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工时”成了敏感词

日期:02-14
工时求职者

记者|施歌

编辑|孟佳丽

2021年10月,一份名为“公司作息表”的共享文档走红网络,内容覆盖了包含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多个行业,涉及数百家企业、细化到多个部门甚至各个项目小组的作息情况。职场人关心的上下班时间、午休时长、一周工作天数、有无周报等问题悉数在列。上线仅两周,表格的浏览量就破百万。

表格的建立,始于4位正在参加秋招的应届毕业生。他们都有过在互联网公司实习的经历,如今处在择业的分岔路口,出于对目标公司多一些了解的初衷,他们在校招交流群中建立了这份表格。

最初,这份表格只在校招生群体中流传,内容也仅限于互联网行业的几家头部公司,之后被逐渐扩散,从学生群体到职场人,从互联网行业到其他行业。短短几天内,表格的每日数据量激增,从最初一天几十条,到后来每天两三百条,在知乎上了热搜之后,两天内后台就收到了5000多条数据——贡献这些数据的,正是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的亲历者,他们最清楚自己的时间交给了谁。

大量信息涌入,事情超出了几个大学生的想象,一方面继续管理和维护文档变得费力,另一方面他们也承担了过多的解读和“期待”。“我们的定位是‘促进信息透明化’,保障求职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议价权,做的是一种服务工作。”项目核心成员向《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达了团队对这个项目的定位,区别于两年前的“996.icu”项目,他们始终认为“公司作息表”只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渠道。

说到2019年的996.icu,相信不管是否身处互联网行业,你都不会感到陌生。这场由程序员发起的声讨996工作模式的在线抗议,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社会思考,点燃了长期处于被迫加班状态的程序员的抵触情绪,最终或直接或间接地迫使企业反思工作时长的合理性。

两年后,“公司作息表”的广泛传播让事情重演,尽管并非主创者的初衷,但它最终还是从一份单纯的共享表格,迅速演变为职场人表达不满和劳工诉求的平台。有网友提出建议,希望未来可以将内容细化,比如共享薪资和主管评价,也有人呼吁能拓展更多后期项目,覆盖包括实习生和职场女性在内的更大范围人群。

让信息变得更加透明、更便于流通,是广大职场人的心愿,当这些诉求难以通过官方渠道实现,公司人便一次又一次地选择这类网络互助的方式,让真实信息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流动。

“新时代农民工”

过去10年来,互联网行业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动力,在国家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公司野蛮生长,也逐步影响其他行业。我们看过共享单车领域的厮杀,也目睹了外卖平台之间的激战。它们占领市场的逻辑简单粗暴:谁抢占先机,谁先找到新的增长点,谁就有可能独占鳌头。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敢停下脚步,因为掉队的代价就是淘汰出局,这种危机感从公司层面辐射到职场人。

行业的飞速发展的确让最早一批上车的人实现了财富自由,但进入稳定期之后,大家都明白,再想通过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实现阶级跃迁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伴随着高增长红利的消失,职场呈现出一种“内卷化”的工作状态——能否做出业绩成为一件不确定性很高的事,“让老板看到自己很努力”反而显得更为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更长的工时、更漂亮工整的文档。

“现在跳槽,拿到offer之后会第一时间找朋友打听,这个小组的老板人好不好,会不会有一些奇怪的规定。”工作了两年的互联网运营肖可告诉我们。他在第一份工作中需要花费整个周六下午来写周报,所以跳槽时,他会特别打听“这家公司对周报字数是否有要求”这种细节。甚至在他看来,业务好不好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因为“都是新时代的农民工罢了”。

最让肖可感到崩溃的是,他曾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写出11个版本的项目规划,只是为了向更上级的领导证明这项业务的价值。当他终于完成工作汇报时,他发现除了文本字句越来越流畅、格式越来越工整,自己没有得到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提升。如果不是直属上级的要求,他不会在一个自己根本不相信的项目上投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这件事最终成了肖可离职的导火索,在他跳槽后,这个项目很快就因为无人运营而宣告暂停。

类似的困局不光出现在互联网行业。2021年除了少数行业,大部分行业的生意都不太好做,因此职场人的内卷颇为普遍。只要一个岗位存在竞争压力,努力表现自己“值得被留下”几乎就是职场人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当工作的回报已经无法用职业成就感或者个人成长来衡量时,职场人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更为现实的一面,开始关注一份工作的工作时长、工作氛围等等。

工时何时成了敏感词?

