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玲:海外的游戏合规监管 仅在少部分领域限制较小

日期:09-02
游戏海外

导读:我国版号发放趋严使得许多游戏厂商选择在境外发行游戏,但是游戏厂商的“游戏出海”仍会面临更多在法律合规和市场运营等方面的挑战。

当中国游戏产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出海成为了中国游戏企业一场无法回避的,比拼实力与资源的硬仗。

伽马数据发布的《2022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继续扩大,近年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国内销售收入增速。2022年1-6月,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的实际销售收入达89.89亿美元,同比增长6.16%。

《报告》分析,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国内游戏企业出海的阻力增大、风险增高。随着国际互联网巨头不断布局游戏行业,游戏海外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中国游戏企业出海面临更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认知游戏厂商出海的整体环境,怎样从容应对不同目的地的合规要求?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专访了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绍玲。

站在学界和产业界的连接点上,他将为我们带来哪些关于游戏出海的深度认知?

海外的游戏合规监管,

仅在少部分领域限制较小

《21世纪》:“游戏出海”已成为中国游戏厂商的“必答题”之一。对于这一热门话题,您怎么看?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作为专业人士,您认为哪一部分是比较重要、值得大众关注的?

陈绍玲:我觉得主要是有四个部分的法律合规问题,值得游戏厂商们关注。

其一,“游戏出海”的相关企业合规问题。各国的市场环境差异很大,在“游戏出海”前,充分了解出海发行地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对当地的民俗风俗进行调研,并且出海厂商签订的授权协议或者代理协议应当尽量周全清晰,防范法律风险。

其二,“游戏出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游戏出海”过程中应当做好前期的知识产权调研活动,委托有经验的发行商和律师,防范游戏抄袭或借鉴的侵权问题。

其三,“游戏出海”的数据跨境流动问题。数据跨境流动需要符合我国《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并且参照《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主流国际性数据合规法规获取相应的资质和认证,再根据具体的出海地区的数据合规要求对隐私政策等数据合规项目进行最终调整。

其四,“游戏出海”的消费者保护问题。企业应当注重自身的披露义务,例如游戏广告规范、游戏抽取概率等,防止对海外消费者造成损害,引起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21世纪》:目前市面上对于游戏出海合规监管的观点不一。有观点认为,海外监管相对更少。不过也有本专题的很多专家表示,出海合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用“更少的监管”对其进行认知的游戏企业将会为此交出“学费”。您如何看待针对这个话题的讨论?

陈绍玲:海外对游戏合规监管仅在少部分领域限制较小,例如版号问题。

虽然我国版号发放趋严使得许多游戏厂商选择在境外发行游戏,但是游戏厂商的“游戏出海”仍会面临更多在法律合规和市场运营等方面的挑战:

在法律合规方面,不同地区的监管机制和法律规范存在差异,例如玩家隐私数据保护规范、广告宣传方面合规问题、游戏充值退费政策、游戏内素材尺度、有无敏感信息过滤机制、游戏内随机抽取概率公示等方面。

在市场运营方面,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现实发展情况。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用户需求不集中,当地的互联网基建也较差,给本地化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需要针对市场的设备情况,定制符合不同市场的产品容量,同时在各个国家设置网络节点,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游戏服务器的稳定性。

厂商要重点关注出海目的地的著作权法及相关国际公约

《21世纪》:游戏出海的过程中,山寨、盗版等问题时有发生。请问面对游戏出海知产问题时,争议的焦点是什么?中国厂商应该如何保护旗下产品/IP的版权?

陈绍玲:游戏出海中的知产问题争议焦点主要有三块:

第一,游戏玩法、游戏机制对应的概念较广,除非是近乎全盘照搬的抄袭,很难就玩法的相似性提起诉讼;

第二,画面场景、人物角色等美术元素作为独创内容通常是受到著作权相关法律保护的;

第三,游戏的名称、标志如果经过合法手续注册,也会享有相应的商标权。

中国游戏厂商该如何保护旗下产品/IP的版权?我想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面展开。

政府层面,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已有法规,加强监管,加大侵权盗版行为判罚力度;创新版权普法形式,加强公民版权意识建设;推动研究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追溯盗版源头、监控盗版内容、收集盗版证据等环节中的应用。针对移动APP和新媒体,出台统一审核细则,明确相关资质,禁止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产品上线。针对海外维权,应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发挥跨国协同效应。

行业层面,需充分发挥中国版权协会等组织效用,对行业特别是企业给予及时的科学指导,不仅为政府和企业交流建立高效、通畅的渠道,也为企业和行业专家之间搭建起分享维权经验、总结维权成果、反思经验教训的平台。

企业层面,在出海游戏版权保护的问题上,厂商要重点关注出海目的地的著作权法及相关国际公约。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海外应用商店的相关政策和规则,以及在投诉和被投诉侵权时,了解海外应用商店的“通知”与“反通知”规则是怎样的。除了研究法律和政策外,对于竞品的侵权评估也是很重要的。同时,主动探索版权保护和维权的新方法、新形式,在游戏中设置技术措施。

《21世纪》:游戏出海的过程中,存在针对国内热门游戏,国外厂商在其未发行的国家和地区率先推出“换皮”竞品游戏,恶意抢占市场先机的情况。对此,在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等纠纷中,面对外国公司的侵权行为,我国游戏厂商应该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积极维权?

陈绍玲:目前“换皮”已从简单地对游戏元素、形象稍加修改,发展为对核心游戏架构的抄袭,因法律差异、历史文化乃至国际形势的影响,对此类抄袭的理解与认定可能大相径庭。境外诉讼结果上的不确定性,反而助推侵权行为变本加厉,游戏厂商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做起了原创游戏的“搬运工”。针对国内热门游戏,在其未发行的国家和地区率先推出“换皮”竞品游戏,恶意抢占市场先机。

一方面,游戏厂商应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第一,游戏厂商采取技术措施,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侵权比对的成功率,例如采用图像版权保护所使用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拷贝检测法以及基于水印的版权认证法。前者则是在侵权行为发生后直接利用在先与在后游戏中图像自身全部或者局部特征信息来比对,从而进行侵权判断。后者在游戏自主研发制作时在游戏图像中添加数字水印或者数字签名信息,在疑似被侵权后通过检验在后游戏中图像是否可以提取到数字水印或者数字签名信息从而判断是否被侵权。其次,研发人员在游戏编写时可以编入隐藏的权利特征,使游戏运行时在某一特定的操作下会有特定的显示,例如显示特定的动画效果或者特定的标志,以此来证明游戏的源代码被抄袭。

第二,申请软件著作权、设计专利、商标等,积极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提前做好防御工作。

第三,与游戏核心设计人员签署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避免因员工离职或泄密引发的游戏抄袭。

另一方面,游戏厂商应事后采取应对措施:

第一,排除知识产权的所谓的地域性上的思维限制,在国内法院针对境外主体在境外进行“换皮抄袭”发起诉讼。

第二,准备相应的基础证据,向游戏发行平台投诉下架。

第三,诉讼、媒体舆论和市场宣传应当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对侵权“换皮”游戏进行打击。

(作者:诸未静,吴峰编辑:陈磊)

网易游戏出海答卷:全力提速全球化战略 三七互娱突围海外市场 “精品化、多元化、全球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