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三战IPO,互联网医疗还能刮起新风吗?

日期:11-28
圆心科技妙手医生IPO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谢芸子编辑|潘心怡

来源:36氪

凭借线下的圆心药房和线上的妙手医生,圆心科技第三次站到IPO的跑道上。

在早前的公开演讲中,圆心科技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光宇提到,作为综合医疗服务平台,圆心科技将从院端诊治、用药服务,再到保险支付,进行全流程赋能。这也是圆心科技一直以来的愿景。

近日,圆心科技再度更新招股书,增加了2022年前8个月的财报数据。这似乎表明,圆心科技的上市之路正有条不紊地行进着。

最新版招股书显示,2022年前8个月,圆心科技营收46.89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29.8%。不仅如此,2019至2021年,其营收分别为23.52亿元、36.29亿元、59.38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财报看似亮眼,但其毛利率水平却连年走低。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的前8个月(以下简称期内),圆心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10.6%、9.2%、9.0%、8.0%。同一梯队的平安好医生与叮当健康,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3.3%与31.6%。

更棘手的是,圆心科技还面临连年亏损的窘境,且幅度不断加大。

期内,圆心科技亏损额分别为2.01亿、3.63亿、7.57亿、5.30亿,累计亏损约18.51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也达到了15.78亿元。

巨亏背后,圆心科技正在经历什么?疫情三年来,“互联网医疗”还能讲出新故事吗?

圆心科技财务数据来源:36氪根据招股书制表

圆心科技财务数据来源:36氪根据招股书制表

巨亏背后的“卖药”定式

从招股书看,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是圆心科技的重头戏,其业务包括院外药房服务、药品批发服务以及线下医疗服务。

期内,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7.9%、97.5%、94.6%、95.8%及95.3%。同时,院外药房及药品批发的收入超过该项业务总收入的95%。其中,处方药的销售额占87%。

也就是说,“售卖处方药”才是圆心科技的主营业务。

处方药市场需求量大、交易频次高、容易变现。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能快速积累用户,迅速提升交易量和活跃度。因此,“卖药”生意成为国内互联网医疗企业最常见的切口。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处方外流”政策,线下药店和医药电商获得巨大利好。在这样的背景下,圆心科技大力布局医院周边店。

截至2022年8月31日,圆心科技的药房数量为314家,其中267家位于医院附近1公里以内,219家药房为国家医保指定药房,81家药房则被指定为大病医保双通道药房(可以销售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范围的药品,一般为肿瘤用药、罕见病用药等)。

然而,当“原始积累”完毕,以卖药为主的弊端浮现,首先就表现在较弱的盈利能力上。

从圆心科技的招股书看,院外综合患者服务的毛利率仅为9.4%、7.6%、6.9%、6.1%。究其原因,高额的销售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圆心科技销售成本分别为21亿元、33亿元和54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4%、90.8%和91%;其中,处方药品采购又是最大的开支,分别为20.74亿元、32.46亿元和51.94亿元。

此外,互联网医疗的引流成本、获客成本相对较高。大量的院边店选址、专业的药师聘请等诸多因素,都对成本端产生了影响。

反观圆心科技的其他业务。

期内,供给端赋能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9.8%、28.1%、49.1%、45.8%;而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的毛利率则高达76.4%、72.1%、43.1%、46.7%,在三条业务线中盈利能力最强。但相比药品销售,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的壁垒更高。

来源:36氪根据招股书截图

来源:36氪根据招股书截图

科技公司不“科技”

2015年,圆心科技创始人何涛的家人因病入院,感受到“问诊就医”的不易,何涛希望让医生和患者连接起来,提高整个就医效率。

也正是围绕“连接医患”这个初心,圆心科技将智能软件和系统卖给医院。谈及高启的成本,圆心科技也称,绝大部分经营开支来自研发,包括提升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为保险公司、医院和医药公司开发新的解决方案。

但招股书显示,期内,圆心科技在研发方面分别支出2.2亿元、4.6亿元、11.2亿元及11.4亿元。科技研发开支占比不到2%,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则是研发的10倍有余。

人员配比方面,截至2022年8月31日,圆心科技研发专职人员525人,销售及市场营销员工1255人,分别占比为12%和28.8%。而研发成本的严重不足也使圆心科技只能依赖药品销售营收。

最为关键的是,在经营现金流方面,圆心科技始终为负。

招股书显示,圆心科技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1.4亿元、-2亿元、-8.14亿元及-4.07亿元,丝毫没有转正的迹象。

