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没有哪家国内大企业是大学生创业做成的

日期:11-05
雷军小米创业者

雷军:筑梦“星辰大海”

文 本刊记者?马文良

2018年7月9日,雷军创立的小米在香港上市,成为港交所力推“同股不同权”的首家上市企业,跻身有史以来科技股前三大IPO。这次小米上市纪念衫正面写着:厚道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背面写着:傻人有傻福。

雷军在现场发言,他说:“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小米每一寸血管里都流淌着创新的血液。但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巨大付出的创新,也没有不经历无数挫折的创新,更没有不承受误解甚至非议的创新。越是理解这一点,就有越多的感恩。感恩所有给予我们的理解、信任、鼓励与支持!”

在中关村,谦逊有礼的雷军是公认的创新者,也是手机行业的颠覆者。他是企业家,金山快译、画王、毒霸、游戏,都与他密切相关,金山WPS更是民族软件的脊梁;他是天使投资人,UCweb、YY语音、拉卡拉、凡客诚品,这些公司的成功无不验证着雷军的眼光;他又是创业者,卓越网卖掉了,然后创办小米科技,“不是必赢就是必输”,他要做一家像苹果一样伟大的公司。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小米就这样出现了。无论是从其融资历程还是商业模式,其发展历程都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从2010年到2014年,短短4年小米估值从2.5亿美元飙升至450亿美元。

这是一家充满奇迹的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手机行业的“颠覆者”——这也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一个十几人的小公司两年半时间就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同时,小米公司是营收最快超过10亿美金的公司,也是营收最快超过100亿美金的公司——从创办到超过100亿美金的营收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虽然经历了2015-2016年的阵痛,小米在2017年成功实现了翻盘,提前实现了年初的营收过千亿目标。营收过千亿,国际科技巨头中,苹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国内科技公司,阿里用了17年,腾讯用了17年,华为用了21年——其实早在2014年两会时期,雷军便定下了这个目标,四年的时间小米销售额迈进千亿大关,现在终于达成所愿。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就是颠覆者的创新秘诀。

和金山一起走过的日子

雷军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优秀的程序员,这一点与他大学所学的专业密切相关。1987年,雷军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他只花了两年修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大一时编写的PASCAL程序,在他上大二的时候就已经被编进大一教材里。他在大学期间编撰的《深入DOS编程》和《深入Windows编程》也颇受程序员的推崇。

1990年大三暑假,雷军的朋友王全国和另一个朋友想办家公司,拉他入伙,让他负责技术和服务,股份四个人平分。雷军对自己的技术相当自信,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公司取名Sunsir(三色),希望红黄蓝三原色创造七彩的新世界(6.620,0.06,0.91%)。团队看似强大,公司人最多的时候有14个人,业务范畴也挺宽,卖电脑,做仿制汉卡,甚至接过打字印刷的活。实际上,公司账上基本没什么钱,连吃饭都是个问题。没过多久,公司仿制汉卡的技术被人盗用,对方一次做的量更多,卖的价钱也比他们便宜,这个产品几乎没挣到什么钱。

高涨的创业热情被残酷的现实一天一天消磨,雷军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学生,我是否具备创业所需要的能力?琢磨许久,他提出了散伙。

那是冬天的一个星期天,大家同意了雷军和王全国退出,两个人分了一台286、一台打印机和一堆芯片,就离开了。

“现在想来很荒唐,像过家家一样。”雷军说,这段创业经历,让自己看清楚了现实——没有哪家国内大企业是大学生创业做成的。

1991年,雷军大学毕业。就在那一年的11月,他见到了求伯君:“求伯君那天穿了一件质地很好的黑色呢子大衣,很有风度,让我大感震撼,觉得自己就好像是个站在成功人士面前的乡下孩子。”求伯君是因为写程序大获成功,在雷军眼里,求伯君是中国最优秀的程序员,是个偶像。他心想,金山既然能够造就一个求伯君,就会造就出第二个、第三个。这一想法激励着他。

