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大调整:蒋凡调走了平畴和凯夫,戴珊调来了思函

日期:01-07
淘宝蒋凡阿里

淘宝大调整:蒋凡调走了平畴和凯夫,戴珊调来了思函

文/刘哲铭

编辑/李薇

一场预料之中的大调整出现在阿里巴巴内部。

1月6日,戴珊(花名苏荃,阿里内部称MM)发布内部信,对大淘宝组织作出重要调整,将原来的淘宝事业群、天猫事业群,整合为3个中心。

内部信中称:在用户域,成立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由玄德(俞峰)负责;在商家域,成立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由吹雪(杨光)负责。该中心将融合淘宝、天猫各自的行业运营;在平台域,成立平台策略和运营中心,由思函(王明强)负责。以上三位高管均直接向戴珊汇报。

一个月前,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出内部信,宣布公司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其中,戴珊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分管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淘菜菜、淘特和国内贸易(CBU)等一层组织;而蒋凡则负责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分管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的一层组织,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

在戴珊和蒋凡的调整中,蒋凡此前分管的大淘宝,交给了戴珊;而戴珊此前分管的全球速卖通,则给了蒋凡。

在1月6日,戴珊的内部信中,有3个人的调整,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思函,他是现任速卖通业务总裁,被戴珊带来了大淘宝,负责平台策略和运营中心。该中心将负责平台机制、规则的设计,采用多种智能化的手段加以实现,并建立全方位数字化的商家运营产品体系,提高商家对中、长期消费趋势的洞察力和对消费反馈的快速反应能力。

另两个人分别是平畴(汤兴)和凯夫(张凯夫),他们将调赴海外数字商业板块。《中国企业家》独家得知:平畴将担任海外数字商业板块CTO,同时兼任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基础平台中心总经理;凯夫将担任全球速卖通全球跨境业务中心总经理。他们的调整也是在1月6日完成的。

“并不意外这样的决定,早就知道内部会有调整,(业务)大总裁更换后一定会有变化。”阿里内部人士向《中国企业家》表示,“只不过,我们一直在等待(他们)会调整去哪里,公布之后还是觉得变化比较大、比较剧烈、比较震动。”

另一位阿里员工也对《中国企业家》印证了这一说法,目前阿里内网并没有太多关于这次调整的讨论,“这次的情绪已经被上次张勇的公开信透支了”。如果做一个比较,前段时间关于内部员工福利的“暖心计划”在阿里内网掀起的讨论量是这次高层变动讨论的20~50倍。

对于戴珊来说,接手大淘宝,是个巨大的挑战。

截至2021年9月30日,过去12个月,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约12.4亿,其中9.53亿消费者来自中国市场,消费体量已经占到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20%左右,年度消费ARPU(每用户平均营收)值达到8400元。从营收的角度来说,大淘宝是阿里的钱袋子,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戴珊对大淘宝的调整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全面聚焦用户体验、客户价值,消除惯性思维、鼓励机制创新”,因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格局时,(需要)决策更高效、行动更统一、各个一层组织之间的定位和分工更明确”。但在外界解读中,讨论更多的则是“阿里电商最核心的淘宝和天猫两大业务将在后台实现全面融合”。

对于蒋凡来说,接手海外业务,则是身负重任。张勇曾在内部信中说,“过去几年,阿里巴巴海外市场增长迅速,海外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达2.85亿,但距离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距离在潜力广阔的海外市场有更大作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需要形成面向海外市场的整体战略蓝图和组织保障,坚定前行。”

阿里巴巴的愿景之一是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蒋凡作为海外战场的新统帅,既需要将淘宝成功的经验复制出去,又要能跳脱出国内电商经验,找到本土化的方式。此次调整,大淘宝“四大金刚”中的平畴和凯夫,都跟着蒋凡一起出海,可见阿里对海外业务的重视。如果这一步棋走活了,海外巨大的增量市场,将成为阿里用户规模和GMV增长的新引擎。

