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区块链技术穿透底层资产,为ABS的发行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自身的ABS发行当中。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布局区块链ABS平台。
最新的例子是中国平安下属公司金融壹账通。9月19日,该公司在深圳发布了ALFA(阿尔法)智能ABS平台,用区块链技术穿透底层资产,为场内外ABS发行提供解决方案。而在此前不久,交行、浙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已上线区块链ABS平台,或在ABS发行中运用区块链技术。
“我们不生产底层资产,而是为ABS原始权益人、管理人和投资人提供技术服务,让参与方‘看透’底层资产,重建信任机制。” 金融壹账通总经理助理黄绍宇称,基础资产信息不透明、不公开,是制约国内ABS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区块链技术运用,能重建ABS发行的信任机制。
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ABS
平安金融一账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LFA(阿尔法)智能ABS平台已上架近百支ABS产品,涉及10大类基础资产,合作机构超百家,产品管理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八成以上在交易所发行、由证券公司管理的资产。
“我们不采纳与资产的生产,主要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底层资产进行穿透 。” 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黄绍宇称,该公司的智能ABS平台不负责生产底层资产,而是为ABS原始权益人、管理人和投资人等各方提供技术服务,具体发行方式由参与方决定。我们不采纳与资产的生产”,黄绍宇表示,而是用ABS平台帮助个参与方从资产生成、筛选组包、资产分析、产品设计、展示上架、投资兑付、资产监控到监管报送在内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实际上,在金融壹账通之前,浙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就已布局区块链ABS平台,或在资产证券化中应用区块链。
公开信息显示,6月23日,交行上线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通过在交行、交银国信部署区块链节点,该平台实现了资产证券化项目信息与资产信息上链、基于智能合约的链上跨机构尽职调查流程。7月24日,第一笔住房按揭贷款ABS产品基础资产信息由交行完成上链,参与机构在链上实时查看与获取。
此外,部分金融机构则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根据上清所网站信息,8月17日,浙商银行发行了额4.57亿元、期限354天的应收账款资产支持票据,企业在应收款链平台上签发及承兑的应收账款,既可作为交易对价支付给平台的其他用户,也可转让或质押获取资金,实现应收账款流转、变现。
金融壹账通方面称,将通过嵌入智能合约板块的方式,实现了发行过程中合约的标准化、标签化、流程化、自动化、智能化。其中,智能标准合约模板库可涵盖14类不同基础资产,在合同调阅、履约、抽查等环节,可实现智能提醒与主动预警,并创建了合同、条款、交易要素三大类超5000个标签,实现合约智能管理。在投后管理环节,系统可实现自动到期提醒、存续期收付款提醒等功能。
市场空间广阔
“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底层资产完成穿透的平台,缓解了金融资产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称,通过重塑资产证券化的信任机制,可以有效打破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瓶颈。
根据《2018年资产证券化行业半年报》数据,截止6月底,国内ABS累计发行4.14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20.52%,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虽然国内ABS增速快但整体规模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据统计,截止2018年7月,中国ABS存量规模仅占债券市场的2.6%。
“ABS市场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黄绍宇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专业系统化程度低、发行管理难、投后管理繁杂、运行效率待提升,特别是基础资产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导致ABS市场出现重主体风险、轻资产风险的不正常现象,制约了目前中国ABS市场规模进一步发展。
黄绍宇称,包括ALFA智能ABS平台在内,利用区块链技术穿透底层资产,将底层资产信息上链,保证数据公开、真实、不可篡改,让参与各方“看透”底层资产,从而建立新的信任机制。此外, 链上的产品设计全流程透明化,数据传输实时共享,可大幅优化交易流程。
“通过底层资产逐笔穿透监控,参与方特别是投资者,可对资产历史信息、实时表现进行全程监测。”据金融壹账通区块链团队高级总监、区块链研发部负责人陆一帆称,保证整个过程当中资产信息是透明、不可篡改的同时,通过密码学技术、可授权加解密等机制,也保证了链上各方核心信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