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婷
编辑/刘雪梅
“过去这一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们共同面临着很多的‘时代之问’。我们应对之道的基本原则是‘坚定信心,积极应变,做好自己’。”在7月26日发出的致股东信中,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如是说。
变化,成为了张勇在股东信中重点提及的关键词。“必须比这个时代变化得更快”也应声落地:
同一日,阿里巴巴(HK09988,股价105.6港元,市值2.29万亿港元;NYSE:BABA,股价101.06美元,市值2739.65亿美元)发布公告,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将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阿里集团公告显示,相关流程预计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其后,阿里在美国纽约挂牌的存托股和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将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股份。
备受关注的是,阿里作为流通市值超2万亿港元的优质龙头公司,此次回港双重上市或具有标志性意义。对香港证券市场亦是一个利好消息。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之前,由于美股中概股存在一些退市风险,大多数公司选择的是二次上市,目的是万一美股退市,美股投资人可以在港股实现股票流通。如今退市风险降低,如阿里这样的中概股谋求将二次上市转变为双重上市,从而使得阿里港股获得独立的定价权,不再受到美股波动的影响。
而随着中概股到港双重上市,流动性和定价权增强,香港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提高港股对跨国资本的吸引力。
截至发稿,阿里港股报价104.9港元,涨5.32%,总市值2.3万亿港元。
图片来源:同花顺app
阿里“应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致股东信中,张勇系统阐述了面对外部变化和不确定性,以及阿里对未来的思考。
张勇说:“过去这一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们共同面临着很多的‘时代之问’。我们应对之道的基本原则是‘坚定信心,积极应变,做好自己’。”
对于“积极应变”,张勇在信中称,它是指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跳出阿里自身的视角,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阿里、感受阿里、理解社会对阿里的期待,并在社会发展的大势和经济的大周期中找准阿里的发展路径。
张勇回顾了阿里在过去一年的成绩和变化。
张勇提到,在2022年年初,阿里进一步明确了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作为阿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的方向和指引。在过去的2022财年,阿里在消费者业务领域完成了国内年度购买用户超过10亿的既定目标。
他提及,在过去的一个财年,超过1.24亿消费者在淘宝天猫年度消费超过人民币10000元,这些消费者的跨年活跃率高达98%。而本财年淘特超过3亿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当中,20%从未在淘宝天猫上购物;淘菜菜年度活跃消费者中,则有超过50%首次在平台上购买生鲜。
此外,张勇认为,经过多年建设,阿里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分布式物流网络,形成了规模化的远中近场的布局。2022财年,菜鸟总收入中的69%来自外部客户,而最新一个季度,菜鸟日均处理的跨境及国际包裹量也已经超过450万个。
同样在7月26日,菜鸟CEO万霖在2022菜鸟开放周上表示,面向客户和消费者,菜鸟今年将重点做好送货上门、特色行业供应链、国货出海、科技下乡出海和企业ESG五件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菜鸟多形式力推“送货上门”已经展开。菜鸟直营配送上门,以前一直服务于天猫超市的订单,今后也将更大比例承担起天猫国际订单的送货上门;菜鸟驿站在最后100米推出天猫淘宝包裹可选上门,目前在200多个城市上线,以后最快能当日选、当日送。
此外,菜鸟今年又新增了第3种上门方式——“下单时就可选”,即消费者在下单时便可选择上门,且不产生额外费用。目前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始试点。
至于全球化业务,张勇提到,阿里在全球部分区域和国家拥有多个消费业务的品牌,包括速卖通、Lazada、Trendyol和Daraz等。
“我们的海外市场年度购买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在云计算领域,阿里目前已经在全球27个地区提供了云计算服务。”张勇说。
对于ESG,张勇表示,阿里提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不仅如此,用15年时间,以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这些都是非常大胆的目标,也是非常严肃的承诺。”张勇说。
双重主要上市与二次上市有何不同
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双重主要上市与二次上市有何不同?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双重上市和二次上市都是在两地上市,双重上市和二次上市的区别在于,双重上市是两地独立上市,两个市场的股票不能相互流通,而二次上市是以存托凭证的方式,发行的股票可以在两地之间流通变现。
盘和林认为,双重上市对于港股来说,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者和流动性,双重上市下,港股和美股都是独立上市,不存在跨市场变现的可能性,有利于维护股票定价主导权,防止跨市场套利。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双重上市是指在两个市场都作为主要上市地,同时满足两地的监管要求;而二次上市则以第一次上市的市场为主要上市地,主要满足第一次上市的市场监管,二次上市的市场不做额外要求。
沈萌认为,在香港实行双重主要上市,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阿里投资者的潜在风险。
此外,阿里作为流通市值超2万亿港元的优质龙头公司,此次回港双重上市或具有标志性意义。
盘和林还表示,目前有9家中概股实现了美股和港股的双重上市,对于港股来说,这些上市公司在港双重上市并不会吸走流动性,相反,这些上市公司给香港股市带来了更多投资者,也强化了港股的流动性和定价权。
“由于港股是开放市场,资本流通是放开的,港股在中概股买卖上限制更少,资本进出更加自由。而与此对应的,当前美股由于种种限制、摩擦,导致中概股的政策稳定性不足,所以很多中概股投资人从美股转向港股;尤其是其中的中资机构,投资目标市场的转移,使得港股的流动性增加,中概股带动新投资人进入港股,促使港股流动性增强。随着中概股主要投资人转移到港股,港股的定价能力也进一步增强,过去是美股中概股影响港股中概股定价,如今港股流动性更好,投资者更为集中,港股定价的实际意义要高于美股,所以港股定价权也得以强化。”盘和林解释称。
盘和林认为,流动性增强和定价权增强,随着中概股到港双重上市,香港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提高了港股对跨国资本的吸引力,“这主要还是受益于庞大的内地市场,中概股是过去20年全球资本市场最具成长力的股票,他们和中国经济红利挂钩,受到全球投资人的追捧,正因为如此,这些中概股在港上市并不是消耗港股存量流动性,而是为港股提供增量。”
事实上,阿里与香港渊源已久。2007年,阿里的B2B业务就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筹划整体上市时,首先考虑的目的地也是香港联交所,并开展了相关路演。但由于当时相关规定限制,阿里最终转赴纽交所上市。
2014年,赴美上市前夕,阿里公开表示: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
2018年,香港联交所启动上市制度改革,这也为包括阿里在内的大量国内互联网公司在港上市创造了更有利条件。2019年11月,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纽约依然作为阿里的主要上市地。
自2019年在港上市以来,阿里大部分流通股已转至香港注册。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阿里集团股份于香港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7亿美元,于美国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32亿美元。
“越是在不确定性陡增的时代,越要积极寻求真正有价值的变化。”张勇在致股东信的最后表示,阿里的过去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阿里的未来发展路径,也和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走向高度契合。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创新和创造诞生于阿里,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