1992年1月,雷军正式加盟金山软件,雷军花三年时间开发丰富WPS功能的组件“盘古”。四年后,雷军名列“国内十大IT杰出青年”,而彼时的李彦宏还在美国求学,马化腾四处筹钱想创办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雷军喜欢读书,他说18岁时读过的一本书《硅谷之火》,这是他梦想的源泉,那本书讲述了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等一群人创办苹果电脑公司并改变世界的故事。“乔布斯说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因为美国人认为他们就是世界的中心,我说我创业是为了科技报国,你信吗?”而这也成为雷军毕生追逐的梦想,“科技报国”的种子萌芽,直到后来遇到求伯君,让他意识到弃政经商也可以实现科技报国,对此他开始深信不疑。

1998年,联想注资,金山重组,求伯君提名,董事会通过雷军担任总经理。同时,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相继成立,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大佬”,而雷军却一直坚守金山,直到2007年10月,金山终于在香港上市,但市值只是一家主流互联网上市公司的零头。两个月后,雷军选择离开。

当被命运扔在十字路口,他终于有了一次破釜沉舟的勇气。雷军说,他年过四十才走出低谷,抱着不是必赢就是必输的信念创办小米科技,因此体会到“跳下悬崖”的创业感觉。

互联网“小米时代”的颠覆者

“2010年的4月6日,我们几个人,在北四环的银谷大厦静悄悄的创办了小米公司,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那时的雷军,已经超过40岁,在互联网领域,堪称老兵。“柳传志是40岁创业的,任正非是43岁,我觉得我40岁重新开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人因梦想而伟大,他说,18岁时,自己想办世界一流的企业,到40岁发现目标渐行渐远,再试一把,输了也认了。不至于害怕得连试都不敢,老了后悔。

创业初期雷军很低调——先是悄悄成立了公司,然后以第三方名义开发MIUI系统,甚至在招聘时都不说他是真正的老板。在小米创办初期的一年多,任何人不允许讲小米是雷军创办的,也不发新闻稿,拒绝接受任何采访。雷军的想法是,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把产品做好。

“高度认同‘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难做。我们只做了一款手机,也只有一个名字,就叫“小米手机”。”

创业一年后的夏天,雷军以一种类似苹果发布会的形式,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完成了两个小时的演讲,正式推出小米手机。彼时台下一众“米粉”喊出的“雷布斯”,似乎也彰示这位推崇“乔布斯”的中国创业者身上沉甸甸的创新使命。

小米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它的意义在于,这是一个纯互联网思维的产物,从商业模式、软硬件、营销方式、渠道创新和社区建设,是彻底的颠覆和创新。此时的雷军将自己定位成“创业者”,创业如同在悬崖跳舞,而这次,他孤注一掷。

小米时代的雷军完全沉浸在一个产品经理的快乐中,不再是西装革履,而是和互联网大多数老总一样,穿着T恤牛仔裤上班,随意但充满活力。黎万强说,小米是雷军产品精神的完美体现,挑选小米的开机画面,团队就看了100万张照片。“极致就是要做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做的非常好。”雷军经常拿“海底捞”讲故事,说做的产品要超出预期。

自2011年10月20日发货以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小米就创下了100万台的销售业绩。更令人惊奇的是,发货当天,在短短3个小时内10万部手机抢订一空,2亿元的销售神话足以让消费者对小米这个后起之秀刮目相看。然而小米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质疑和攻击一直如影随形。2012年5月,有人攻击小米暴利,又提前散布小米第三次融资的消息,这给雷军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那时候,雷军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质疑一一回应,他还做了一张成本表,一个个算,小米到底赚多少。“提前宣布我们融资成功,使我们陷入两难——回复是抬轿子,不回复就被栽赃了,我们努力说服投资人公布融资信息。”

雷军说:“小米公司的企业思想是尽量不树敌”,这可能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

小米模式:中国式创新的样本

小米公司为什么能快速成功?雷军如此解释:一切从现实出发,互联网给这个社会带来最根本的改变是什么?是对称,简单说是信息的对称,权力的对称、资源分布的对称都以信息的对称为根基。他说:从信息对称的角度出发,营销的时候要真实,而不是过度宣传,过度宣传轻易就会被用户用互联网搜索等工具识破;真实如何获得消费者,必须把产品做到极致;如何才能把产品做到极致,必须专注;产品做到极致就会有口碑;同时互联网时代一切快速发展,信息快速流动,任何公司都没有秘密可言,适者生存,必须比所有对手快。