左膀右臂

在戴珊的内部信中,有几个人是很值得关注的。首先是在阿里内部,并称为大淘宝四大金刚的吹雪、家洛、平畴和凯夫,其次是玄德和思函。除了家洛继续负责阿里妈妈,其他人都有所调整。

思函作为外界不熟悉的花名再一次与淘系挂钩。

内部信称,思函历任淘宝搜索、产品负责人,现任速卖通业务总裁。《中国企业家》了解到,思函和戴珊一样均为老阿里人,工号4000多,“当初在淘系负责产品,在与蒋凡的内部赛马中,蒋凡胜出接管淘宝,思函失利后跟着MM去了B系,现在跟着MM重回淘系了”。

戴珊在内部信中对思函寄予厚望:“随着这次从速卖通回归,思函一定能够更加站在一线业务的视角,带领平台策略和运营团队,升级平台机制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创新、打造商家经营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服务,为平台、产业和商家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在阿里内部看来,思函负责的平台策略和运营中心,将是戴珊管理大淘宝业务的抓手。

玄德此前一直领导淘宝直播。2020年初,阿里成立新的淘宝直播事业部,由原淘宝直播合并原内容电商事业部其他业务线(哇哦视频、淘宝头条等)组成,由原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总经理玄德担任新淘宝直播事业部负责人,向淘宝天猫总裁蒋凡汇报。

吹雪亦是一名老阿里,这几年直接汇报对象一直为蒋凡。2011年,吹雪曾担任淘宝旅行平台负责人,后担任天猫供应链创新事业部总经理。2018年 3月,吹雪出任新成立的天猫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2019年底,其管理范围里又增加了家装业务。2021年,吹雪的职位变为天猫副总裁。

有传言称,在阿里内部一直有着职业经理人和老阿里人之争的说法。蒋凡事件发生后,在一层层内网信息盖楼中,阿里巴巴集团CPO(首席人力官)童文红的意见被顶到了回复第一的位置,她称蒋凡由于个人家庭问题没处理好,严重影响了公司声誉,要认真反思,也应该向大家道歉。与从外部被聘进入阿里的蒋凡不同,童文红2000年便进入阿里,从前台接待一步步走向CPO,工号116。

被调整去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的平畴,与蒋凡一样并非老阿里人。他于2019年5月加入阿里巴巴,任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2019年8月,平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淘系技术负责人,多次担任“双11”技术总指挥,其直接汇报对象即蒋凡。

从个人履历来看,平畴是典型的技术型高管。他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拥有数学博士学位及经济管理第二学士学位,曾任谷歌上海研发中心技术总监,全面负责谷歌视频搜索业务及参与YouTube视频搜索服务的研发,2012年3月出任爱奇艺CTO,负责技术产品工作。

2020年2月,阿里内部公布电商业务的组织架构调整,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内容到技术的双线复合。2020年12月,蒋凡发内部信表示,由平畴全面负责淘系用户产品与技术,其中包括淘宝引以为傲的搜索推荐技术团队。

2021年6月,《中国企业家》曾专访过平畴,当时他总结:“走到今天,(淘宝)整个战略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在不同时期,用不同产品,不同运营手段(和产品技术)来达到最高效率。”他同时强调,如今的内容电商,早已成为融合了导购、交易、内容、互动的综合技术场。技术就像一条线,串起不同的内容载体,更串起内容电商中的每一方——消费者、内容、商品、商家和内容创作者。

有阿里内部人士向《中国企业家》直言:“国际业务空间很大,想象力很大。”此次以阿里巴巴海外数字商业板块CTO的身份与蒋凡一同开疆扩土,技术将仍是平畴最擅长的“武器”。而与平畴一同前往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的张凯夫,长期领导淘宝商家与行业线,其直接汇报对象也一直为蒋凡。

两员大将在旁,蒋凡的海外征途,要好走很多。

融合之路刚开始

1999年,戴珊参与创办阿里巴巴。22年里,她从最基层的客服、销售做起,带过传奇的“中供铁军”,也当过阿里巴巴国际站总经理,直到阿里B2B在香港上市。从事人力资源工作5年,她做到了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才官。

