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段上海迪士尼“雪莉玫”独自表演的视频,
因为其搭档“达菲”被游客拍打头部,
只能一个人上班营业。
媒体记者核实了上述事件,
上海迪士尼表示,
希望游客在游园过程中遵守各项游客须知,
并尊重其他游客和每一位演职人员。
遭殃的还有“玲娜贝儿”,网友爆料“玲娜贝儿”下班途中被游客打了头。
看着“小可爱”被欺负,大家很愤怒、很心疼。
先说说直接危害——
脑袋可是人体的重要部位,
拍打的轻重、部位等没把握好,就容易造成身体伤害,
而拍打行为内涵,也因不同的风俗习惯、情境,有所区别,
可能表示懊悔和自我谴责,或者是藐视,亲切、鼓励。
拍打人偶头部,不论是什么动机、心理,
即使是善意,造成的更多是恶果!
这与人偶的内部构造有关。
根据媒体报道和网友解析,
人偶的头盔内部有硬质支撑物,包括金属等,
固定好的东西,被拍打受力之后,部件可能会错位,
进而撞击、伤害演职人员。
另一方面,人偶套装重量不轻,
相当于头上顶了个大西瓜!
只是站着就已经相当不容易,
还要防着猝不及防的打击!
此类事件屡屡出现,
小男孩忽然扑到“噗噗熊”身上使劲拍打,
“雪莉玫”被游客拉扯耳朵,演职人员疑因身体不适“退场”,
游客看到迎客小熊,照后脑勺就给了一巴掌,演员捂着头进了休息室
……
每每舆论关注,科普拍打头部利害,仍然有人屡教不改,
个别游客的素质折射出心态心理上的毛病,得好好提防着。
再来分析行为背后扭曲的心理——
1.“巨婴”带娃
主题乐园里有不少孩子,
小孩不知道轻重,
可能用对待家里塞棉花玩偶的方式,
来和人扮的玩偶“亲密接触”,
家长却拿出“孩子还小”的理由,
凸显的是大人教育的不足,
小孩子不懂难道大人也不懂吗?
闻者足戒!
沉浸在乐园里,
一些大人难免童心再起、放飞自我,
却忘了规制自身行为,
俨然成为“巨婴”。
2.花钱是大爷
一些游客觉得,
自己花了钱了、买了票了,
理应享受上帝一样的待遇。
甚至有人“理直气壮”:我拍了怎么了?
还有人叫嚣:“你不让我拉,我就打你!”
对不起,这票还真不包含拍打头部此项服务,
你打个车,付了车费,就有权利打司机头了吗?
3.恶作剧
还有些人喜欢恶作剧,
总想干点不一样的、出格的事情,
哗众取宠、博取眼球,
只顾着自嗨自乐,
不考虑这样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
对于主题公园来说,
虽说“顾客是上帝”是其生存逻辑,
但遇到这样的游客,
长期纵容,不给出必要的惩罚措施,
损害的是更多人的利益。
列入“黑名单”,
设置一定的禁入期限外,
还可以进行更加详细明确的宣传提醒,
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须知里没有禁止拍打头部的内容,
但规定:请尊重乐园内的其他游客、演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人员和演员)和迪士尼朋友,使用文明语言,不做任何危险、违法、破坏性或攻击性的行为。
此外,也有人提出在人偶的设计上更好权衡外在美观和内在安全,
进行相应改良,也是规避风险的努力方向。
各式各样的手办、玩偶,
不但受到小孩子的欢迎,
也进入成年人的世界,
它们被挂在背包上、扣在钥匙上、放在汽车里、摆在工位上,
玩偶被赋予更多“人”的特质,
大人也常常跟它们“过家家”,
有了这层情感的寄托和牵绊,
就是里边没有真人,
只看看水汪汪的大眼睛,
委屈的小表情,
也足以让人心疼了。
从这个角度看,
拍打头部,
不仅是对演职人员欠缺尊重和保护,
也是缺乏对玩偶本身的爱护,
是对爱好者的冒犯,
在不少人看来,
它们虽然不属于“人”,
却可能承担着很多“人”的角色,
理所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被当成“人”来对待。
来,让我们跟小可爱们来个大大的拥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