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化时代几万员工如何做知识管理?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便是看一眼满屏的推送和聊天信息;地铁上,不是在浏览新闻资讯,就是在刷熟人动态;工作场上忙不完的业务,甚至于吃饭时也总在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每一条博文或重要消息……
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信息,严重分割了网民们的注意力,加深着人们的焦虑。
如何将零散信息转化为有效知识?成为了越来越多追求深度思考与知识体系化构建人群的刚需。一款孵化于蚂蚁集团的云端知识结构化管理产品——语雀,得到了这一部分人群的关注。
近日,新浪科技采访了语雀产品负责人于海泽,就语雀发展历程、产品设计理念、以及个体知识管理等话题进行了交流,进一步窥视了语雀的庐山真面目。
从结构化开始,打造知识生态系统闭环
在早期的内部孵化阶段,语雀其实是一款基于开源Markdown编辑的自研文档产品,主要是用来给工程师提供技术文档辅助,极客风格明显,但不利于普通用户使用。然而,在服务于内部人员技术文档写作的过程中,语雀的研发团队们发现,其实身边的大多数团队及个人,在知识管理方面一直缺乏有效的工具来辅助。
于是,“如何用一个好的工具让这些知识不只是留在每个人的大脑或电脑里,还可以被记录、分享和交流”,成为了语雀团队创立之初的新目标。
据新浪科技实测体验,语雀首先是一款类似于腾讯文档、石墨文档等支持云端备份及多人同时录入内容的云端办公类文档产品,支持云文档、表格、思维导图等不同类型内容格式创建、录入的云端工具产品。只不过在兼顾这些能力的同时,语雀同时还进一步突出知识的“结构化管理”这一能力。
一般而言,知识的创造涵盖了信息的收集,梳理,学习,再创造等多个步骤,在目前普通的笔记软件中常见的文件夹形态下,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不能构建一个立体的知识层级和结构。
而语雀的做法则是,在信息整理和撰写前,首先通过将“这个知识与现有的内容关系是什么”的问题前置,让用户在输入新的内容时下意识地去进行知识的结构化梳理,从行为上帮助用户去建立和强化了知识管理意识。
“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品格和调性,语雀通过这一前置的做法,通过产品设计及使用体验来引导用户形成知识的结构化意识及管理能力,吸引真正对知识结构化感兴趣的群体。”于海泽对新浪科技表示。
于海泽举例称,如果一个人在家里喜欢乱扔乱放东西,那我们就是设计几个箱子让他必须要放到A箱子里或是B箱子里,那么久而久之,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也能够帮助他不乱扔乱放东西的习惯。在他看来,这与语雀通过工具帮助用户知识结构化管理能力的方式是一致的。
一直以知识管理见长,目前语雀所推出的各种功能也都是为方便大家更清晰地梳理自己大脑中纷繁复杂的想法,形成更清晰的知识结构。事实上,在单纯的知识结构化之外,语雀同时还支持内容分享交流、互相评论互动等功能,部分功能接近知识星球与知乎社区。
据于海泽介绍,语雀的产品理念是打造一款集“记录-整理-书写-表达-展现”于一体的知识生态系统闭环,让阅读轻松愉悦,记录与互通随时随地发生。而围绕着这一产品的实现,目前语雀提供了包括小记、知识号、知识库、讨论区以及个人主页等多项产品。
据悉,目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师生基于语雀搭建了校园官方媒体《银杏时报》,搭建了校园制度、学生手册、课程手册平台,同时会发起主题讨论,鼓励家长和学生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等也将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经验沉淀到语雀之上,进行分享传播。中国扶贫基金会等也将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经验沉淀到语雀之上,进行分享传播。
公测三年增长540万用户
从2018年正式对外公测至今的三年间,语雀几乎以每年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频率,不断迭代自身产品与技术能力,同时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
2018年到 2019年间,语雀正式对外并开始尝试为企业提供商业化服务能力。据介绍,当时,一些离开阿里生态企业的人员找回来沟通希望继续使用语雀产品,这为语雀的商业化路径开展提供了动力。因此,在经过第一阶段的产品研发及准备后,语雀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对外提供企业版商业公测版本,正式开始面向企业的商业化服务之路。
随后,在2019年间,在完善企业服务之余,语雀开始探索新的个人增值付费业务。
据据于海泽介绍,2020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企业以及个人的数字化办公需求大幅提升,在2019年已经完成个人与企业商业化布局的语雀,迎来了高速成长的一年。去年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几百人在教语雀做产品,这样语雀的团队成员们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那种幸福但又实实在在的烦恼”。
目前,语雀上累积的有效企业组织数已达到55万家,涉及金融、科技创新、互联网、教育、新零售等各行各业的企业组织。此外,也有近540万个人用户成为了语雀产品的会员。
于海泽表示,由于语雀在设计之初就一直坚持用户为本的原则,力求尽量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体察用户的使用情况,身边用过语雀的人均纷纷评价“语雀是一款具有温度的产品”。