而在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中,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的现金流已于近年转正。或因此,圆心科技开始通过裁员降低运营成本。

《证券日报》曾报道,2021年以来,圆心科技内部不断调整,多条业务线整体裁撤且没有缓冲时间。对此,圆心科技的回复是“正常的人员优化,优胜劣汰”。

但圆心科技通过批量裁员瘦身的同时,却没有降低高管人员的数千万薪酬。

期内,该集团五名最高薪酬人士的薪酬(包括基本薪金、住房津贴、其他津贴及实物福利、退休金计划供款及酌情花红)总额分别约人民币1011万、1777万、6159万和2922万。

从圆心科技的招股书看,这家创业企业有着强大的资方背景,且“腾讯味儿”浓厚。

截至目前,圆心科技共完成了11轮融资,获得超50亿元资金,估值也从2015年8月的1.58亿元,飙升至2021年7月F轮融资时的275亿元。

投资方中,腾讯共投资7轮,投入13.75亿元,获得圆心科技上市前19.55%的股权,是目前最大的外部股东。

此外,红杉中国参与10轮投资,共约15亿元,获得15.74%的股权。由腾讯、京东等联合发起的星界资本投了两轮,共4.1亿元,拿到6.51%的股权。

尽管圆心科技始终未放弃冲击IPO的目标,但在巨额亏损未解决的情况下,股东要想通过上市将股票变现仍存在变数。

圆心科技部分融资历程来源:36氪根据天眼查制表

圆心科技部分融资历程来源:36氪根据天眼查制表

互联网医疗还能刮起新风吗?

实际上,进入2022年以来,互联网医疗的IPO、融资事件变多。

但在二级市场上,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都跌超40%,京东健康也下跌超过10%,叮当健康则在每股12港元的发行价上下浮动。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也开始布局医疗健康相关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有腾讯、IDG等巨头加持的思派健康也在三次冲击IPO。

与圆心科技一样,思派健康也面临收入模式单一、毛利率不高且研发能力较弱的问题。天眼查显示,思派健康申请了6项专利,但获得授权的仅有2项,其中3项专利已被驳回。

可以看出,同业间的“短兵相接”不可避免。

在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看来,当下大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主要是依靠处方外流和市场集中度较低的机会,通过卖药获利。

“商业模式并没有真正的创新,绝大多数企业只是处方药的流通体系。区别不过是看谁能获得更多流量,以及能否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提高效率。”

但在政策、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下,医疗健康仍是一块大蛋糕。

贺滨补充道,药品网络销售政策或许还会有波动,但长期利好趋势不变。

2022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管办法》,对处方药网售做出系列规定要求。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2020年医疗健康支出的总额为72306亿元,位居全球第二,预计2025年达到114860亿元。

圆心科技招股书显示,若此次IPO能成功,将在未来3至4年开设300家圆心大药房,还将招募150名有5至15年经验的医生,协力实现三大业务板块的共同增长。

但目前看来,包括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在内的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都在扩展医疗健康服务。

2020年,京东健康推出了家庭医生服务“京东医生”,其核心就是实现医疗场景的按需选择和医疗资源的精准匹配。

与此同时,更多互联网医疗企业将触角伸向了“健康险业务”。

2021年,圆心科技与逾110家保险公司和7家再保险公司合作,在90多个城市推出“惠民保”,管理超过2500万份保单。思派健康在前两次IPO折戟后,也力求打造“医+药+险”的业务生态。

但贺滨补充道,当下的健康险市场仍以公立医院为主,保险公司对健康险的理赔控制能力不高,未来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至于互联网医疗企业,贺滨认为,必须是能切入严肃医疗、填补传统医院服务流程,真正为医患双方创造价值的企业。

“但这类企业目前仍在小规模试错阶段,短期内市场想象空间不大。”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也认为,当下的互联网医疗企业附加值很低,却有远超过其价值的估值,这也是此前圆心科技、思派健康IPO屡次不过的原因。沈萌认为,“企业或许要被迫降低估值、减少募集规模,才有机会走上二级市场。”

此刻的圆心科技,就算跨过IPO的大门,想要实现“自我造血”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整个中国互联网医疗,需要讲出新故事。

欧盟理事会通过“实现高度共同网络安全”新立法 腾讯控股:回购131万股,共耗资约3.5亿港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