计算、AI技术、物联网,包括下一步的能源传输,对网络传输速度及容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功率芯片的市场需求非常大,而硅材料的负载量已无可突破的空间。

碳化硅是制造高温、高频、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综合性能较硅材料可提升上千倍,被誉为固态光源、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器件的“核芯”,是光电子和微电子等产业的“新发动机”。

5G时代,碳化硅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据法国知名电子供应链市场研究机构Yole预计,到2020年全球碳化硅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5亿美元,而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翻倍达到10亿美元,2020-2022年的复合增速将达到40%。

目前,全球碳化硅产业格局呈现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其中国与美国一家独大,全球70-80%的碳化硅半导体产量来自美国公司;欧洲在碳化硅衬底、外延、器件以及应用方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日本是设备和模块开发方面的绝对领先者。

而山东天岳历时8年,成为全球第4家实现碳化硅衬底材料量产的企业,主要产品技术难度极高。全球仅4家量产,同时具备了导电型和高纯半绝缘两种工艺,尺寸覆盖2-6英寸。2016年,山东天岳“宽禁带功率半导体产业链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国家集成电路“十三五”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

根据企查查,8月16日,哈勃投资注资908万元,获得山东天岳10%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宗艳民,持股近90%。考虑到华为面对的外部环境以及碳化硅在5G时代的重要性,华为投资山东天岳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比山东天岳,杭州杰华特微电子要高调得多。资料显示,杰华特成立于2013年3月,注册资本5500万元,总部位于杭州,在美国、韩国,中国张家港、深圳、厦门等地设有分公司。

杰华特主攻功率管理芯片研究,为电力、通信、电动汽车等行业用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目前拥有电池管理、LED照明、DC/DC转换器等产品。杰华特创始人周逊伟是一名海归创业者,曾获浙江省“千人计划”荣誉,团队核心人员来自美国德州仪器和美国芯源公司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哈勃投资前,杰华特已经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睿投资、鑫元基金、中电海康、中银浙商产业基金、聚源资本、同创伟业。

华为投资版图:

曾公开14笔投资,大多数为并购

事实上,在成立哈勃科技前,华为已在投资领域小试牛刀。

根据企查查数据,华为至今公开14笔投资案例,其中9笔为并购。从公司业务层面看,主要围绕物联网、芯片、云存储等关键技术领域,也有涉足部分互联网项目。

华为之前有专门负责投资的部门,被称为“企业发展部”。据华为内部人士介绍,“这个部门主要是做海外的投资,国内最多做些华为自己人创立的项目。”

首次出手!华为VC悄悄投了两家半导体企业

在过去十年间,企业发展部主导了华为多笔重要投资,最大手笔莫过于2011年5.3亿美元收购华为赛门铁克公司,2016年斥资1.5亿美元收购Toga Networks公司。

2014年7月,华为与德国博世和美国Xilinx公司共同投资了XMOS公司,投资规模高达2620万美元。XMOS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致力于物联网领域的高性能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华为首个在英国的投资案例。两个月后,华为在物联网领域又下一城,以2500万美元收购了另外一家英国的物联网公司Neul,而这家公司此前与华为有过9个月的合作。

多年前,物联网就成为华为的战略布局重点。早在2012年,华为便对外宣布进军物联网,并已经完成了相关物联网解决方案。

对于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华为而言,其投资风格也异于常人。不过,在聚焦主业之外,华为也在互联网领域有过投资。

这一次,华为意欲为何?

任正非曾明确“不做股权投资”

科技巨头涉足创投并非新鲜事,前有腾讯、阿里等,后有小米、美团点评等,先后化身战略投资人,在创投圈掀起阵阵波澜。

但华为进入VC圈,此前引发热议,因为打破了之前华为内部提出的“三不”原则。

2017年11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签发了126号文,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中最核心的便是不做应用、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只聚焦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让各行各业实现自身的智能时更简单、更容易。

实际上,华为在投资方面的打法一直遵循的是《华为基本法》中制定的规则,该基本法中提到,华为永远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永远不进入主行业以外的行业。

此后,华为轮值总裁徐直军也在华为云相关采访中强调,在云领域上,华为不投资集成商或应用开发商,不去培养一帮“亲儿子”,也不让“亲儿子”跟合作伙伴竞争。

对此,外界早有质疑。在国内业务上,华为在通信硬件领域已取得辉煌成就,但在投资方面却还是新兵。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已经构建从底层到应用层巨大的护城河,而华为始终“缺条腿”走路。

如今,从哈勃投资出手的两家公司看,释放了什么信号?一位接近华为高层的私募人士对投资界称,华为投资不是出于财务投资目的,而是其构建产业生态布局的抓手。他分析,华为内部业务收入结构从B端运营商驱动型,向C端终端驱动型的转变,倒逼华为在不突破《华为基本法》的基础上构建产业生态。

台积电否认侵犯GF专利:所有技术自主研发 将积极应诉 华为与俄罗斯商谈为用于人口普查的平板安装该国OS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