一直以来,“薪酬”始终是职场人在衡量一份工作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很多公司都会明文规定,内部外部都不允许交流和讨论薪酬。这几乎成了大部分公司的“高压线”,腾讯等多个公司都开除过在内网或外部社交平台公开工资的员工。从公司角度来看,秘薪制可以从根本上抑制人性中爱攀比的弱点,让员工没有可比较的对象,进而避免公司付出更高的人力成本。

然而随着年轻一代不断涌入职场,钱不再是万能的。一方面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不需要承担太大的经济压力,他们更有追求work life balance的底气,另一方面近几年社会对工作时长不合理的公开讨论也让他们在选择时愈加谨慎。一位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就遇到了这样的招人难,“现在年轻人不是先关心工资多少,而是问工作时长、加不加班,很直接。”

“工时始终是我们频繁交流的问题。”在谈到“公司作息表”最初的设计维度时,项目核心成员给出了解释。在这群即将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年轻人眼里,选择一家公司时,薪酬待遇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的平均薪酬较其他行业而言始终保持领先,而工时直接决定了职业幸福感。

在和身边同学交流过实习经历后,这群年轻人对大厂“超长待机”的认识从道听途说变成了真实体验,从抽象变成了具象。“最早十一点半下班,最晚则要三点”的加班体验,哪怕是实习生也觉得吃不消,所以当大家在一起交流如何选择公司时,工时成了最先被拿出来讨论的考虑因素。

2021年,以“拼多多23岁女员工猝死”为代表的各类新闻,不断引发公众对互联网大厂工作作息的讨论。2021年8月底,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还联合发布了超时加班的典型案例,明确指出996工作模式严重违法。话题#最高法明确996严重违法#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4.6亿,讨论5.7万。热议背后是职场人积压已久的不满,他们比法则更早也更直接地感受到超长工时带来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可以发声的方式都会激起从业者的表达欲。

要信息透明,有多难?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一个项目小组的工作时长、团队风格等信息外界往往很难获悉。这些“隐秘的角落”只有身在其中的职场人才最了解。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知乎、脉脉等平台上,能频繁看见“我应该去这家公司吗”的发问。

“提问的背后,都是希望有知情人士可以站出来,最好是能具体讲一下这个组到底怎么样,减少信息差。”肖可说。他的一位同事在今年跳槽时还专门买了脉脉的会员,就是用来查询直接上级和同组同事的相关背景信息,从他们过往的学历和工作经历中,去推测新公司是否会有一些“奇怪”的工作习惯,比如对文本要求特别高,或者内部特别卷等等。

脉脉“职言”互动区、薪酬交流平台OfferShow,以及雇主点评网“看准网”等都着力于弥补这种信息差。突然走红的“公司作息表”同样在追求某个维度的信息透明。无论是哪种形式,本质都是“打工人帮助打工人”。

有11年人力资源工作经验的北北认为,民间力量的聚合反映了职场人对公司缺乏信任,他们渴望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作出选择,所以才会千方百计找渠道了解信息。

“公司作息表”的主创团队也希望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促进信息透明,保障求职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议价权。“我们不认为不透明是一种需要‘反抗’的东西,而是一个随着大家交流更加通畅而自然得到逐步缓解的情况。”

公司和员工之间天然存在着屏障。企业在选择求职者时同样需要承担未知因素带来的招聘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企业在招聘时对候选人的背景调查变得越来越广泛——双方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寻求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只是企业往往处于更强势的位置,而职场人只能通过自己的渠道获得更多不公开的讯息。

不过这样的情况似乎正在好转。根据北北介绍,如今许多公司已经开始通过“开放日”等形式增加雇佣双方的交流和互动。国外的公司甚至走得更远:2021年11月21日,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苹果公司宣布员工有权讨论工作条件和薪酬,这被看作是对过去几个月公司内部发生的薪酬争议的一次让步。

当然,这份难能可贵的职场言论自由能够落实多少,以及这种包容的透明的职场文化能否影响更多企业,还需要观察。

走红又消失的表格

“公司作息表”走红之后,这几位应届生的确感到了压力,担心隐私泄露、担心总表被删、担心反对者的批评。然而在这些被动压力之外,他们也觉得凭空多出了一种责任,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如何担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在数据爆涨后,团队意识到必须要从数据合规性和可用性等角度完善项目,但表格的真实性已经很难求证。有人甚至会在数据收集的表格里点名道姓地提到某些管理者,究竟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还是真实提供信息已经很难判断。因为这样的评判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我们倾向于认为作息时间是整个团队甚至所在的细分行业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所以在“公司作息表”的总表中,团队摈弃了针对任何个人的信息,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

然而,整个项目就像扔在水面上的一粒石子,惊起了一些波澜,又很快消失了——11月初,这份表格被封禁,随后其公众号以及团队开发的小程序均被封禁,团队也解散了相关的QQ群,并在其建立的官网上,留下了“本项目终止”5个黑色大字。

一切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一段因秋招而起的插曲,一件从个体行为转为群体行为的公共事件,最终悄无声息地谢幕。这几位掀起波澜的毕业生,也已退回到个人的生活中,继续按部就班地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无论如何,人们对于好工作的探寻不会停止。而在寻求好工作的路上,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被厘清。良性的选择,最终还是要建立在有更多信息可公开的基础上。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肖可、北北为化名)

今天,男友们又被这个美妆收割了…… 工人日报:网游防沉迷,仅靠技术还不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