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红海淘金杀入电视领域的深层逻辑
李娜
[未来,华为还可以通过对芯片、操作系统和应用的整合创新,使其生态链中的包括电视在内的所有终端实时在线、自然交互,激发更大的商业价值,这是传统电视厂商所不具备的能力。]
谁还在看电视?
对于传统的电视厂商来说,这是一个既尴尬又现实的问题。电视机的日均开机率已经由三年前的70%下降到了30%,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了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更多的家庭时间被手机、平板以及电脑掠去。今年国内电视市场的销量和销售额依然呈下降趋势,产业形势不容乐观。
但电视行业从来都不是一个寂寞的行业,“跨界者”不断。曾经的互联网电视风潮因乐视、暴风、微鲸等厂商的进入而兴起,“靠内容赚钱”的模式也一度受到投资人的追捧,然而在风潮退去,内容收益无法支撑运营成本时,简单粗暴的价格战便成为这些厂商手中最后的救命稻草。
从目前的时间节点来看,第一波电视行业的“新势能”当中,只剩下了小米。但在家庭交互场景中,电视依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高清的画面、庞大的市场保有量、成熟的内容渠道入口,并且能同时覆盖3到5个用户。所以在手机和Pad的平台之后,电视开始成为通信领域巨头华为关注的重点,寄望于在5G高速连接时代,电视有机会成为“放大版”的手机,从而转变为智能家庭中枢的控制中心。
有这一想法的不仅仅是华为,一加、OPPO、vivo等厂商都在探讨进入电视行业的可能性,可以看到,第二波的电视“新势能”正在成形。
打通从端到云的通路
几年前,电视产品成为华为为数不多在分析和研究要不要进入的领域,因为从家庭交互中心的角度来说,电视形态是智能家居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但来自于内外部的质疑声很大,核心的问题在于电视行业本身已经进入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少、市场容量饱和的阶段,彩电价格被打到了“地板价”。
2019年第一季度电视市场零售量规模为1202万台,同比下降1.1%,零售额规模349亿元,同比下降13.1%。而中怡康的数据显示,1~5月彩电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4.2%,零售额同比下降13.6%,市场累计均价仅有2986元,已经不足3000元。
价格急剧下跌的同时,平均尺寸还在增长,也就意味着局部的价格战将更加激烈。今年“6·18”期间,32英寸的产品均价已经低至699元。低价竞争导致利润的下降,彩电头部企业发布的年报均显示利润率逐年下跌,彩电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同时,电视的开机率也在连创新低。这些问题都是华为一再强调不做“传统电视”的原因。
华为将其第一款电视产品命名为“智慧屏”,从形态来看,该产品和目前市面上的电视产品并无差异。从“家庭影音娱乐中心、信息共享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多设备交互中心”的目标定位来看,华为对于电视的布局有着更多战略意义的考量。
此前,华为在电视“硬件”产业链上多有布局,其中最具实力的是芯片层面。
如手机芯片一样,作为电视的大脑,电视芯片决定了电视机的画质、音质、运行速度、解码功能。而华为的视频编解码芯片系统涵盖了65纳米的3518A到28纳米的3519,分辨率从D1到最新的4K,帧率高达60fps。在4K/8K高清播放领域非常重要的HEVC/H.265视频编码技术,华为拥有多项核心专利,且是HEVC标准的绝对主导。
而在操作系统上,有消息称,华为将在8月初的开发者大会上公布鸿蒙系统的更多细节,这一操作系统原本被视为安卓的“替代品”,且华为欲通过其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的操作系统,同时还兼容全部安卓应用和所有Web应用。换言之,鸿蒙很有可能被运用在华为的“电视”产品上。
