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董军
最近深圳有不少智能硬件企业又开始一波波宣传,声称拥有最先进的新型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能够植入人体的健康管理芯片,并配备了大量高精尖“黑科技”,可用于监测、分析身体健康状态。据悉,这些智能产品颇受“壕客”的欢迎。
用芯片来监测日常健康
一家健康管理机构的李姓顾问表示:她所在机构创立于2012年,所有智能健康监测分析仪器,均是自主研发的,涵盖了血液、体能、精神状态等多个分领域。
“植入芯片是我们新推的项目,其实不会很痛,就跟打针一样,一下就没事了。”她介绍道,“光是过去这一个多月,就有十几位会员接受植入了这一款芯片。我们推广期间内优惠价格只要6999元,芯片终生免维护、免充电。无副作用,十分方便。”
而在另一家健康管理机构,一名头发花白的男士在专属健康顾问的指引下,拆下了佩戴在手上的一枚黑色手环,交给了在场的一位检测人员。在用数据线连接上电脑之后,一份含有大量图表的分析报告就出炉了。
“那个是分析睡眠用的。很多失眠的会员都能够得到专业的建议,通过大数据分析后调整个人饮食和作息,改善睡眠状况。”负责接待的业务经理介绍说,这款智能手环一个月仅需充电一次,价格399元。是他们机构的热销产品,颇受工作压力繁重的人士欢迎。
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想要借助科技手段,管理、改善健康状态的需求越来越大。无论是可穿戴设备,还是可植入芯片,用户都希望能在专业智能仪器的帮助下,了解身体状况,提前预防疾病。但是,这些仪器设备真的靠谱吗?
唬人的高科技有多神奇?
“(芯片)打进去倒不很疼,也没有异物感,反正这是高科技,咱也不懂呀。”
三个月前,胡先生在深圳一家健康管理机构植入了健康分析芯片。如今,他每周六都会来这里让设备“扫扫”手臂,看一看过去一周内血液的变化情况。
这款号称能够生成大量分析数据、图表的扫描设备,外形和普通的平板电脑十分相似。只是看不到机器上有任何商标、Logo,对方解释是机构自主研发的专利设备。
然而,这些健康管理机构宣称国外订购,或者“自主研发”的高科技智能设备,技术壁垒远比想象中“简单”。
以之前一位健康顾问极力推荐,外形像类似平板体重计为例,有专业人士指出,这其实就是一台如假包换的智能体重计。
在测量完用户体重信息之后,通过无线连接APP,查看体重、体脂比等身体质量指数,即BMI。“本质就是量体重的,BMI的计算方式也十分简单。”助理营养师杨乔雅介绍,“BMI指数”是用体重数除以身高后,平方所得出的数字,是目前最常用衡量人体胖瘦及健康程度的标准。如今有不少智能体重计产品都具备BMI分析功能。
另一种需要赤脚接触使用的分析仪器,杨乔雅推测是一台专业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常见于各大康复中心、养疗中心、健身中心,设备价格在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尽管部分仪器设备能够监测用户身体状况,辅助运动锻炼,却远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夸张,也不是所谓最新的智能科技产物,更无法分析“各种东西”。
只是花钱图一个安心
48岁的黎添在深圳经营着一家电子工厂,去年一场大病,让他开始重视身体健康问题。
“说句实话,随着年龄增加,我很怕得病,更怕那些大病。”因此,他从今年初开始,就在一家健康管理机构花了15000元办理了年度会员。
“说白了,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也是图个安心,心理作用罢了。”他说。对于机构所宣传的仪器、设备效果,他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包括健康顾问最近推荐的可以24小时监测的“植入式芯片”,他也在考虑中。
随着部分高消费人群日益重视健康问题,大量打着科技、智能旗号的健康管理机构、科技产品也在不断涌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些科技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带来了相对合理的运动计划、生活方式以及内心上的慰藉。但这些产品和服务也带来一种依赖,导致部分用户盲目相信仪器数据,将自己的健康寄托在了这些“黑科技”上。
(本文系作者个人研究之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作者系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