戴珊行动力极强,能同时兼顾三个不同的会议进程。曾有个下属在工作报告里感谢了十几位同事的协助,并群发了邮件。戴珊读了邮件后,回复道:请把表达感谢的时间留给客户。说真的,发这样的战报,需要@一堆人,不能漏、不能错,这个时间还不如留给自己、留给客户。

2017年,戴珊回归B2B事业群,不到两年让老业务在营收和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此外,她还在两年内孵化了淘特和淘菜菜两个新业务。此次接手阿里巴巴中国数字商业板块,一个月便决定打通淘宝、天猫,成立新的三大中心。

虽然此次组织调整在内网暂未掀起广泛讨论,但这并不代表该事件的影响将仅限于高层。

“可能大家真正关心的是接下来实际的业务动作。目前,内部人应该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因为涉及到高层的调整,对大家来说,还没有切身的体感。”一名阿里内部人士表示,“更重要的是天猫跟淘宝相同职能的人怎么去融合,如果相同岗位的leader(领导)只能保留一个,另外一个去哪儿?这些东西是大家会真正关心的,但这些其实不会在内网上去讨论。”

目前,淘宝与天猫的商家管理、运营等是完全独立的两套体系,业务逻辑也不尽相同。

例如,淘宝以中小商家和多元化长尾供给为主,天猫以服务大品牌商家为主。此次新设的三大中心,意味着阿里电商最核心的淘宝和天猫两大业务在后台实现全面融合,而融合之路才刚刚开启,正如内部信的那句“扬帆起航”。

多端战略挑战大

在内部信开篇,戴珊写道:过去的一个月中,我和大淘宝的很多同学都做了各种形式的交流,有一对一喝咖啡,也有钉钉聊天,还有专题共创等等。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每个人都在积极地给我出主意,并且几乎都告诉我,“只要为业务好,随便怎么调整我都没关系!”蒋凡更是花了极大的精力和时间陪伴我,帮我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团队和业务。

此前,阿里在投资者日上介绍了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的具体策略,阿里方面称,“多端战略”推动了平台消费者规模的持续扩大,也是中国零售市场业务未来增长的关键。阿里的经营策略正在由过去依靠淘宝这一超级APP,逐渐转向由淘宝APP、闲鱼、淘特等产品共同组成的应用矩阵。

过去几年,阿里巴巴的三大战略非常明确:内需、全球化、高科技。内需战略包括中国商业及本地服务,前者包括中国零售市场、中国批发业务和新零售业务,后者涵盖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而全球化战略则包括跨境及全球零售和批发业务,如 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和Alibaba.com。

但从主轴来看,内需依旧是阿里巴巴的业务核心,其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戴珊负责的中国数字商业板块。

从阿里巴巴最新公布的季度业绩来看,其商业收入为1711.70亿元,中国零售商业收入同比增长33%至1268.27亿元。而跨境及全球的零售及批发商业方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34%至150.92亿元,虽然增速快,但不足中国零售商业的12%。

阿里非常清楚目前面临的风险:短期来看,疫情对消费增长有影响,全球供应链面对挑战,同时新的监管政策下,平台也需要做一些相应的调整;长期来看,平台需要面临几个挑战:一方面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电商的基础设施变得非常成熟,有非常完善的生态体系。今天新的平台都有机会进入到电商领域,竞争更加激烈。

特别是在视频化趋势下和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中,抖音和腾讯将为阿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国内电商领域的竞争也是前所未有的激烈,大家都在为如何提供更好的客户价值而努力拼搏。但我相信,平静的大海无法造就伟大的水手,越是波涛汹涌,越显英雄本色!”戴珊在文末写道。

游戏“借壳”版号上市:涨到百万“天价”,玩法、名字都能套 周杰伦的潮牌玩NFT日赚斗金,有初创平台定小目标:一年一个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