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消费遇纠纷,就上黑猫投诉】
文|张俊
划重点:
智能音箱已经从风口走向坠落,一面是智能化体验不佳,销量下降;另一面是大厂大打价格战,创业公司退出,赛道始终处于赔本赚吆喝阶段,且久久不能走出困局。
“基本吃灰了,只能当个闹钟用”,在谈到智能音箱时,不少用户如此说道。
智能音箱被吐槽的一大痛点是交互体验并不完全智能,智障行为频出,更别提实现控制智能家居的厂商宣传的美好愿景。
智能音箱确实卖不动了,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滑超20%,与早年火热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重要的是,在百度、阿里、小米等巨头的价格战之下,智能音箱基本处于赔本赚吆喝状态,大量的智能音箱创业公司已经退出。智能音箱,要被用户和资本抛弃了?
“控制中心”的梦想破灭了
2014年,亚马逊推出了智能音箱Echo,不仅集成语音功能,还可以控制开关和灯光,被视为有望成为未来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Echo的火热之下,一时间,国内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阿里、百度、小米、华为等均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产品。
不过,直到如今,智能音箱依旧难以说已经实现了最终的愿景。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级数据分析师袁帅表示,智能音箱卖不动了,最大的原因是在于消费者的认知回归了理性,智能音箱并未用于传说中的万物互联,发挥互联网产品公司所定位的作用和价值。很少看到各类智能家装和智能装备厂商宣布与智能音箱的结合和融合,在全套智能家居的配制里,同智能手机等相比,智能音箱其实也“可有可无”的角色。
事实确实如此。
一是智能家居中出现了多个可能的“控制中心”,比如手机、电视、中控屏等。对于互联网厂商有意将智能音箱打造成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做法,电视厂商们显然不会同意让自己处于从属地位。
2015年,时任创维集团总裁的杨东文就对外喊话称,电视将从单纯的节目接收工具向家庭智能控制中心、家庭娱乐中心转变。电视作为客厅的主角和智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显示终端,它的天然优势让其成为智慧家庭中的交互中心、控制中心,以及播放中心和存储中心。
而随着越来越多倡导全屋智能的企业出现,他们又推出了新的控制中心“智能中控屏”,比如华为、欧瑞博等。与智能音箱的控制相比,智能中控屏集成了更多场景和功能。
更有意思的是,在各类传统家电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不少家电企业正在给冰箱、洗衣机甚至集成灶上增加屏幕触控功能。
二是智能家居的控制协议和标准仍然处于不统一的状态。以小米和华为为例,两家各自的智能设备并不兼容,无论是小爱音箱还是华为音箱,都无法控制对方的产品;而阿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也以自己为中心打造生态圈,甚至是家电企业也在推出自己的协议和平台。
在手机厂商、互联网企业、家电企业等玩家各自为政之下,想要用智能音箱来实现统一控制,无疑十分困难。
更具争议的是,相比智能音箱的语音控制,一些全屋智能企业提出了主动智能的交互方式,也即是通过传感器等技术识别用户的状态,主动提供开关灯、家电控制等服务,这又对智能音箱想成为控制中心构成了挑战。
不智能,还智障?
袁帅认为,智能音箱自身还面临着诸多产品核心问题,比如信息数据安全、智能交互体验、语音交互上的障碍、内容的链接适配性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被智能音箱用户们吐槽最多的地方。在厂商们的宣传之下,用户都希望与智能音箱实现类似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式”交流,但多数智能音箱无法理解复杂的语言场景,只能实现播放音乐、讲故事、查看天气等简单的功能,有时连最基础的指示也会出岔子。很多智能音箱用户都经历过和智能音箱的“智障对话”。
一位视频博主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小爱音箱的智障行为,在他发出打开窗帘的指令后,小爱音箱称是“小事”,但并没有行动;发出打开空调的指令,小爱音箱则直接播放空调相关的歌曲。
“我家的灯每次晚上都要喊两三次才能关,有时候看电视时突然自动给你开灯。跟智障一样,还智能?“他吐槽道。
实际上,有一年的小米AIoT发布会上,小米董事长雷军在演示一款小爱音箱时还出现了翻车。在多次被问“三个木叫什么?”时,小爱音箱的回答均答非所问;在被问“125加357加567等于多少”时,小爱音箱更是直接没有了反应,引发现场哄笑声不断。
类似的智障情况也发生在了其它品牌上。
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上,一位家长反馈,购买的天猫精灵总是自己唱歌、说话,吓坏了孩子。“几乎天天大半夜唱歌,自己调大音量,重新设置了也无果。反应给天猫精灵客服9回,没有一回能处理问题,孩子经常玩着玩着就被突然来的声音吓到,导致我已经关机很久,只有白天才敢开出来给孩子听一下儿歌。”
百度旗下的小度智能音箱则被曝出过插播广告的糟糕体验。
一位用户投诉称,从今年5月开始,每次唤醒小度智能音箱播放歌曲或故事,音箱总会在播放前插播一些推销“618”的广告和一些10秒左右的“鸡汤词”,严重影响了使用的体验。特别在晚上临睡前,播放催眠曲和催眠的故事插播了广告,使得没法安静睡觉。
种种体验不佳之下,不少用户表示家中的智能音箱使用频率极低,或被当做闹钟、或被偶尔当做音乐播放器,大多数时间都在吃灰状态。在一项最容易吃灰的电子/电器产品投票中,智能音箱也榜上有名。
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研究机构洛图科技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575万台,同比下降26.2%,连续三个季度出现20%以上的大幅度下滑。很明显,智能音箱市场早已经饱和。
这背后,也与头部企业大打价格战有关。
在前些年智能音箱火热之时,百度、阿里、小米等企业纷纷推出了低价产品以争夺市场,一些mini智能音箱甚至卖到了几十元,这让不少智能音箱创业企业扛不住了。
比如若琪Rokid、出门问问,早年都推出过问问音箱Tichome和Rokid音箱等智能音箱产品,如今这两家企业在官网已经不再售卖这类产品。目前若琪Rokid专注AR眼镜,而出门问问则将重点转向了智能手表。
2020年,以语音技术起家的云知声在提交招股书时说,公司已经放弃智能音箱相关业务。“在智能音箱领域,百度、小米通过价格战、补贴等形式占领市场份额,导致公司所面向的规模较小的下游客户被迫大幅降价或退出市场。中小规模音箱厂商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包括斐讯音箱在内的部分厂商破产离场,导致公司相应流失了高利润率的客户资源。”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百度、小米、天猫精灵、华为位居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前四,合计份额达到97%,可见这四家企业已经垄断了智能音箱市场。
不过在赔本赚吆喝之下,各家也在为智能音箱寻找新的出路。
比如百度、小米、天猫精灵纷纷推出了带屏智能音箱,与早期的智能音箱相比,除了语音交互之外还增加了触屏交互,同时还具备看视频等更丰富的功能,售价自然也相应提高;华为则将智能音箱的重点向音质倾斜,主打高端音质,定价自然也走向了高端。
袁帅建议,接下来智能音箱厂商们不应再只重视抢占瓜分份额,而更应该侧重在产品自身的功能、体验上,好的产品才能占据稳定的市场,功能单一、体验差的所谓智能产品,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