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丨张俊雯
近年来,TPG在影响力投资方面风生水起,设立气候基金,关注普惠行业,并践行创新性的量化方法,兼顾投资回报和社会效应。孙强坚信,未来五年,影响力投资将在中国市场取得长足发展。
2022年以来,市场放缓,中概股遭遇重创,一级市场普遍“作壁上观”。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老兵”,孙强已经历经数个投资周期,对于当下的市场态势,他持“长期乐观”的态度。在孙强看来,外部种种因素会让投资受到影响,但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要把“内功”做扎实,依然能够融到资金,包括国际资本,而且应该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环境中比任何时候更加“未雨绸缪”。
自五年前加入TPG,孙强一直不遗余力为影响力投资奔走。他提倡“资本向善”,坚信社会责任每个人责无旁贷。近年来,TPG在影响力投资方面风生水起,设立气候基金,关注普惠行业,并践行创新性的量化方法,兼顾投资回报和社会效应。
随着双碳、共同富裕等大方向日益明确,风险和私募资本的主题也在向ESG、农业靠近。孙强坚信,未来五年,影响力投资将在中国市场取得长足发展。
投资人和企业应该比以往更加未雨绸缪
投中网:2022年以来,中概股持续下行,一级市场普遍观望。作为中国最早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人之一,你如何理解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孙强:我保持审慎、长期乐观的态度。中国作为一个大经济体,企业依然需要获得国际资金。尽管困难重重,基本面良好、持续增长、利润稳健的企业还是能够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兴趣。只要排除国际市场面临的一些障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市融资的通道就会打通。这也需要我们从业者和各方配合,把高质量的企业带向国际市场。
投中网:一级市场的风口轮动越来越快,行业变量越来越多,机构不仅要低头做事,还要抬头望天。投资人该如何适应当下的大环境?
孙强:投资人和企业应该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未雨绸缪,对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有预判和预案。比如,国外上市暂时遇阻,企业必须做好应急规划,控制成本和现金流,练好内功,才能从狂风暴雨中走出来。
发力影响力投资,农业会变成主流投资
投中网:TPG在中国市场布局了哪些赛道?接下来的重点放在哪里?
孙强:TPG投资的传统强项是医疗、科技、消费教育和金融服务。
未来我们依然会重点深耕医疗、消费以及高科技互联网行业,利用AI、机器人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所有行业的进步。利用科技创新升级传统行业是未来的趋势,也是投资机会所在。我们投的叮当快药,正是通过互联网走o2o路线,线上线下相结合,以高效率服务更多人群。如果跟不上科技的节奏,传统企业就会落后。
投中网:你曾于2015年离开PE转而投身农业。今年以来,农业开始受到VC/PE的关注,这是否在你的预料之内?据你的观察,现在的农业投资与当年相比,是否有了实质性变化?
孙强:2015年,我离开PE行业转做农业投资,希望亲身尝试用现代化方式从事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粮食安全是国家大事,尤其在国际形势动荡、地缘政治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发掘国家18亿亩田地的效益和潜力,保证粮食自给自足。
当然,在现代社会,仅仅吃饱还不够,还要吃好,减少或杜绝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我曾经专程去丹麦、美国、以色列的农庄去考察,尝试引进欧美的现代种植和管理方式,在黑龙江的黑土地上进行实验。
农业创业和投资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料,几年中的酸甜苦辣使我深刻体会到了“隔行如隔山”这句老话的含义。但是,尽管遭遇各种挫折,我还是坚持了下来,看到了我亲手创建的黑土地集团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大米种植全产业链管理,确保安全和健康。我们生产的大米在德国实验室测试,没有任何农药残留和过度施肥,并多次在评比中获奖。
现在我看到投资圈开始往农业方向走,比如十月稻田获得资本青睐,我们曾经关注的农业无人机也在大规模发展,农业+科技会成为一个投资方向,尤其是在要保证粮食安全的大前提下。
资本向善
未来五年影响力投资会有长足发展
投中网:5年前加入TPG,你一直致力于影响力投资,近两年双碳、共同富裕等大方向日益明确,市场的投资主题也在普遍向ESG靠近。TPG在ESG的关注重点是什么?
孙强:我们欣喜得看到,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ESG和影响力投资,这是我五年前没有见到的。
影响力投资一直是TPG大力倡导的方向。2016年我们成立了专注影响力投资的上善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在中国,这支基金关注农业、医疗健康、绿色食品、普惠金融、普惠教育等领域,这与政府倡导的共同富裕一致。
去年,TPG和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联合发起了一支新基金,叫上善睿思气候基金,聚焦气候领域,这与政府提倡的双碳目标一致。
我们会进一步审视哪些赛道既符合TPG的投资风格,又适合影响力投资,把更多先进的影响力投资理念带入中国,和同行一道,把影响力投资做大做好。
投中网:做影响力投资,该如何平衡投资回报和社会效益?
孙强:投资的财务回报很好理解。PE投资必须产生商业回报,否则没法向LP交代,下一期基金融资肯定受挫。而社会效益的衡量则不是那么容易。TPG的做法是采取一套独立可度量的标准。我们成立了一家研究机构,叫Y Analytics,对所有影响力投资项目进行独立评估。
我们的投资决策要通过两个报告,一是投资报告,一是社会影响力报告。如果社会影响力倍数不达标,就算投资回报再高,我们也不会投。目前,我们的量化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主流投资机构所关注和参考。
投中网:目前,ESG尚未真正传导到一级市场,VC/PE行动力相对有限,其中深层次的原因都有哪些?
孙强:首先是宣传倡导不够。VC/PE行业的本质是通过投资产生回报。但我们现在希望在“钱生钱”的同时,也要产生社会效益。
很多人对此不太理解,认为社会效益会影响投资财务回报。但实践出真知,我们的上善睿思基金已经用过去5-6年实践证明,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行业呼唤更多的案例,需要更多的人来实践义利并举的影响力投资。2002年中华股权投资协会刚创建时,不少人对VC/PE在中国能否盈利持过怀疑态度,当时国际LP投资中国时很谨慎。20年过去了,VC/PE行业成长为参天大树。所投资的企业,如百度、腾讯、京东也非常成功,证明了VC/PE行业在历史上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的是,投资不仅能产生商业回报,还能产生社会效益。我们看到,高瓴在杭州成立新基金,加速共同富裕示范区创新建设;红杉跟愿景成立碳中和基金。主流投资机构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这是一级市场非常可喜的现象。
我相信未来五年,中国的影响力投资市场会有长足发展。
投中网:谈及ESG,市场普遍更关心以双碳为导向的“E”,哪些因素可以促进ESG的均衡发展?
孙强:“E”(Environmental)是指我们要对环境负责,但它只是ESG的一部分。
中国政府提倡的共同富裕就是“S”——对社会的责任,这也是大家责无旁贷的。
这次疫情就是有力的例证,它让所有人都觉醒,公共健康跟个人密切相关。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只要有人不注意卫生、不注意防护,让病毒传开,全社会都遭殃。
“G”(Governance)表示治理。治理不光是政府和企业治理。我认为,个人也要做好自我治理,也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对社会负责。比如很多人天天叫外卖,产生了很多废弃包装,这给后续处理和减排带来压力。作为个人,完全可以从节能节水等点滴小事做起,做好自我管理。
E、S、G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社会兴亡、环境兴亡,也是匹夫有责。在倡导ESG时,我们不光想到政府、企业要做什么,个人也要积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