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4年前,70后的搜狗CEO王小川与90后的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现场交锋,火药味十足。王小川可能没有想到,当年自己的一个眼神会让孙宇晨耿耿于怀这么多年。更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4年之后这个90后的男孩以3100万人民币的高价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媒体的目光纷纷聚焦到了这个不足30岁的年轻人身上。然而,登上微博热搜和网页头条并不意味着公众认可孙宇晨和他背后的数字货币行业。
今天新浪财经为大家带来了当年王小川与孙宇晨对话的全文,王小川和孙宇晨的这场对话,不仅仅是一位70后和90后的交流,也是一场互联网行业与数字货币行业的思想碰撞。至于谁是谁非,诸君自有看法。
第三部分
王小川:你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让你能够和银行沟通(数字货币支付)呢?
孙宇晨:通过学界。学界一般思想比较开放,愿意接收新事物,比较愿意听你讲。(数字货币支付)是一个新模式、新技术,学者要做研究本身就需要吸收新的东西。所以,唐宁(宜信集团创始人兼CEO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专家)当时推广互联网金融一般都是从高校开始渗透。因为学界是讲创新的,而监管是比较保守的。
首先,唐宁当时也是先影响学界,他在北大、各种金融(班)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论坛,影响业界人士,然后通过学界做出靠谱的研究再去影响监管。我们当时也是用这样的方法。我从国外刚回来的时候,也把讲述技术的主要地点放在了人民银行研究生院。
首先我们(数字货币支付创业公司)的主管机构是人民银行,当人民银行试图了解一个技术是否靠谱、是否好的时候,它首先会去问人民银行研究生院,因为人行研究院是人民银行自己的研究机构。
我们当时把整个推广的重点都放在人行的研究生院。当时我们去给人行研究生院介绍这项技术,资助人行研究生院他们做研究,包括我自己现在还担任人行研究生院的互联网金融观察学术委员会委员。
因为人行研究生院有一个很强的需求,那就是要知道美国硅谷互联网金融技术发展的情况,我我是他们一个非常好的对接人,因为我在硅谷工作。其实我不光帮人行把我们的这项技术(数字货币支付)对接了,还帮他们对接了很多硅谷其他的创新公司。因为硅谷的公司之间都比较熟,当时我呢吧就跟人行建立比较好的关系,我们帮助人行去对接硅谷的技术,同时重点向人行研究生院推广我们的技术。
王小川:你们向人行研究生院的哪个部门推广?
孙宇晨:人行研究生院有一个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主要是研究我们这个(数字货币支付)的,当时我的主要成果是也是借用这个平台做起来的。首先人行研究生院办的刊物,很多领导都看的,人行自己的人是看的,比如《互联网金融观察》。包括人行研究生院的研究报告他们也会看,如果我们这个(数字货币支付)算是支付清算领域,他们就会给支付清算司看。
我们首先得拥有我们的一套阵地,宣传自己的东西(数字货币支付)。
人行研究生院的领导也都比较不错,比如廖理老师,廖理是主要常务副院长,负责管人行研究生院。后来我们就应邀开始参加很多人行的活动了,包括清华全球金融论坛,新金融联盟论坛。人行研究生院是金融界很多主要活动的组织者。他们会邀请我们去这些论坛介绍我们的技术和发言。
这些论坛对我们这样的机构(数字货币支付公司)来说是很好的推广场所,比如五道口金融论坛的时候,跟我一起来的嘉宾都是吴晓灵、周小川这样级别的领导,其他的银行领导一看,哎,不错,技术很先进,监管也比较认可。
监管虽然说没批准,但是能让我上去讲(数字货币支付),就代表这个技术比较新颖。这样一讲完,很多银行的人就愿意来联系我们,起码想听听这个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银行的人来了一看监管似乎态度比较承认,渠道就慢慢的打开了,后来参会的机会就更多了。业内的各种会,闭门的、非闭门的、公开的,都会叫我们去。
(对于推广)一开始要把可信度树立起来。跟主要监管机构打交道,在监管部门那里把可信度树立起来,这样监管部门就会比较认可你。其实这个路线因为之前唐宁(宜信集团创始人兼CEO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专家)也走过,因为之前P2P也是有监管的问题。我是在复制唐宁的路线。
唐宁一开始也跟监管机构搞好关系,然后慢慢地等监管默许你开始做这个业务,等你越做越大的时候,就已经不是把你关掉和不关掉的问题,而是如何监管的问题了。
我觉得P2P就是慢慢地变成这样了。一开始唐宁做宜信的时候,很多风投不投的原因也是怀疑是不是跟高利贷、非法集资扯上关系。宜信花了很长时间解释这个事情。监管觉得还可以,可以放开,就让宜信稍微做一点,等宜信慢慢盘子做大了,客户很多了,关掉的问题就慢慢地不存在了。
所以,我的想法大概也是照着这个路数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