芯片加上操作系统,再加上不难从产业链中找到合作的面板资源,造个电视并不难,如果华为坚持将“电视”定义为“放大版”的手机的话,除了与手机资源上的互通外,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跨过政策上对于互联网电视的内容监管,但目前仍不清楚华为在视频方面的介入方式。
但仅仅是将手机的功能延续到电视屏幕上,显然不是华为的最终目的。比起直接做电视,对于华为来说,更大的价值也许是在技术层面的协同,在智能家居领域建立自己的生态闭环,让华为的软硬件产品无处不在。
“华为有做电视的能力,就差一块屏,但是从战略上看,华为并不是为了做电视而进入这个行业。”一手机厂商负责人评价,华为的战略依然是围绕云管端进行,未来将成为通信设备商+终端厂商+云服务商+操作系统商,不只是在做生态链,而是希望打通整个从端到云的通路。
传统电视厂商的危与机
对于传统的彩电厂商来说,华为这条“鲶鱼”也带来了两种态度。
一种声音认为,新鲜血液能够激活行业的活力,跳脱行业的战略思考或许能够打破目前家电厂商遇到的困境;另一种声音则认为,没有人可以颠覆旧有的电视形态,产业的固化无法通过几家厂商完成,要改变的话必须是新的产品形态,比如AR和MR、可穿戴产品等。
“我们在单型号上的投入,可能比一个公司在整个电视品类上的投入还大。进入这个行业后,我们发现这个行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比我们想象的要少。”荣耀总裁赵明表示,希望用一类产品把用户从手机重新带回大屏面前,智慧屏品类的发布其实是一个开端,可以把它理解为放大100倍的手机。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智慧屏作为家庭中心的合理性。
目前,华为消费级的产品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穿戴设备、路由器、随身WiFi、扫地机器人、电视盒子、智能体脂秤等,整个生态平台的入口连接数已达2.6亿,连接着4000万家庭。未来,该公司还可以通过对芯片、操作系统和应用的整合创新,使其生态链中的包括电视在内的所有终端实时在线、自然交互,激发更大的商业价值,这是传统电视厂商所不具备的能力。
但问题来了,即便华为对标的不是传统电视厂商,但在客厅屏幕之战上,双方的碰撞也不可避免。
从行业角度而言,要现有的电视厂商,完全使用华为的技术包括底层协议并不容易。简单来说,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硬件白白成为其他公司的入口,为他人作嫁衣。
此前,包括互联网厂商在内,不少科技巨头在“智能家居”中推出的方案是希望所有的硬件能够全部按照它的标准去做,通过把所有的硬件整合起来变成一套超级系统,但是稳定性、时间等问题,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没有硬件的支持和接入,软件的功能就无法实现。
即便是苹果也没能打破各个阵营之间的高墙。从智能家居HomeKit来看,虽然开发者只需要通过苹果终端就能够对全屋的智能设备进行遥控,但现状是除了单品价格畸高外,产品之间也没有过多的联系,很难让消费者提起兴趣。
目前无论是智能化的单品,还是现有的智能家居平台及系统,都还只是停留在初级层面,仅能实现局部智能,与用户所期待的智能家居仍有巨大落差。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表示,华为对于“全场景”战略有长远的规划,智能家居是其未来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华为希望该业务比例能够提升至终端业务的30%,其中电视是一个重要发力点。
消费电子产业资深观察人士董敏分析,华为系的进入,首先会对大屏硬件重新定义,催化电视等大屏产品的进化。更乐观看,可能会修正行业的市场化竞争方式,希望华为系的定价和竞争系统改变产业低利润、负利润运营的困境。另外,会加剧产业玩家的优胜劣汰,极有可能重塑品牌格局,但不意味着华为一定会领先。“智慧大屏这个赛道上很拥挤,首先要考虑的不是领先,而是不要被挤下去。”
无论是上游彩电芯片厂商还是传统彩电企业本身都在加大对电视的“改造”。
不管怎样,电视行业的变革已经开始,让消费者告别过去对传统电视的认知不仅仅是“新进者”们要做的,也是传统彩电厂商需要思考的,不被挤下“赛道”的办法和机会,就在于拥抱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