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加速“回归主业”

日期:09-17
银联商务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

转自:中国经营网

第三方支付加速“回归主业”

本报记者李晖北京报道

第三方支付机构“聚焦主业”的进程正在加速。

9月以来,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联商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和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转让公告,挂牌转让旗下重庆中金同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中金同盛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的控股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银联商务已陆续披露了其持有的5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相关股权转让信息。银联商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按照监管精神进一步聚焦主业,主动整合旗下类金融控股子公司,一段时间以来,陆续接触了数十家意向受让方。

实际上,头部机构的整合动作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自2021年初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后,支付机构对“一家控多牌”的情况启动整合。在牌照体系“瘦身”的同时,厘清主业边界也是支付市场当下的巨大挑战。随着此前几年“支付+类金融”熄火,以及支付机构走向资本市场加速,如何拓新营收故事,在合规前提下探索新的增值业务方向仍是行业未来主题词。

瘦身:支付牌照整合类金融业务剥离

银联商务成立于2002年,为中国银联控股、首批获得央行颁发第三方支付展业资质的市场头部机构。

从交易量来看,根据银联商务官网信息,根据Nilson Report历年发布的亚太地区收单机构排名,其自2013年度以来连续八年排名收单交易金额排名榜首,自2017年度以来连续四年收单交易笔数排名榜首。截至2022年6月末,银联商务累计服务各类商户数量超过2300万家,累计铺设终端超过3700万台,实体服务网络覆盖大陆所有地级以上城市、96%的县域,以及港澳地区。

2020年9月,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站公布了关于银联商务的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启动冲刺科创板的关键阶段。彼时,或受到类金融业务在A股合规性一直未决的影响,银联商务陆续收缩下架其相关消费贷类产品。

银联商务方面向记者表示,在整合过程中其主要采用了“股权出让”“收购合并”等方式。在挂牌交易流程完成后,公司将严格依据人民银行对支付机构的监管要求,履行主要出资人、实际控制人、公司名称等变更申请申报程序,具体最终结果以人民银行公告公示信息为准。

头部支付机构的牌照整合路径,一定程度上为行业其他机构提供路径参考。

此前,一些第三方支付已经开始加速“瘦身”动作。记者注意到,2021年11月,通联支付旗下网络小贷公司卖予新氧旗下主体。多位支付市场人士向透露,由于小贷业务展业门槛升高,目前仍有机构在酝酿出清类金融业务。

然而,当前小贷牌照市场景气度不高。网络小贷提高门槛后,根据相关监管要求,此前小贷市场的活跃力量——京东、携程等互联网平台公司,今年以来纷纷注销旗下多余的小贷机构。

因此,出让方未来能提供的相关支持也是转让过程中重要的成交条件。根据前述出让公告,股权转让完成后,银联商务可继续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数据平台、渠道资源、商户覆盖等方面的协同合作支持。

除了要求回归支付主业,《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同一法人不得持有两个及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10%以上股权,同一实际控制人不得控制两个及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这也直接加速了支付机构多牌照整合的节奏。

此前,银联商务全资或控股的支付子公司有七家。其中所持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权、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75.5%的股权正在产交所挂牌公示,宁波银联商务有限公司55%股权转让、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正在履行监管机构前置审批程序。

拓新:商户数字化、承接数币受理

多支付牌照展业整合、类金融发展收缩,支付机构新的机会点在哪里?

事实上,从近期多家支付产业相关公司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无论持牌支付机构还是非持牌支付服务商,经营状况都不算太乐观。移动支付网统计显示,在16家公布财报的企业中,11家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单项或者同时下滑。7成支付相关企业经营情况有所下滑,个别机构进入亏损状态。有支付公司也公开披露退出了市场竞争,放弃风险不可控的线上支付业务,转而向集团内服务。

众所周知,支付机构主要以交易费率为主要营收模式,在经营真实商户的前提下是典型的薄利业务,以规模化取胜,营收空间有限。从银联商务、通联支付等机构类金融业务的收缩也可以看到,在支付回归本源的趋势下,机构挖掘金融之外的增值业务价值箭在弦上。

一位头部支付机构高管向记者表示,如何将资金能力与营销工具打通来降低用户的经营成本是今年的主要业务重点。特别是在主营支付业务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挖掘商户和银行的数字化需求必然是新的利润增长方向。

易观《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专题分析2022》显示,2021年我国产业支付市场增速达到40%,市场规模破3000亿元。包括SaaS服务、行业解决方案、营销服务及金融科技服务等在内的企业服务收入成为支付行业新增长点。

一些上市支付公司的数据也折射出多元业务的进展。2022年上半年,移卡(09923.HK)到店电商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59.4%至1.62亿元。另一家收单机构——随行付在今年上半年虽然营收下降,但由于数字化服务产品带来部分利润增加。

记者注意到,2021年,银联商务提出了支付银商、增值银商、科技银商的发展定位。银联商务方面向记者透露,在增值业务上,目前公司已在传统、智能支付终端的基础上,推出各类物联网和智能硬件设备,聚焦商圈建设和数字化场景升级;通过“全民惠”营销平台支持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通过共享经济企业服务平台探索灵活用工市场。

除此之外,数字人民币的受理也是第三方支付行业拓展业务版图、实现增量的重要机会。9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2022年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指出,数字人民币是对央行支付系统的技术、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的一次重大升级,通过这一升级,将实现全国支付市场的统筹、整合,打破支付壁垒。

据官方披露,目前银联商务针对数字人民币的受理服务覆盖全国所有试点地区的14万余商户门店,另一家收单头部公司——拉卡拉(300773.SZ)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推出了企业级数字人民币钱包技术方案,数币产品服务的商户数量超过10万,相比年初增长近10倍。

相比传统支付受理角色,如何进入复杂产业交易链路仍是支付机构在数币业务探索上的重点任务,也是未来可能孵化更多商业机会的场景。记者注意到,去年9月,银联商务与中国银行、新建元控股集团三方就苏州工业园区数字人民币生态建设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展开合作,其中一个看点即是基于银联商务ERP数字化商家服务平台和个人会员平台为基础、数字人民币赋能的APP连接园区B端与C端。

移动支付网主编慕楚认为,电商场景中的担保支付、备付金机制,在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无利息等属性下,如何满足场景需求并革新模式都值得支付机构加大投入探索。“虽然数字人民币的激励模式尚未清晰,但可以肯定的是,对支付企业来说,综合的商户数字化服务,不仅仅在现有的支付体系中,即使在未来数字人民币普及之后,依旧会是一个重要的盈利方向。”他表示。

游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游戏+”或成新增长点 直播带货成“新农活” 新业态还需加大指引与规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