而在小米的营销更是被雷军做到了极致。用强大的营销,加以企业、产品人格化等手段,一个人、一个企业在一夜之间积聚拥趸。粉丝大量产生,企业将无往而不利。雷军瞄准的目标粉丝是谁?年轻的、18岁到33岁之间的理工科男性。这些人就像年轻时候的雷军,是智能手机的发烧友,也是最懂手机的人。他们在周围的人群中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颇具影响力,但同时,也是最难伺候的人。

为了征服他们,雷军提炼出了一个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直到现在,小米基本上就是照这个方法论在走。专注和极致,都是为了做出好的产品。因为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一时间,“小米模式”的成功成为众多传统行业仿效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看,小米也为这几年风靡全国的“互联网+”推波助澜。

那么小米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雷军认为是三点:首先,极其重视创新,极其重视产品,极其重视研发。“小米是一家以研发背景和技术团队为主的公司,所以每个产品的细节,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我也不例外,这一点可能跟其他消费类电子公司差别巨大。”

其次,小米非常重视“米粉”,这也是雷军常说的“群众路线”。“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本质就是群众路线,得深入群众,相信群众,依赖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互动营销,我觉得它本质上就是群众路线,只要你理解了群众路线,你就理解了用户思维。”

再次,就是独特的经营理念。“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非常重视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来运营。在高效率运作这一点上,我们有着及其独特的优势。小米产品之所以物美价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能够极高效率的把产品从工厂卖到用户手上。我们将继续用工匠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让所有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小米的成功,也是“中国式创新”的一个样本,把智能手机当成互联网业务来做,这种独特的“小米模式”也成为全球很多公司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打造“生态链”:复制100家小米

“‘小米模式’在全球是一个全新的模式,这是我们开创的,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同行在向我们学习,小米这个时代的潮流。当小米手机获得成功以后,有各种各样的契机,我们开始做生态链。怎么我们能把东西做得又好,然后我们效率又高,客户买起来又很便宜,这就是小米模式的精髓。”

为了示范“小米模式”是可以学习和复制的,雷军启动了一个生态链计划:“我们计划在五年时间里扶持100家企业学习小米模式,并取得成功。”

“小米生态链”这个概念,已经不只一次从雷军口中讲出,尤其是在某次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展示小米生态链的合作伙伴成为开场环节,小米空气净化器、小米手环、小蚁高清摄像机、iHealth智能血压仪等智能硬件产品一一亮相。

他让大家知道,小米除了手机、电视、路由器,还有一大批生态链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在智能硬件领域不断“搅局”,试图改变人们对国产电子产品的印象,不是“物美价廉”,而是“工艺品”。

以手机为中心连接所有智能设备,“在初期,小米会以入股的方式来推进生态链的建设,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开放小米的生态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不管是初创公司还是家电巨头,小米都愿意成为其合作伙伴。”雷军说,要复制100家小米,从而改变中国制造业。

小米希望把这100个行业搅和起来,用互联网的方法把中国企业变成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让中国在这些领域成为全球最佳商业实践。那时候中国制造就变成了中国智造,而不是依托于低成本劳动力,劣质,低价的代名词。中国正处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小米希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小米以及“生态链企业”取得成功,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忽悠”。“在过去的30年里面,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利用人口优势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变成了世界的制造大国,在跨过了第一个门槛以后,极其重视教育和科技,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鼓励了科技的创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做得越来越好,在很多的领域都处在了世界的行列,我觉得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科技的实力和中国未来的发展的信心。”

“创业就是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干别人干过了但没有干成的事情。一个非常优秀的创业者往往都是离经叛道的、很夸张的人,他有挑战一切的勇气,我觉得这是需要鼓励的品质。我鼓励创业者要能够挑战权威,颠覆现有规则,这才是成功的经验。”小米公司的发展就是一部鲜活的“中国故事”,它为中国在科技进步以及创新上面在全球赢得了震撼力的评价。

雷军说过,小米的梦想是“星辰大海”。他说自己要做一个推动国货崛起的“工匠”,在中国迎来创业最好年代的当下,希望更多的“小米”发扬“工匠精神”,制造出打动人心的“新国货”,重新定义“中国制造”,讲好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

英特尔还没搞定芯片 苹果或许2020年才能发布5G手机 “天煞孤星”贾跃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