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摊、煎饼铺子上挂的二维收款码,还能继续用,3月1日后也不必升级为商户码了!
2月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微信支付、支付宝分别发布公告,用户可自由选择个人付款码和商户码进行收款。
去年10月13日,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用户通过收款服务机构(如微信、支付宝等)申请转为商用收款码,也就是说,个人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性收款”。
这份将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监管文件,成为很多小微经营者的“心事”。如果一律由个人收款码升级成商户码,会给本小利微的经营者带来不小的麻烦。
一者,中国的天量级别的小微经营者,“经营收入”和日常生活消费是混同在一起的,很难分清什么才是“经营活动”。我们常见的场景就是:小菜场里的摊主手里拿着手机,刷短视频、进货、收钱、消费、朋友间转账,全是同一只手机,很难区分收款性质。
二者,个人收款码是忙碌的出租车司机、小吃摊主们的经营刚需。老板埋头摊煎饼,消费者自觉刷二维码付账,两不耽误,如果全部升级成商用收款码操作,很多小微经营者可能折腾不起。
此外,如果一刀切地使用商户码收款,对于只是出售自种农产品等的经营者来说,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税费负担。
之前,央行要求“个人经营收款”使用商户码,既是基于防范偷税漏税和洗钱问题的考虑,也基于支付安全的考虑。相对于个人收款码,商户码当然会更安全,功能更全。不过,由于商户码提供了比个人收款码更多的服务,如交易对账、财务管理、经营账本、经营分析、特定营销等等,必然会带来新的财务负担。虽然当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微信支付、支付宝等都表示,使用商户码服务不减、体验不变、赋码过程免费,升级过程完全免费,用户可免费领取物料码牌等,但商业收款码毕竟还要提供增值服务。所以,在筑牢支付安全底线的同时,不妨把商户码和个人收款码的选择权留给市场主体。
这一次明确3月1日后,商户可以混用商户码和个人收款码,无疑将有效拓宽人们的支付选择自由,减少人们不必要的担忧。同时,监管部门还要进一步压实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安全责任,避免其为了提高支付快捷性而降低支付安全性。
总之,条码支付监管不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是监管回归公共服务本位的一次看得见的进步,不仅是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也从行政实例上为政府与市场划出了更清晰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